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錯 史記· 吳孟達傳
劉備我祖/文
馮錯/書
墨池出品
▼
馮錯書(一)
吳孟達,廈門人,癸巳年(1953年)生,七歲至港。
家世清寒,嘗思富貴,當時香江影視方興,遂欲為伶人,居然中。
彼時同窗者,有周潤髮,林嶺東。後有人問吳生:“君與周郎同窗,則彼時
馮錯書(二)
周郎何如?”吳生笑曰:“憶昔周郎默默,尚不如我之玉樹臨風”。眾不之信,吳生曰:“此語我慈母所言也。”眾皆笑,其滑稽如此。
吳生之在優伶園,以優稱,居前,周郎不如也。及學畢,吳生列前五。
初,吳生欲以玉郎之姿見於眾,久不得意,後逢秋倌,遂為“楚留香”,秋倌為香帥,吳生為鐵花。秋倌遂名揚,吳
馮錯書(三)
生隨之。
既得意於“楚留香”,吳生則以為大業成也,遂不以功名為意,溺於温柔鄉,耽於醉鄉國,朝攜佳人,暮宿軟香,且好博六,忘乎身為何人也。懼父母之責,乃居寶島,久不歸。
無何,千金蕩盡,無所依賴,乃訪周郎,周郎不顧,吳生一時深恨。
然不過數日,周郎則以片約貽
馮錯書(四)
之,吳生始曰:“周郎顧我哉。”
吳生雖以胡鐵花名揚,然成就一生者,周生也。
周生者,星馳也。
三十六歲,為“賭聖”,周生穿越淞滬,逢祖父周D福,周D福者,吳生所為也,祖孫輾轉外灘,周旋丁力、川島芳子間,令人啼笑不能禁,又含忠國抗日之思,周生遂
馮錯書(五)
名揚,吳生復為人知。
自此,周星馳不得缺吳孟達,吳孟達不可無周星馳,誠可謂雙璧哉。
或曰“破壞之王”,或曰“武狀元蘇乞兒”、或曰“九品芝麻官”,或曰“逃學威龍”,或曰“百變星君”,或曰“大話西遊”,或曰“少林足球”。
馮錯書(六)
星馳固然可笑人也,然若無孟達,則如菜色雖好,無鹽則寡;如德剛雖妙,無謙則悶。
孟達者,若星馳之捧哏,然有時,則星馳為孟達之捧哏。
二人為“武狀元”,星馳猖狂公子也,放蕩無規矩,孟達為其父,則縱之,縱父浪子,相得益彰。
有一景象,實為動人。蘇乞兒既蕩產,父子落魄街衢,雪中乞
馮錯書(七)
食,互為戲謔,又互為依憑,初視之滑稽,細視之心酸。
又為“九品芝麻官”,孟達為星馳之僕,為雪冤故,上京師,尋故舊九門提督,以祖上有德於提督,故欲求之為援。
馮錯書(八)
提督已忘舊恩,星馳所為之包大人曰:“吾祖於大人有半個饅頭之恩,今日忘乎?”
提督笑曰:“半個饅頭何足惜,吾當報之以兩籮。”遂擲以饅頭兩籮,驅之府外。
包生大恨,欲行,孟達所為之
馮錯書(九)
僕人曰:“主公慢行,此饅頭甚佳,容我食之一二。”口含殘饅,咻咻不已。
睹之噴飯。
為“破壞王”,孟達以“中華古拳法”欺星馳,星馳一日悟,曰:“汝之拳法皆謬誤,詒我哉。”孟達哂笑曰:“君若非愚人,則何以
馮錯書(十)
受我之欺。”居然有理。
是劇也,星馳為矮矬之後生,孟達為落魄之中歲,彼此映照,其趣盎然。
孟達之與星馳,或正配,亦有反配。
為“喜劇之王”,星馳不得意,
馮錯書(十一)
從於人後,不得徜徉,雖一配角亦不得,欲食盒飯,孟達怒目,執鋸斥曰:“何方豎子,欲食此祿,爾退之。”
星馳惴惴,欲退而不甘。
孟達洶洶,其勢將誅罰。
雖相對峙,實則配戲,人生之
馮錯書(十二)
難進,世人之炎涼,於此二人可見。
凡此種種,不能盡言。
凡星馳之戲,可足輔佐者,孟達也;可足相亢者,陳百祥也。
馮錯書(十三)
非達叔不足以成星馳。
星馳後所為戲,漸寡淡,味薄,難動眾生之心,何哉?
無達叔也。
辛丑歲,元宵後一日,達叔歿,年
馮錯書(十四)
六十八,有子女五。
星馳聞,曰:“吾知達叔死,然終不能信其真。”
太史劉曰:
所謂周星馳者,乃有達叔之周星馳也,周生之
馮錯書(十五)
妙處,非達叔不足以成之,而達叔之妙處,星馳未必能成之。
達叔者,實為喜劇之王,不過現以配角而已。
當年星馳,乃逆襲之後
馮錯書(十六)
生;當年達叔,乃落魄之中年。
一少年,一中年,一將來,一過去,道盡人生之歡喜悲涼。
嗚呼,星馳達叔者,一生之兩面也,今去一面,
馮錯書(十七)
令人何悲。
以此文祭達叔,懷吾輩青春,達叔何忍,攜吾輩半生歡笑而去,此地空餘惆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