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青團不網紅了

網紅口味齊上陣,為啥還是過氣了呢?

總第 3109 期

餐企老闆內參 蔡大柒 | 文

今年遇冷的青團,雖然只是網紅衰敗的小縮影,卻留下了挖掘節日紅利的重要啓示!

今年青團不網紅了

清明青團遇冷

大排長隊的場景不見了

臨近清明,又到了吃青團的時候,但在今年,這網紅顯得有點過氣,沒啥水花了。

搜索新聞,除了部分青團上市和自媒體測評外,再也見不到大排長隊買青團的熱鬧新聞,也看不到驚呆眾人的奇葩口味了。

內參君猶記得,去年這個時候,離清明沒幾天了,上海南京西路王家沙總店門口,排起了十米多長隊,最長時差不多要到50米。

除了傳統的豆沙、馬蘭頭青團外,還有松茸蝦筍口味的新品,新老結合,一天可以賣出12萬個青團。

離它兩三公里遠的沈大成,是另一處青團宇宙中心,擠滿了前來嘗“青”的人。整個清明節期間,上海老字號們聯手賣掉了50萬隻青團,火得不得了。

今年青團不網紅了

但今年,受突然爆發的疫情影響,城市的流動性大大降低,在上海再也見不到為青團大排長隊的場景了,網絡上的發聲也少了很多。

昔日的大熱網紅,就像當下的上海街道一樣,冷冷清清。

進商超、上品質

青團怎麼不網紅了?

當然,回答青團為什麼不火了這個問題,除了疫情外,還有青團高速發展態勢的影響。

原本只有江浙一帶售賣的節氣美食,被盒馬、叮咚買菜等品牌,帶到了大江南北,跨越了地理界線。

今年青團不網紅了

盒馬各種口味的網紅青團

早在3月中旬,盒馬就上新了青團,口味分別為過去5年銷量top級的鹹蛋黃流沙爆珠、蛋黃肉鬆、傳統豆沙等。叮咚買菜則推了醃篤鮮、酸菜魚等一系列鹹青團。

商超外,各地的餐廳、老字號們都動起了青團的小腦筋。像北京的護國寺小吃,就準備了豆沙、棗泥等甜口青團,還有咖喱雞肉的鹹青團。

青團的地域限制正被打破,無論是渠道還是產品種類,都呈現一個大爆發的態勢。稀缺性打破後,青團成了街頭巷尾都能買到的時令小吃。

另一方面,萬物皆可青團,青團口味越來越多,再奇葩的口味都不奇葩了。

青團的新口味,一半來源於新茶飲元素,如奶茶、爆珠、豆乳、芋泥、黑芝麻椰奶等口味,另一半則來自近幾年流行的餐飲大單品,如螺獅粉、酸菜魚、酸辣檸檬鳳爪、小龍蝦等鹹口味。

可以説,手邊的一杯奶茶與桌上的一道菜,都可以包進青團裏。

在今年,內參君發現精緻餐飲也開啓了青團的“軍事競賽”,往高端化方向發展。

像在亞洲50佳餐廳中拿下第12名的福和慧,就推出了無蛋奶的桂花綠豆素青團。此外,大董推出了椰汁燕窩青團、黑松露黑芝麻青團,還有成隆行蟹王府的蟹粉青團……

今年青團不網紅了

來自福和慧的青團

燕窩、黑松露、陳皮、蟹粉,越來越多的高端食材也包入青團中。

梳理完這些後,我們不難發現青團早已褪去網紅的屬性,成了普普通通的時令美食。和粽子一樣,青團正淪為一種有些無趣,但不得不做的雞肋節日營銷必需品。

靠怪取勝

不是網紅的長紅之道!

青團的網紅之路始於2016年。在此之前,青團就以青糰子、清明餅、青青粿等各種名字存在於江浙人民的生活中。

那一年,上海的老字號杏花樓推出了鹹蛋黃肉鬆口味的青團,和傳統的赤豆沙相比,這口味流行了不少。

幾個美食KOL試吃後,覺得口味不錯,便發了小視頻,隨後鹹蛋黃肉鬆青團一戰成名,成為了炙手可熱的網紅。

當時為了這一小盒青團,大家可是要排上幾百米,等上個三四個小時。一盒青團的黃牛價,可能高達300多塊。

青團的奇葩口味大門就此打開,最會整活的就是盒馬,什麼口味火,它就包什麼,上海時令醃篤鮮、當紅宵夜小龍蝦、臭味相投的螺獅粉……你要是口味不奇葩,你都不能叫青團。

隨後肯德基、喜茶等品牌快速跟進,青團版圖全面展開。

今年青團不網紅了

但口味新奇只能引發一時的熱度,消費者只是嚐個鮮,再也沒啥復購的動力了。像開發了30個多個口味的盒馬,在今年才沉澱出5個經典款。

在一系列其他口味的狂轟濫炸下,消費者有了疲倦感,説不定嘗試越多,失望越多,品類的好感度也在逐漸消磨。

一邊是越來越多的渠道、品牌開始賣青團,稀缺性缺少,另一方面是品類出現了疲態,消費者的嘗試意願正被消減,新鮮感直線下降,不紅成了必然

青團之外

還有什麼時令小吃能深耕?

當然,青團也帶給了餐飲人一些商業啓發,有潛力、有空間的傳統小吃有着超越地區的強大力量。

據數據顯示,青團在濟南和青島的盒馬門店上市僅兩週,銷量增長就超過200%,在沒有羣眾基礎的地界生根發芽。

在粽子、月餅和青團之外,還有多少樣的小吃值得深耕?這時我們不得不把目光對準本土化策略非常強大的肯德基、麥當勞。

肯德基賣過宵夜串串,搞過雞架,早餐上過豆腐腦、卷大餅。麥當勞則有豆漿油條,各種粥品,還在8月8日快閃似得賣過定勝糕。

今年青團不網紅了

看似不搭界,但其實是一種“錯殺一千,不放一人”的嘗試策略,並通過搶佔先機,實現消費者心中的強佔位,將節日或者地方特色與品牌深深綁定,從而帶來品牌勢能的提升。

每到端午或中秋,內參君總能聽到很多餐飲人的吐槽,做粽子或月餅像是每年的必需品,雖然沒什麼水花,但做還是要做的,而且每年還要擠破腦袋想想新花頭。

在內參君看來,大家的視野完全可以打開下,去發現發現有特色的時令小吃,説不定撞上新口味,就能像青團一樣,一炮打響,有個三五年的紅利收割期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38 字。

轉載請註明: 今年青團不網紅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