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這個《唐朝詭事錄》已經結束很久了,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這部劇裏的皇帝是香港演員羅嘉良飾演的,但是他在這部片子裏戲份很少,而且毫無意外還是用的配音,港台老一輩演員只能在內地影視劇裏演小配角了,而年輕演員,還有年輕演員嗎?
這幾年,港台明星在內地市場越來越不火,或者説因為某個事件在網絡上重新火一把,然後網友和觀眾感慨一下,痛罵內地流量鮮肉一下,結果轉頭看到大小熒幕上還是內地明星為主成為了常態。
那麼,現在港台明星為什麼越來越火了呢?
這個最根本的原因之前也寫過,而且主流媒體早就有定了論。主要就是港台經濟發展不行了,這個行業沒錢了,沒錢就拍不了好的影視劇,拍不了好的影視劇就賺不了錢。這個賺不了錢的影視工業就沒有辦法升級成功。
近現代的文化產業都已經形成商業工業化了,工業上佔據不了高地就很難在市場上賺錢。
沒有錢了,沒有好的作品,沒有市場自然就吸引不了人才。我們看看香港TVB的沒落就知道了,那麼優秀的演員工資也就一兩萬,這個和白領的情況差不多了,來到內地價格翻好幾倍,那它就註定留不住優秀的人才。
演網大,當網紅,一個活得比一個慘?“流量明星”為何能取代港台演員每一次網友看到有什麼港台明星的新聞,比如淪落去演網大了,或者去當什麼網紅了,或者晚年活得多慘多可憐,都會轉頭去痛罵內地流量明星,甚至整個內地明星,這個一看就是被童年濾鏡遮住了眼睛,或者説完全不懂這個行業發展。
這裏從這個行業最簡單的一點出發吧。演員是什麼?按照吹捧港台演員的網友的説法就是一份工作,那既然是工作一個最大的特點是什麼
——其實就是工作機會!
當初港台經濟好,港台文娛產業發展巔峯的時候,像香港電影裏惠英紅當年拿金像獎的時候説一年有400部電影,加上那些沒上映的數量會更多,這個背後是什麼?其實就是機會,演員有工作的機會。
1992年被譽為周星馳年,因為這一年周星馳上映了七部電影,票房上年度十五大賣座影片中周星馳佔了七個,前五名被周星馳包攬,《審死官》拿下亞太影展影帝,所以這一年被稱為“周星馳年”。
香港電影巔峯時期其它演員機會也多,張曼玉一年拍12部電影,人稱“張一打”,鄭裕玲同時期跑九個劇組,所以叫做“鄭九組”,同樣的例子就更多了。
現在香港一年才幾部影片?2019年香港一共上映326部,其中香港電影46部。商業大片要靠內地市場表達有妥協,所以香港本土觀眾不愛看,港台本土票房排行榜頂尖都是好萊塢大片,韓國大片成績都比本土電影好。
而文藝片有些質量不錯,但全世界普通觀眾不愛看文藝片,不頂票房也頂不起產業鏈。
香港電視劇演員也是一樣的,當初tvb的演員大多是沒有經歷專業演員學習,或者短暫經歷演員培訓(無線藝員培訓班就開始當演戲的,他們的演技都是在實踐當中摸索出來的,原因就是當時工作機會多。
現在嘛就不用講了,如果你稍稍留意過內地影視劇就會發現。內地演員已經形成自己的體系,並且一層一層的演員並不差。而且也因為工作機會自己都快卷死了,哪有機會留給港台。
不信?那我們就看下去吧。
即使沒有“流量明星”?港台演員也沒有辦法和內地演員競爭1、內地老戲骨演技更好,並且千人千面是常態,他們只是以前沒有機會。
這裏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寧理到現在真正爆紅才短短的5年,沒錯就只有5年。因為他是憑藉2017年《無證之罪》的李豐田才紅的,但這個演員演技有多強,我相信看過他演過劇的都知道。
《你好,舊時光》《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燕雲台》《埃博拉前線》《掃黑風暴》《對手》《警察榮譽》等等,當真是千人千面,什麼角色都能演,而且演得很好。
每年內地都有這樣的幾個老戲骨因戲爆紅,前兩年是《龍嶺迷窟》爆紅的胡明。《不速來客》《征途》《山海情》,電影,電視劇、農民、太監、反派、官員、小兵、甚至是女人他都能演得入木三分。
今年這樣爆紅的老戲骨還用説嗎?《開端》的鍋姨劉丹啊。説實話她之前就是一個只能演演小配角的實力派演員,現在一旦有了機會,看看人家演技和實力。
現在國產劇擅長的生產模式還是當紅年輕明星主角+實力派中生代+老戲骨給配戲的那種。一旦遇到那種頂級投資的羣像戲,每次劇裏會出現一大堆實力派和老戲骨。
這裏説句很多人不愛聽的,港台演員科班的少,很多是市場磨鍊,而且港台市場流行那種角色固定的模式,什麼生角、旦角、淨角、丑角、青衣、花臉、武生、老生、刀馬旦、奸角、文丑武丑那類。
當然混到頂級的演員也不錯,像金牌綠葉像的千面如來劉洵等。
但大多數港台演員戲路就是非常套路的,內地老一輩學院派演技真的強,像上面列舉的寧理、胡明、劉丹那種老戲骨是真的有一大堆,什麼角色都能演好,而且他們還沒有口音問題,氣質更契合內地環境,一堆人等着機會。
那麼內地市場為什麼要用不那麼合適,甚至可能爆雷的港台演員呢?
