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背後的正史:千古第一仁君,卻被罵了整整957年
功過何須刀筆刻,是非留待後人雲。廟堂變換皇家事,天下興衰百姓心。——《無字碑》
世人面對天下的君王,大抵都會有一番自己的説辭見解。他的前朝政務到後宮秘聞,都是人們的談資以及研究此君的素材。一場戰役的得失,一次政令推行的對錯,都會給這位君王的一生帶來不同的烙印。
君王立於無人之巔,但亦是凡人,有着屬於自己的七情六慾,只是一旦坐上皇位,這一切情感都要充公。
無論是百姓和臣子都很容易忽略君王的凡人心性,隔着皇權帷幔窺探帝王,總會有失偏頗。
缺憾人生
宋仁宗趙禎,是宋朝在位時間最長,並且首位得“仁”字的皇帝。
他的一生可謂傳奇,出生便帶來了諸多戲劇化的談資。民間著名曲目“狸貓換太子”的主人公便是他。只不過這段換母異子的戲碼並沒有那麼慘烈。
如同《清平樂》中描述的那樣,這一切都是在趙禎父親宋真宗的授意下完成的。
不同於電視劇裏描繪的,宋真宗做這樣的戲碼並不是完全出於對皇子將來的考量,更多的是出於對劉美人的寵愛。有了子嗣才能順利冊封自己心愛人為後。
趙禎一出生便是儲君,從小跟隨名門世家的晏殊研習儒家的仁孝之治,卻驟然發現自己的生母多年枯守皇陵。而自己的年少時光也始終籠罩在劉太后的陰影下。
這或許便是趙禎此生悲劇色彩的源頭。無論是生母李宸妃還是劉太后,他的學識和修養都要求需盡孝,然而礙於帝王身份以及皇權的爭奪,最終兩者他都不能周全。
人們常説“好的童年治癒一生,而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去治癒。”
父母親情如此令自己心傷憂愁,後來他在佳麗三千的後宮裏妄圖尋得愛情的慰藉。
郭氏和曹氏這兩位皇后,一個是太后選的,一個是大臣選的,從來都沒有他選擇的機會。
直到他遇到了心愛的張氏。這個女子不在乎賢惠良名,端莊禮制,滿心滿眼都是對趙禎的喜愛。
而這正是趙禎渴望的毫無雜質,全心全意的愛戀。所以無論張氏如何蠻橫,始終無法拋卻她,然而他這一星半點恣意的愛戀亦隨着他們三個女兒的早夭,最終破碎。
他這一生雖然生來便擁有天家富貴,但始終是情深緣淺。母子之情,男女之情,最終連父女之情也在波譎雲詭的朝堂裏煙消雲散。
因為自己有着一段自抑的少年時光,他無比渴望通過疼愛自己的兒女來換得寬慰,但他的子息一直單薄。
活潑康健的長公主被他視作掌上明珠,萬般疼愛,千般寵溺。可是為了防止外戚做大,他拆散了徽柔和曹評的青梅竹馬,為了補償生母將女兒逼迫嫁給了李家。
最終,這個曾經天真爛漫的長公主33歲便香消玉殞了。
真正的歷史卻更加殘酷,“夜叩宮門”事件後,趙禎同意了公主的和離請願。然而在自己一手培植出的文官集團激進的進諫下,臨終前又讓公主復婚,自此公主深受李家磋磨,金尊玉貴的長公主極其淒涼地逝去。
趙禎一生篤信儒家仁學,對母親、對愛人、對子女仁厚寬愛,温柔以待,可最終這些都在帝王之術的權衡利弊裏次第失去。
內憂外患
除了自身情感的一生困頓,趙禎所接手的大宋山河也遠沒有那般風景如畫。大宋開國以來為了防止武將叛亂,一直抑武崇文,導致冗官現象嚴重。尸位素餐的官員多了,百姓們的生活負擔便沉重了,革新吏治一直是趙禎心心念唸的。
除卻內患,外憂也十分嚴重。遼國一直對大宋虎視眈眈,而自己寬仁以待的党項一族盡然叛離大宋自立西夏。趙禎悉心培養的文官集團新生代積極求戰,或許趙禎與他們都有着初生牛犢的無畏精神。想要成就一番偉業,光復大宋證明自己。
然而此戰甚是焦灼,在遼國的壓迫下,最終雙方只能和談,西夏稱臣,大宋以歲幣換取和平。幾番纏鬥,大宋民兵折損無數,多少家庭支離破碎,最終還要從百姓身上搜刮錢財求和。
這成為趙禎身上的污點,人們總是着眼人的短處揪住不放,責難辱罵957年之久。
戰爭失利絕不能將罪責扣在一個人頭上,即使他是做最終抉擇的皇帝。畢竟在宋代幾代君王推崇以及趙禎的力保下,文官集團的力量已經空前強大了。上到國策下到民生,他們沒有什麼不能干預決斷的。
趙禎是推行仁治的,所以他會不厭其煩聽諫官的批判,甚至為此妥協,以保文臣集團的權威。因為他內心無比期望能通過文官集團的革新解決三冗問題。
為此,他克己復禮將“仁”貫徹始終,拋卻了母族,愛情還有子女的幸福,甚至為了維護文官集團權威為他們擔負了諸多罵名。
曲終人散
三冗問題是懸在趙禎頭上的一把劍,他知道如果不解決遺留給後世,遲早讓趙家基業毀於一旦,所以他一直在選拔合適的人才作為革新的儲備軍。
最終在慶曆三年,定下韓琦、范仲淹、歐陽修等一批主張革新的人士進行改革。
其中關於整頓吏治的條例,如今看來還是如此振奮人心。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擇官長、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減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可以想象如果這些政令推行下去,大宋該迎來如何的全新氣象。
世間美好總是如流雲般短暫容易消散。凡是經歷改革,自然要切身損害到一些舊貴族的利益。在無數權貴的彈劾打壓下,最終這場歷經多年精心準備的慶曆新政只推行了很短的時間便擱置廢除了。
這場革新失敗的罪過自然只能落到趙禎的頭上。
畢竟他是這羣革新文官集團的首腦,面對失敗他首當其衝。然而人們忽視了,為了走到革新的這一步,他付出了多少心血,拋卻了多少反常心性。為了革新時“仁”政的暢通實行,做了多少剋制與割捨。
結尾
在長久的歲月裏,趙禎都被視為昏懦無為的帝王。既沒有成功攘外,亦沒有解決三冗安內。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些問題並不是他造成的,但他卻選擇了接受與承擔,可以説勇氣可嘉。
其實他完全可以做個恣意君王,畢竟那個時節大宋很是繁榮,可是他並沒有安於享樂。
畢竟人這一生能將信念貫徹付諸行動已經實屬難得,有多少人誇誇其談不作為,又有多少人奉行犬儒一生唯唯諾諾。
人生如棋,落子無悔,對錯是非,任他人評説去吧。
文/枕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