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年票房超過204億,其中國慶檔以近40億票房成全年最火檔期。
可以説,除了春節檔以外,國慶檔無疑成為各路大片的必爭之地。
因此,在2021年才剛開了個頭,一部大片便率先定檔,打響了國慶檔的第一槍,它就是:
《鐵道英雄》
影片將由楊楓自編自導,集結了張涵予、範偉、魏晨、周也、森博之等主演,2021年1月9日在北京開機,將於2021年國慶檔上映。
從演員陣容來看,該片集結了張涵予和範偉“兩大影帝”,加上在《八佰》 《金剛川》等電影中有出色表現的魏晨,以及在《少年的你》中讓人印象深刻的周也,光陣容來説就足夠有分量。
此外,這也是華誼兄弟電影繼以31.1億奪得全球票房冠軍的《八佰》之後,試圖打造的又一部主旋律力作。
那這部電影能不能再票房上贏過《八佰》呢?
實際上,我們看到它其實面臨三大挑戰。
首先,影片導演尚無代表作,能否保證有主旋律商業大片的賣座?
從2019年的國慶檔開始,《我和我的祖國》 《中國機長》 《攀登者》三部電影累計票房超50億元,至此開啓了“最強國慶檔”的時代。
到了2020年國慶檔《我和我的家鄉》 《姜子牙》 《奪冠》等繼續發力,即使在疫情期間,仍舊創造了一個觀影小高峯。
通過這2年的電影可以看出,主旋律電影成為國慶檔的最愛,而其中不論是大導集合交出拼盤式電影的答卷,還是劉偉強、李仁港、陳可辛等香港導演帶着成熟的電影技術“北上”拍主旋律——
主旋律商業大片已然成為國慶檔“票房靈藥”。
而對於《鐵道英雄》的導演楊楓來説,自20世紀90年代入行的他,在山東廣電集團擔任導演、製片人、藝術總監等工作。
從形象故事片《逐夢 安徽》、人文紀錄片《齊魯青未了》,到專題紀錄片《走遍山東》,可以説楊楓出身於傳統電視台。
而自千禧年之後逐漸參與電影項目的他,2019年曾參與執導了院線電影《紅塵1945》的創作,儘管請來了西域、李立羣、金士傑等演技派主演,然而卻幾乎沒能濺起什麼水花。
從這裏看,由來自有着較為成熟的電影工業的香港導演開創的主旋律大片的賣座時代,此次由內地導演楊楓自編自導的新片,它能否適應當下觀眾的審美口味其實還有待觀望。
其次,影片定位為史實故事片,如何在經典敍事中走出新路?
影片自2019年備案之初,片名從《鐵道游擊隊之生死線》改為《鐵道隊》,再到現在的《鐵道英雄》,從片名想必大家就能猜到電影的主要內容了。
鐵道游擊隊,作為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山東魯南地區的一支抗日武裝力量,是在由洪振海、王志勝等帶領建立的抗日情報站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正式建隊後被命名為“魯南軍區鐵道大隊”。
這支主要由鐵路工人和礦工組成的隊伍,從一開始的幾個人逐步發展為最多達300多人的大隊伍,他們主要的戰鬥中心在臨棗和津浦鐵路的連接處臨城。
從打洋行、扒鐵軌、炸橋樑、撞火車,到截物資、搞錢糧、殺鬼子,鐵道游擊隊與日本侵略者曾展開過浴血奮戰,成為抗日戰爭中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
而他們的事蹟通過1954年由劉知俠所著的小説《鐵道游擊隊》而揚名,小説中作者把現實中的原型洪振海和劉金山合為一人,塑造了大隊長劉洪等多個生動的英雄形象。
對於很多觀眾來説,最為熟悉的莫過於根據它而改編的一系列影視作品。
1956年由趙明執導,曹會渠、秦怡等主演的電影《鐵道游擊隊》,片中的鐵道游擊隊的大隊長劉洪、政委李正,以及飛虎隊堡壘户芳林嫂等英雄形象十分深入人心,一首《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更是傳唱至今。
片中對光輝的英雄形象的塑造,洋溢着對日本侵略者堅決的抵抗、對抗戰必勝的樂觀精神,各種大特寫突出英雄人物,成為紅色影片的經典之作。
而隨着電視“飛入尋常百姓家”,2005年的電視劇《鐵道游擊隊》成國民級電視劇,成為一代人的回憶。
劇中融入了功夫片的打鬥元素,場面之作更加宏大,英雄形象也顯得更加有血有肉,進一步順應了時代的審美趣味。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這部電視劇還推出了續作《鐵道游擊隊2戰後篇》,卻遭遇收視與口碑雙撲的冷遇。