2、內地中生代演員正在崛起,定位非常豐富,而且崛起的也越來越快,同樣也是內卷得不得了。
這裏再舉個例子,張翰的西八區不是被詬病得不行,但這種四十來歲的帥大叔男演員又是一堆,這裏就不説靳東了。
比如王陽,44歲,要知道真正意義走紅的《慶餘年》是2020年的,這幾年《精英律師》《親愛的自己》《叛逆者》《人世間》,未來都有能演男主角的《你好生活》了,女主角是熱依扎。
另一位是林雨申,其實真正意義走紅的是《倚天》的楊逍,他也是那種在大資源還只能演重要角色,資源差點的劇裏能演主角的帥大叔。
這種有實力的中生代男女演員又有一大堆,他們也是隨着內地劇數量越來越多,有了更多的工作機會,從配角到了重要角色,甚至最後開始能演主角了。
內地演員和港台演員誰演技好?哪怕“流量明星”也是會升級的最後,內地演員最拉的還是年輕一輩,也就是2010年後“流量明星”那一輩,他們是系統性的問題都不止是演技的問題了,也帶着流量明星那些原罪,很長時間都很難解決掉。但因為當前國產劇市場仍然是擴張而不是衰退。這個演員工作機會的增長,至少目前來看仍然帶來兩個現象。
一是那些實力派逐漸地走紅,類似青衣慢慢會得到主角的機會。
比如2020年暑期檔最典型的我認為是郭曉婷,試想一下,如果是港台市場郭曉婷長大後她絕對會過氣了,然後就是查無此人。
結果今年暑期檔一部《蒼蘭訣》,一部《冰雨火》讓她重新火了,穩紮穩打再進一步也是可能的,而類似郭曉婷這樣的年輕演員,甚至是那種初出茅廬的新人演員,但是在穩紮穩打的演員並不少。
比如這裏説一個名字叫範帥琦,可能很多人還以為是範世琦呢。那《開端》裏面的小葉警官呢?在最新的《簡言的夏冬》裏她已經是女二和女三之間了。
最後還列舉一個女演員《冰雨火》的王秀竹,這位其實是92年的女演員,明顯就是美豔大方的類型。之前我都錯過了她演的電視劇,看到了這部《冰雨火》,跟着又在《底線》裏演的庭長。
她的演技只能説中規中矩,但是以現在的機會想想她以後的作品——
現在內地影視劇市場,像她們這樣長得漂亮,科班畢業,上不上下不下的年輕演員一大堆,卷死了。指不定未來哪天遇到好作品就上去了,或者慢慢就這樣磨得過氣就消失了。
二是能夠演主角的年輕明星,但是大概也分能兩類。
第一種是觀眾還是比較認可的年輕演員,像童星長大憑《開端》爆紅的趙今麥,跟着又有《少年派2》打底,另外就是《獵罪圖鑑》爆紅的檀健次,《你安全嗎》就是加持,然後是同樣受到好評的《二十不惑》的卜冠今。
這樣的年輕演員又有一堆在競爭,在內卷,大家都想上位。
另一類就是演技被觀眾詬病的年輕明星,像《冰雨火》的王一博,《膽小鬼》的歐豪,《罰罪》的黃景瑜,《消失的孩子》裏的魏晨。這個就架不住機會多,能磨鍊人,觀眾也會逐漸的認可。
比如上面這四位年輕演員,最新幾部作品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最後,不管怎麼看,反正是現在是輪不到港台年輕演員了,因為港台已經沒有什麼機會了,更加沒有什麼年輕演員了。這邊大浪淘沙十個還能卷出一粒金子,或許還不止一粒,那邊現在是連沙子都沒有了,還怎麼玩。
年輕演員沒了,老演員都是幾張老臉?港台娛樂最大的危機不止演員最後,港台娛樂圈最大的危機是錢沒了,如果從人才角度出發演員是跟着沒的,接下來基本上就會是創作者。演員不能説完全吃青春飯,但確實更受容貌影響。而創作者不管多大年紀,只要創作的東西不過時,市場還買漲資本就還能用你。
現在是港台導演和創作者因為傳統文化不行,和沒有技術追求也快不行了。
比如今年暑假最火的國產偶像劇是《蒼蘭訣》,它的影視工業在古偶裏就是有明顯突破的,劇本上只做到了有亮點,演員就是工業和劇本撐起來的,不然你怎麼解釋去年的《遇龍》王鶴棣還被罵年度古裝醜男,女主角虞書欣就更不用提了。
現在以內地古裝劇,宮廷大劇《長安十二時辰》這種成了標配,古偶《蒼蘭訣》這種也會成為標配。港台古裝劇,別説港台本土拍不出來了,港台電視精英來到內地市場發展二十多年了吧。
伴隨傳統文化審美和影視工業有追求的港台老一輩精英去世,退隱。這個電視劇大導演林玉芬、陳家霖、吳錦源、鄭偉文、李慧珠等等差不多都是五六十歲的人了。本來文化審美和技術追求就落後同一輩內地電視劇大導演,否則他們怎麼丟掉內地古裝大劇的資源的?
結果,現在出了《風起隴西》的路陽,《東宮》《司滕》的李木戈,又再出了一個《蒼蘭訣》的伊崢這樣的青年導演。我一直説過,未來要再出兩到幾個這樣審美,技術都有追求的內地青年導演,港台導演連古偶領域都會喪失(就我觀察國內市場同類題材10個主流導演左右就會飽和)。
到時別説港台演員沒有機會,港台創作者的好日子都還在後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