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國慶長假第一天,算上9月30日上映的《長津湖》《我和我的父輩》,國慶檔共有七部新電影和觀眾見面,另外五部分別為《老鷹抓小雞》《大耳朵圖圖之霸王龍在行動》《皮皮魯與魯西西之換罐頭小人》《五個撲水的少年》和《探探貓人魚公主》。
截止到發稿,幾部電影的票房已拉開差距,票房排位也基本確定。其中《長津湖》以3.56億的總票房遙遙領先,10月1日排片佔比高達41.4%,單日票房還沒到中午就已經超過1.5億,可以説是國慶檔的最大爆款。《我和我的父輩》位列第二,目前預測總票房為12.48億,超過上一部《我和我的家鄉》有一定難度。
《長津湖》得到觀眾熱捧並不意外,一部電影的總體好壞,每個人心裏都有一杆秤,拋開這個不談,《長津湖》至少在三個方面都達到了國產戰爭片的“天花板”。
第一個“天花板”是《長津湖》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國產電影投資,據傳總製片成本高達13億,這個數字應該沒有太多水分。《長津湖》早在2019年年底籌備開機,當時受疫情影響,劇組滯留在東北,博納總裁於冬透露虧損1.5億,加上後續拍攝的投入,肯定是天文數字;第二個“天花板”是參與拍攝人數最多。前期拍攝劇組人數高達7000人,加上後期製作參與的工作人員則更多,片尾字幕滾動出現的人名超過10000個;第三個“天花板”是大場面的呈現,電腦特效加實景特效,近3個小時的電影有超過一半時長是動作戲和戰爭場面。
這樣一部大製作的電影,拍攝過程中的難度是難以想象的,而總監製黃建新,導演陳凱歌、徐克、林超賢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透露了不少幕後拍攝的秘密,下面就來分享一下。
7000人劇組太難管,每三天做一次核酸檢測
先不説拍攝的難度,僅超過7000人的劇組,管理就是一項很艱鉅、也很複雜的過程。電影分為三個組拍攝,平均下來,就算三位導演各司其職,每個人要管理的隊伍也有超過2000人。所以採訪中林超賢坦言,這次拍攝的最大困難就是劇組非常龐大,需要的東西都超乎想象。而且天氣太冷也造成很大影響,以往的作品中,林超賢一天可以拍50幾個鏡頭,但《長津湖》一個晚上20個鏡頭也拍不到,時間的壓力也很大。
監製黃建新談到了防疫工作,他表示劇組成立了疫情防控小組,單是徐克那一組就有17個人,劇組7000人每三天做一次核酸檢測,最後做核酸檢測的費用就超過了幾百萬。
製作成本太大,導演也束手無策
談到製片成本,黃建新開始吐苦水,他表示《長津湖》創作了他所知的拍攝最大成本,而且大家還都在“省吃儉用”。黃建新沒有具體透露製片金額的數字,但他透露,電影中出現的坦克都是美式坦克,但國內能找到的坦克道具基本都是蘇式坦克,沒有辦法用,所以都得重新做。但重新做的成本壓力太高了,劇組需要80輛坦克,每一輛坦克的生產成本就高達上百萬,80輛都重新做不太現實。最後沒有辦法,只能是將有限的坦克在三個劇組裏交替使用,運輸過程用吊車吊坦克、用大卡車拉坦克,這個調度也非常複雜。
黃建新還感慨道:“我做了一輩子電影,《長津湖》完全超出我的經驗範疇。我還算一個經驗比較多的,我説凱歌這事怎麼辦,他説咱們誰都沒遇到過,想辦法怎麼協調。”
歐豪部分由其他導演補拍
《長津湖》片長176分鐘,已經相當長了,但很多人可能不能相信,如此長的電影,竟然也後期補拍了。
看過的觀眾都有印象,電影中一直沒有歐豪的出現,直到最後,有一段和電影整個故事線關係不大的部分,是歐豪的那一段。
這一段看起來略顯突兀,據知情人透露,原本電影中沒有體現楊根思這個角色,因為所有的故事都圍繞九連和七連展開。直到三個導演的戲份都按計劃拍完,才決定臨時增加楊根思的部分,而且這部分戲份是在八一電影製片廠裏,由其他導演補拍,所以才和前面的整體故事融合的不是很好。最後想問的是,《長津湖》你們看了嗎?都給打多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