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變性女星坎迪:引領美國變裝文化,29歲為活出自我付出生命
當身材魁梧的男性穿上高跟鞋,你的腦海中會浮現出怎樣的念頭?變態、人妖還是精神病?
20世紀八九十年代,“變裝皇后”在美國盛行,一度演繹成流行文化。靠男扮女裝真人秀而生的《魯保羅變裝皇后秀》,更是先後斬獲了美國電視艾美獎綜藝節目、評論家選擇獎電視類最佳真人秀等重量級獎項。
可你知道嗎?變裝文化的流行離不開一個叫做坎迪的變性女星。
地下絲絨樂隊主唱為其寫歌,被譽為二十世紀藝術界最有影響力的安迪·沃霍爾將其稱為“夢中女神”。也正是她的出現,讓變裝文化從低俗走向了主流。
1944年,坎迪出生在紐約皇后區的普通家庭。眾所周知,皇后區雖然名字好聽,但確是實打實的貧民區,住在這裏的家庭大多是“社會邊緣羣體”。
坎迪父母的身份也非常符合“穿越人設”。母親是圖書推銷員,每天掙得沒有花得多。父親是個爛酒鬼,除了喝酒便是打老婆孩子,很早便拋棄了這個家庭。
“上帝為你關閉一扇門的同時,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在混亂家庭中誕生的坎迪,從小就長得十分俊俏,白皙嬌嫩的皮膚、濃密烏黑的睫毛、精緻的瓜子臉,給人獨特的中性之美。
對於事業上一事無成的母親而言,坎迪就是她這一生最驕傲的“作品”。每次看到坎迪這個嬌嫩的小正太,母親都想要跟大眾分享自己的喜悦。
於是,她便將坎迪化妝成小女孩,送去參加了選美大賽。
本就奶裏奶氣的坎迪在女性妝容的輔助下,毫無意外地成為了比賽的冠軍。
但萬物皆具有兩面性,初次女裝體驗的坎迪,不僅第一次感受到其他人追捧,也打開了女裝的潘多拉魔盒,他發現自己愛上了女裝的“她”。
此後,坎迪開始沉迷於模仿電影裏的美人,走姿、説話語氣以及穿衣打扮,只要能夠與心目中那個“她”更加接近,他願意放棄現在的一切。
隨着時間的流逝,坎迪不再只侷限於模仿,他開始學習化妝,開始偷偷摸摸穿女裝,並在鏡子前學習女性的扭捏身姿。
雖然這些事情都被坎迪很好地隱藏起來,但作為最親近的人,母親還是發現了坎迪的“奇葩行為”,併為此感到十分地愧疚和憂愁。
她本想勸導兒子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但在看到兒子的女裝效果後,她的千言萬語通通轉化為讚歎。
哪怕她是坎迪的母親,也無法拒絕其女裝後的魅力。
在後來的採訪中,母親Theresa 表示:“我雖然不希望自己的兒子消失,但在看過他的女裝後的,我便知道自己留不住他”。
成年後的坎迪對女裝的熱愛絲毫沒有減少,雖然這只是坎迪的個人愛好,但毫無疑問的是,他成為了街坊鄰里眼中的“異類”。更有甚者,會叫囂着殺死他這個變態。
為了實現徹底變成女性的夢想,以及保護好自己的小命,坎迪選擇輟學去紐約市中心生活,並期待在這裏找到自己未來的路。
初來乍到的他租住在一位百老匯女星的家中,而在租住的幾個月時光裏,坎迪不斷學習這位女星的行為舉止和穿衣打扮,並最終形成了獨屬於自己的風格。
當然,正如前文所述,坎迪並不滿足視覺上的女性化,他想要徹徹底底變成女人。為此,他開始在第五大道的一位醫生那裏注射雌性激素。
雖然,這讓坎迪距離自己的夢想更進一步,但卻為他的英年早逝埋下伏筆。
如果説在遇到安迪·沃霍爾前,坎迪還只是其他人口中的“變態”。那經安迪·沃霍爾加工後的“坎迪PLUS”,就是當之無愧的“變裝皇后”引領者。
對於兩個人如何相遇的説法有很多。
例如,有人曾説“兩人相識於酒吧,安迪對坎迪一見鍾情”。也有人説“安迪是因為《魅力,榮光與黃金》這部劇,而結識了女主坎迪,並被其獨特的氣質所打動”。
過程暫且不提,但安迪·沃霍爾+坎迪·達琳的神奇組合,卻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迸發出劇烈的火花。
坎迪先後參與了安迪·沃霍爾的《肉》、《女人解放》,在文藝界和娛樂圈嶄露頭角。
隨後,又在簡·方達的代表作《柳巷芳草》中出演配角。
而1972年的紀錄片《Andy的女人們》,更是另變裝皇后的這個特殊羣體走出黑暗,被暴露在陽光之下。
而坎迪也是水漲船高地從地下藝術走到了主流媒體,不僅與同時期的當紅女星索菲亞·羅蘭合作,還一度登上《Vouge》封面,成為無數民眾眼中的“大明星”。
雖然坎迪的生活光鮮亮麗,每天都與上流人士打交道,但變性人的身份依舊令其發展受阻。
比如,當其他男女演員都有專屬的演出房間時,她卻只能被安排在工具間,化妝、服裝也是自己完成。
此外,安迪·沃霍爾雖然是坎迪的伯樂,但他從不會給自己的員工發薪水。
因為,在他的眼中,加入自己的工作室便已是最大的恩寵。
周圍人的歧視,零收入的工作,都讓坎迪的生活質量日漸走低。為了維持温飽,她每天只吃最便宜的桶裝豆子。
要是有晚宴邀請,她還會不顧周圍人的眼光,將剩菜全部打包。
最糟糕的事情是,有時候她還需要用身體來換取食物,這與她的光鮮亮麗的工作形成極大的反差。但這些磨難並沒有讓她崩潰,她用強大的意志成功堅持了下來,並期待着輝煌事業的到來。
“厄運專找苦命人,麻繩專從細處斷”,比坎迪期待的輝煌事業更早到來的,是疾病。
因為長期注射雌性激素和不健康的飲食,令坎迪患上了癌症,這也是大部分變性患者的歸宿。
在從醫生口中得知自己的病情根本無法挽救後,哪怕擁有強大意志的坎迪也留下了眼淚。
正值青春年華的她,根本不願意接受已步入生命倒計時的事情。
痛苦許久後的坎迪,逐漸冷靜下來。她找到了自己的攝影師朋友Peter Hujar,為其拍下了人生最後的一張照片,沒有渲染、沒有背景,只有一個死寂的靈魂。
1974 年3月21日,29歲的坎迪·達琳在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卡夫里尼醫療中心去世。
這個痛苦一生的靈魂,終於迎來了解放。或許在下一輪迴中,他將變成最嚮往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