可以説,面對手撕鬼子等抗日神劇頻出,大家越來越不滿足於按傳統模式拍攝的主旋律作品了。
説到這,不由得想起2016年由丁晟執導的電影《鐵道飛虎》,同樣取材自鐵道游擊隊的史實,採用成龍+“小鮮肉”黃子韜、王凱、王大陸等年輕主演的搭配模式,卻遭遇口碑撲街。
片中不論是游擊隊浮皮潦草的刻畫,還是成龍式功夫喜劇的元素,讓鐵道游擊隊的設定成為背景板,毫無主旋律靈魂,加上美漫的元素,可以説是把主旋律拍得“商業過頭”了。
而楊楓執導的《鐵道英雄》,主要根據洪振海、王志勝、杜季偉、劉金山等“鐵道隊”隊員的真實事蹟改編,講述抗日戰爭時期臨城棗莊的鐵道隊與敵人鬥智鬥勇、殊死捍衞家園的故事。
根據導演的介紹來看,影片此次並非是翻拍之作,而是在經過大量史實調研的基礎之上的一部原創電影。
比起洋溢着英雄浪漫主義的經典作品,這部電影將減少許多藝術加工,力圖還原游擊隊的慘烈和付出的巨大犧牲。
“在歷史資料的基礎上,我們想拍一個史實故事片,這也是《鐵道隊》的整體構思,跟過去的小説和電影區別很大,我們想把棗莊這座城市的這段歷史還原。”
從片名到內容,開機現場也請到鐵道隊英烈家屬的《鐵道英雄》,它的風格定位更加寫實,應該走的是現實主義的路子。
此外,導演表示片中在視效方面,會加入當下年輕人喜歡看到的成熟的工業化的電影表現手法,從海報來看也有種諜戰的氛圍,可見也不乏商業大片的元素。
從目前的資料看,《鐵道英雄》整體給人的感覺是非常“正”的,內地導演如何平衡主旋律精神和商業敍事與元素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難點。
最後,張涵予的“硬漢”+主旋律形象是否會讓觀眾審美疲勞?
配音進20年、跑龍套8年的張涵予,直到2007年一部《集結號》讓44歲的他抱得金-馬獎、百花獎等各大影節的影帝獎項,終於讓大家記住了他的名字。
從《風聲》中的吳志國到《火線三兄弟》中的大哥田大林,擁有大佬氣質的張涵予似乎成了“硬漢”代言人,正如他自己所説:
“比如《集結號》穀子地那樣的人物,包括《老炮兒》都是這種滄桑,又不苟言笑,能裝事兒扛事兒的一種人”。
而2014年可以説是張涵予演藝生涯的又一個轉折點,從與徐克合作《智取威虎山》,到主演林超賢執導的《湄公河行動》、劉偉強執導的《中國機長》,他成為主要由香港導演“北上”開啓的主旋律商業大片的主演中的代表性演員之一。
不得不説,很多實力派演員演着演着就不僅僅是在詮釋角色了,更會把角色變成了自己。
對於如今已經57歲的張涵予來説,他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氣質和表演方法,常常把角色與自身特質融為一體,而這在某種程度上會讓部分觀眾感到新意不足。
其實,取材自鐵道游擊隊的《鐵道英雄》,很容易讓人想起此前同樣由張涵予主演的改編自《林海雪原》的《智取威虎山》。
同樣以紅色經典為依託,徐老怪以武俠片的方式包裝着這個樣板戲的架構,加上出彩的動作設計和3D視覺特效等商業元素,讓許多人驚喜地發現——原來主旋律還能這麼拍!
而從新片的劇情介紹來看,片中故事主要聚焦於1935年-1945年間,而在這期間鐵道游擊隊實際上有不少非常適合影視化的事件。
像1941年由洪振海指揮的夜襲敵臨城火車站,游擊隊兵分三路,從化裝成鐵路工人,到制服偽鐵路警備隊、負責增援,整個戰鬥僅用10多分鐘創造了0戰損的光榮戰績。
此外,還有像解放微山島、兩次護送陳毅等領導人的驚心動魄,可以説鐵道游擊隊的很多戰鬥並不侷限於鐵道旁邊,電影場面可以更宏大而情節也可以很曲折,想想都覺得會很驚險。
從目前的陣容來看,張涵予在片中無疑是洪振海式的領導型角色,而範偉可能飾演的是善於喬裝的政委、也可能是“漢奸”一類的角色,而魏晨和周也這樣的小年輕,也許會有生死離別的感情線,陣容上還是非常有戲的。
不管怎麼説,在有張涵予、範偉等演技保證的情況下,影片的整體質量才是重中之重。
《智取威虎山》已經過去6年了,這一次由內地導演執導的《鐵道英雄》能否在國慶檔殺出重圍呢?
我們拭目以待。
青石電影編輯部 | 晨晨
本文系青石電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