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升到6.6、收視率破3,《巡迴檢察組》這是要口碑逆襲了
《巡迴檢察組》沒能成為又一部《人民的名義》,但依然成為近期最有觀察價值的“現象級”劇集。
一方面是該劇收視一路走高:這部公安題材的劇集,播出不到三日,收視率直接破2%,截至目前,該劇的最高收視率已經突破3%,實時收視率破4。
該劇成為今年下半年衞視收視率最高之作已經基本板上釘釘,就連該劇主演於和偉也少見地發出了慶祝微博。
但另一方面,該劇在網播熱度及口碑層面,並未完全達到市場預期,目前該劇在豆瓣上的評分回升到6.6分,但與“前作”《人民的名義》口碑相差依然達到1.7分。此前劇集的總製片人還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中發佈了一篇百字文,提出一部高收視的劇集豆瓣評分過低,兩種現象呈現不合理的狀況。
儘管存在爭議,但作為一部有收視、有話題的劇集,只要不和《人民的名義》對比,劇集其實已經贏了,尤其對於接連多部偶像劇收視失利的湖南衞視來説,這部準爆款的出現終於暫時緩解了收視危機。
而就在12月27日下午,本劇編劇餘飛發佈媒體動態稱,《巡迴檢察組》“續集馬上啓動”。
但在續集到來之前,我們也許應該先弄清的是:劇集遭遇“低口碑高收視”到底冤不冤?在口碑爭議中,該劇又為何越戰越勇?
遭遇口碑爭議,《巡迴檢察組》冤不冤?
令《巡迴檢察組》口碑受損的,首先當然是植入廣告太多。
雖然這屆觀眾已經適應了偶像劇平均每十分鐘出現一軟廣的情形,但問題是《巡迴檢察組》這樣的嚴肅正劇中,廣告太多不僅會大大削弱觀眾追劇體驗,與劇集風格也不符。
好在劇方已經回應了,“這次植入廣告被吐槽,説明大家對《巡迴檢察組》的期待和重視。觀眾是我們的衣食父母,他們的批評我們接受。”並表示目前劇方已經開始了部分硬性廣告的清理工作,後面劇集裏這樣的廣告不會再出現。
另一個槽點則是涉及法律等故事細節不夠嚴謹。
故事開場出現的合影大樓,就是省人大、省政協、省司法廳、省檢察院四個單位在一座樓上辦公,網友質疑:“試問全國有這樣的地方嗎?”
故事中警方在辦案過程中只有物證和指紋,卻沒有口供和監控,也被質疑很不合理。
官二代被反派下套,受害方原諒就撤訴,但這顯然不符合刑事案件的正常立案程序。
有觀眾疑惑完成過《重案六組》三、四部的餘飛為何會犯這種錯誤。但這背後其實是國內編劇的普遍困境。美劇同類型劇往往有十多個編劇,專業編劇負責專業內容,各自對應熟悉的領域,所以你絕不會在美國犯罪劇中看到類似bug,而國內編劇更多是靠個人儲備完成劇本。
本劇編劇餘飛,近期兩部大劇同期開播,在短時間內完成如此多的重量級劇本當然值得佩服,但誰能保證不忙中出錯?而國產劇體系中又缺少美劇體系中的編劇醫生,錯誤就無人糾正。
三是劇集營銷跑偏。
2017年,起先並不受市場關注的公《人民的名義》橫空出世走紅市場,以破8的收視率創造了近十年國產劇收視最高記錄。作為很多觀眾眼中該劇的續作,《巡迴檢察官》一開始就受到更多關注。
可是欲戴皇冠,必承其重。這種重不僅是指劇集品質,也包含劇集風格。
許多觀眾帶着看《人民的名義》的期待來看《巡迴檢察官》,但這部劇顯然沒有將重點落腳在上一部的層面,唯一令觀眾印象深刻的具有《人民的名義》風格的片段,還是吳剛和韓童生的一場對手戲:吳剛飾演的東川省委書記宋志明,看似是關心剛剛履新的張友成而隨口提起一件小事,但幾句話之間卻透露了他對平城四少的事情有所耳聞,短短一場對手戲,兩位老戲骨抬眼之間火花四射。
但這樣的戲份在全劇佔比微乎其微。
編劇餘飛顯然走的是重懸疑的劇作風格,這就造成了觀眾期待值和劇集風格之間的錯位。
雖然劇方已經通過改名在一定程度上與《人民的名義》做出了區隔,但顯然還不足以打破觀眾的固定印象,但其實以本劇品質,並不必借“前作”的東風,如果一開始就專注放大劇集本身的類型優勢,完全可能取得比現在更好的開局。
近期“狀態大勇”的《巡迴檢察組》還能口碑逆襲嗎?
那麼在口碑爭議的情況下,劇集為什麼還是在本週呈現了較為明顯的上升趨勢?答案是:該劇的品質當然不止豆瓣6.6。
雖然遭遇口碑爭議,但評分平平更多是被辣眼的細節拖後腿,編劇餘飛最擅長的推理+懸疑的功底還在。
故事從老奶奶胡雪娥“大鬧”十大法治人物表彰大會開啓,掀開“九三零殺人事件”,主角於和偉化身的“卧底”檢察官馮森隨之登場,將已經定案的案件反轉,又再牽扯出馮森的“妻子停車場被碾壓案”。
在用了十來集完成鋪墊之後,近期故事顯然進入了發力期。
一方面馮森面臨被調走的壓力,另一方面苗苗之死被查出也帶出了更多的線索,而沈廣軍是在為苗苗做人工呼吸的發現,更是形成案件新的突破口。
隨着劇集的推進,一些編劇前期佈下的網開始進入收網階段,但更大的網又被放出來,劇情走向愈加撲朔迷離,線索也更加錯綜複雜,餘飛的個人功底終於開始顯山露水。
看得出來,主創也試圖在懸疑探案中結合一些能夠讓觀眾興奮起來的元素。例如最新集韓雪的角色遇險,劇集運用了大量的動作鏡頭,加入了例如追逐、營救這些橋段。讓人感覺像是看破案懸疑劇。觀眾感官上又如同在欣賞動作片。
這些動作段落引出的新的懸念,又繼續完成環環相扣的線索鋪設,將觀眾一步步帶入“迷宮”,目前劇集微博話題#電視劇巡迴檢察組#閲讀量突破4億,網友關於劇情的討論此起彼伏。這就是懸疑劇的魅力。
另一個帶起收視的利器則是表演。
雖然劇中也有被觀眾質疑拖後腿的演員,但於和偉飾演的男主角馮森甫一出場,便以長髮紛亂的“大背頭”形象示人,但又很快改頭換面,從油頭滑臉,亦正亦邪變身正氣凜然的檢察官,這個主角是立住了。
此外,韓童生、成泰燊、宋春麗、王海燕等戲骨聚在一起,所能產生的化學反應也構成了觀眾追劇動力。
尤其是三料視後宋春麗飾演的胡雪娥,一場監獄探監戲,面對兩個兒子的選擇,表情,眼神、動作,一舉一動都能帶動觀眾情緒,是真正的戲骨級表演。
接下來就看,這羣老戲骨能不能繼續發力,幫這部品質不俗但也不乏瑕疵的話題劇,把2020年輸掉的口碑,在2021年撈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