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央視一套播出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香山葉正紅》以香山為切口,鳥瞰新中國成立過程,在温故知新中重温中國共產黨的“趕考”初心。電視劇播出後,很多觀眾通過“追劇學歷史”,獲得了更深更新的認識和體會。該劇播出至今,收視率高居全國榜首。
《香山葉正紅》開篇展現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定下了全劇的總基調。毛澤東在會上的發言預見性地提出了防止“糖衣炮彈”進攻,並提出“兩個務必”。劇中反覆出現了郭沫若為紀念李自成領導農民起義300週年寫下的《甲申三百年祭》。李自成打天下用了十八年,失去天下卻只用了四十二天,他趕走了舊皇帝,自己卻變成了新皇帝,這個“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寓言,正是毛澤東以史為鑑反覆強調“我們絕不做李自成”的由來。就像劇中警衞戰士柳二勇悟出的:“我覺得李自成跟咱們還挺像的,他是陝北人,陝北也是咱們的根據地啊,他帶的隊伍是農民,咱們解放軍大部分也都是農民,他跟咱們一樣都打進了北平城,但我覺得學習這本書,為的就是讓我們進北平城以後不能和他一樣。”
“進京趕考”意味着全面執政,這並不是一場簡簡單單的考驗。劇情中,朱德提到,離開西柏坡之後,很多人認為革命勝利了,伸手要待遇,要享受,講條件,還互相攀比,講排場,休老婆,驕傲自滿生出歪風邪氣,忘了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這讓毛澤東產生警醒,再次強調,“我們絕不做李自成”,要堅決剎住奢侈腐化的作風,加強監督,防微杜漸。
著名的“歷史週期率”問題在雙清別墅的劇情中展現出來。"治亂循環" 的“歷史週期率”在過去的影視作品較少有展現,它是由教育家、社會活動家黃炎培在延安向毛澤東提出的,指的是過往的政權都會經歷興衰治亂,往復循環呈現出的週期性現象。中國幾千年歷史這樣的例子很多。從打江山,到坐江山,自古以來,改朝換代都是一個考題,如何才能不重演歷史悲劇,這是中國共產黨要回答的時代問卷。劇中,黃炎培成為毛澤東在香山雙清別墅招待的第一位客人。與毛澤東見面之際,黃炎培再次提到,共產黨能否找出一條新路,跳出歷史週期律。毛澤東的答案是,中國共產黨已經找到了一條跳出週期率的新路,這條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懈怠,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政息人亡。
關於“歷史週期律”的對話,至今對中國共產黨人仍是很好的鞭策和警示。劇中被毛澤東一次次提起的“我們絕不做李自成”,是一條貫穿全劇的線索,它講述的是在中國共產黨即將成為執政黨的歷史性時刻,怎樣保證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永不褪色。
《香山葉正紅》以獨特的視角從香山看中國,引領觀眾回望新中國成立前夕的風雲際會。香山歷史悠久,文化底藴厚重,劇中展現的這段“香山歲月”,別具史詩氣質,尤其是紅旗飄揚、楓葉正紅的意藴,既浪漫又有歷史感。飾演毛澤東經驗極其豐富的唐國強,在這部新作中的表現,堪稱同類題材集大成之作,他通過細膩描摹去刻畫人物感情,讓觀眾能夠迅速地和領袖人物貼近。
《香山葉正紅》在細節處落筆,還原歷史風貌。在電視劇前幾集中,毛澤東都是穿着打補丁的衣服,這也是對歷史細節的還原:當時毛澤東的衣服大部分是從延安穿到西柏坡,又從西柏坡穿到北平,補丁疊補丁。劇中還有一個有意思的情節,解放後的北平進行全城衞生大掃除,出城要帶垃圾出去,連葉劍英也不例外,出城也要在轎車車頂綁上幾大包垃圾,城門警衞才放行。這些鮮為人知的歷史場景生動再現,都體現了萬象更新、生機勃勃的時代新氣象。
在宏觀層面的主線敍事之外,《香山葉正紅》突出的特色是加大了類型化劇情支線的分量,反特故事線的懸疑、“渡江偵察記”的緊張,為電視劇帶來了不少看點,其中性格鮮明的人物塑造也可圈可點,和精彩劇情相輔相成。李克農是我黨情報戰線的傑出代表,在以往的影視作品中很少突出表現,而《香山葉正紅》中的李克農是整個反特故事線的核心人物,演員趙雍通過犀利的眼神、細微的表情,準確抓住這位“特工之王”嚴謹細緻、沉着縝密的人物特質,稱得上形神兼備。解放軍團長姜萊陽身上體現的,則是把革命進行到底的精神。劇中,姜萊陽目睹戰士剛進城就穿皮鞋而大動肝火,因為看不慣個別幹部貪圖享樂,要找好房子、換好車子,斤斤計較個人利益的模樣,他在照相館還跟人打了一架。南下前線,姜萊陽自告奮勇上演了“渡江偵察記”的傳奇一幕,演員張寧江憑藉當下年輕演員中並不多見的硬朗氣質立住了這個英雄人物的形象。
《香山葉正紅》圍繞進京、和談、渡江、經濟建設、籌備政協、召開政協這六大歷史事件展開敍事,隨着劇中籌劃和建立新中國光輝歷程的不斷推演,劇情也將漸次進入高潮。
(原標題:追劇學歷史,《香山葉正紅》重温“趕考”初心)
來源:北京日報客户端 | 記者 邱偉
流程編輯:u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