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剎海市》刷屏,刀郎歸來並非為“復仇”|新京報快評

《羅剎海市》刷屏,刀郎歸來並非為“復仇”|新京報快評

《羅剎海市》刷屏,刀郎歸來並非為“復仇”|新京報快評

▲刀郎最新發行的專輯《山歌廖哉》封面。

| 張豐

隨着歌曲《羅剎海市》刷屏社交媒體平台,沉寂多年的流行歌手刀郎,重回了公眾視野。

《羅剎海市》出自刀郎最新發行的專輯《山歌廖哉》。人們把這首歌和某些歌星關聯,以及當年對刀郎的“封殺”傳聞聯繫起來,認為這是刀郎對他們的批判。也正是這種揣測、“復仇”傳説,將其推上了熱搜,引發廣泛關注。

這次新專輯發行之前,網絡對刀郎的記憶,都停留在2012年。在那之後,刀郎似乎就淡出了音樂江湖。

關於刀郎的傳説,大概是這樣的:刀郎憑藉《2002年的第一場雪》走紅大江南北,也拿了不少獎項,而當時的一些樂壇大腕卻都不喜歡刀郎。

當然,這個傳説也從來沒有被證實過。後來,有記者採訪刀郎問及此事,刀郎回答説,“你親耳聽到了?”他也從來沒有公開表達過對某些人的“仇恨”。

因此,把新歌《羅剎海市》理解成“刀郎報仇,十年不晚”,也只是一種想象。埋頭十年創作,只為“罵人不帶髒字”地完成一場報復,這大概也就不是刀郎了。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虛妄的“復仇論”正在掩蓋《羅剎海市》這首歌的真正魅力。

《羅剎海市》是蒲松齡《聊齋志異》中的一篇,寫的是一個“以醜為美”的地方,在歌詞改編中,刀郎保留了原文荒誕、諷刺的精神內核,“那馬户不知它是一頭驢,那又鳥不知它是一隻雞”,“勾欄從來扮高雅,自古公公好威名”。

如此特別的歌詞,加上民俗小調靠山調的應用,這樣的表達和我們慣常所見的流行音樂,像是兩個世界,也讓這首歌有了某種現實批判性。

“羅剎海市”既是蒲松齡虛構的小説世界,也是刀郎這些年經歷的某種現實場景。這一現實裏,當然並非幾個歌手,其所指向的甚至不只是流行樂壇或音樂圈,而是自古以來就存在的一些現象。

無論如何,刀郎憑藉這張嶄新的專輯再次回到了人們的視野中。公眾對刀郎新歌的熱議,當然也不完全是出於吃瓜心態,而是因為其中的這份“特別”。這份“特別”,也再次證實了刀郎的音樂才華與創作能力。

在此意義上講,所謂樂壇大腕聯手封殺刀郎的傳説可能子虛烏有。實際上,在2012年的內地演出市場裏,單憑几個人,也不可能聯手成功封殺某人。因為,那時的娛樂圈,就連“聯手封殺”本身也會是一個大賣點。

刀郎的“淡出”,大概率是因為他自己的“風格”。刀郎那種特別的音樂,註定很難保持“日常更新”,混圈子或者“走穴”演出,也讓他困惑。

如果説得再明白一點,那就是,刀郎或許必須孤獨,才能創作出自己的新東西。他必須是與眾不同的。

傳聞有人所説的“農民”當然很是不敬,但實際上,這種“農民”也可以理解成樸素、另類,以及某種特立獨行於當時流行樂壇的氣息。

人們喜歡這樣的刀郎,這樣的“刀郎”其實也是大眾的一種“想象”:反對過度商業化,反對樂壇小圈子,而邊緣的、淳樸的歌聲,就像大漠的風。人們需要刀郎既在流行樂壇之中,又在音樂圈子之外,這大概才是此次“復仇論”產生的真正土壤。

反過來説,“復仇論”是假的,但公眾對“復仇”的想象,卻也反映了某種真實的情緒:流行樂壇需要像刀郎這樣的聲音,需要一首《羅剎海市》來盪滌心靈,歡迎刀郎歸來,是因為人們對“以醜為美”的風氣已經忍受太久了。

撰稿 / 張豐(專欄作家)

編輯 / 何睿

校對 / 劉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93 字。

轉載請註明: 《羅剎海市》刷屏,刀郎歸來並非為“復仇”|新京報快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