“東京奧運會的意義,我還在尋找”

“東京奧運會的意義,我還在尋找”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胡革輝(左)採訪竹內亮。(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詩秋 攝)

去年6月,因為一部疫情題材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而爆紅全球網絡;今年1月,又因為新發布的紀錄片《後疫情時代》,再次獲得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點贊;東京奧運會期間,正在拍攝的一部奧運主題紀錄片又引來眾人期待。他,就是日本籍紀錄片導演竹內亮。

作為一個定居在中國南京的日本人,他眼中的東京奧運會是什麼樣?他怎麼看待這次肆虐全球的疫情?多次造訪武漢的他,對這個城市又有怎樣的感受?7月31日晚,正在東京拍攝中國女排相關素材的竹內亮接受了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面對面的獨家專訪。

“我在尋找東京奧運意義所在”

因為疫情,本屆奧運會命運多舛。延期一年後,東京奧運會還是決定在空場的條件下如期舉行。面對一屆特殊的奧運會,喜歡運動的竹內亮自然不想錯過。

“我想看一看這次的奧運會到底有何不同,也想順便看看日本疫情到底怎麼樣。“已有一年半沒回日本的竹內亮,對此次東京之旅充滿期待。

6月初抵達日本開始拍攝後,竹內亮的心情卻變得複雜起來。“第一個感受就是組織工作很雜亂。機場接機時,現場的管控很隨意,工作人員、粉絲都可以找運動員合影;聯繫採訪對象時,組織方經常是推了一大圈到最後還是無果。”竹內亮的言語中透出一些無奈,“這讓我驚訝。之前,我一直認為日本應非常注重細節,可沒想到會是這樣。”

奧運開幕前,當地反對聲一直不斷,“我們在街頭也採訪了許多日本民眾,大概有70%的人持反對態度。不過,隨着日本隊不斷有金牌進賬,反對聲才逐漸減弱。或許這就是奧運的力量!”竹內亮笑着説。

而最讓竹內亮難以釋懷的是,中日網民之間的“隔空比拼”,尤其是針對體操男子個人全能決賽以及乒乓球賽中的幾次中日對決。“這些網民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奧運會是各國進行體育、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欣賞精彩比賽應該是大家共同的期待。”

凡此種種,讓竹內亮有些迷茫,“我一直在思考本屆奧運會的意義所在,可到現在為止,我還在尋找。或許等奧運會結束時,我才會有一個清晰的答案。”

“我相信中國能控制好疫情”

談及奧運會,自然離不開疫情這個話題,這也是竹內亮此行的另一個重要目的。

“日本的防疫政策非常‘佛系’,基本上是靠每個人的自覺。日本的疫情這一年半來一直在持續,致使經濟下滑,民眾也難以迴歸正常生活。“對於這樣的局面,竹內亮非常擔憂。

竹內亮舉例説,早在4月份,東京就發佈了“禁酒令”——餐館禁止提供酒類飲品,而且要求晚8點後閉店,但實際上很多人不遵守這一規定,也沒有處罰措施,因此人羣聚集的現象依然嚴重;用於追蹤每個人身體狀況的OCHA信息申報系統,也完全是憑個人的自覺性去填報。

作為南京女婿,竹內亮這幾天在關注南京疫情。“我的家人和朋友大部分都在那裏,説實話,我一點兒也不擔心。“竹內亮表示,全民核酸檢測、接種疫苗,再加上規範的管控措施,“我相信中國政府很快就能控制住。”

“武漢的經歷已證明了一切!去年初,武漢採取‘封城’等一系列措施,控制住了疫情。城市解封后,國外很多人仍不願意相信這樣的事實,這也就是我決定去拍攝《好久不見,武漢》的初衷。”竹內亮表示,他希望通過自己的鏡頭給國際社會還原真實的武漢。

“武漢人的熱情讓我感動 ”

2000年從東京視覺藝術學院畢業後,竹內亮就開始從事紀錄片的拍攝工作,一直持續到現在。

對於武漢,竹內亮有種特殊的感情。早在2010年,為拍攝紀錄片《長江天地大紀行》,他就來過武漢,當時漢口江灘那一片的老建築讓他印象很深。

在拍攝《好久不見,武漢》期間,竹內亮在武漢三鎮走街串巷,尋找素材。“這一次,我對武漢的小街小巷特別有感覺,看到了煙火氣,品嚐了美食。”竹內亮笑着幾次提到了“過早”,“我在巷子裏吃到了地道的熱乾麪,黑芝麻醬的!”

“那裏的人都特別熱情,連出租車司機説話都變温柔了,讓我非常感動!“説到這,竹內亮陷入沉思,“我也一直在想,疫情到底會給一個城市帶來多大的影響?經歷過疫情,人們似乎變得更純粹、更豁達、更樂觀,更加珍惜身邊的家人和朋友。”

“我還會去武漢的!”談及接下來的計劃,竹內亮透露説,“奧運閉幕後,我們會立即返回中國,這部反映奧運幕後故事的紀錄片也會隨即在全平台上線。這些工作完成後,我就會重走長江,從上游一直到下游。這也是我時隔十年後再次拍攝長江主題的紀錄片,讓大家來看一看中國這十年來的變遷。”

(湖北日報東京8月1日訊 記者 胡革輝 張詩秋)

來源:湖北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19 字。

轉載請註明: “東京奧運會的意義,我還在尋找”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