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歐美電影裏,我們都曾領略過歐洲中世紀的模樣。這些西方古裝劇裏的歐洲人,一個個穿得相當講究,髮型也整的相當精緻。他們不是住在豪華的城堡裏,就是大得誇張的莊園裏。一副養尊處優的模樣,無處不散發着優雅高貴的氣息。
或許也是受西方文化輸出的影響,一直以來,全球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的人都以為中世紀的歐洲到處都是雍容華貴的貴婦和優雅得體的騎士,尤其是維多利亞時代,歐洲人為了保持優雅更是無所不用其極,各種塑胸衣,墊鋼圈的克里諾林裙都用上了,為的就是維持那份畸形的優雅。
可以説,在西方人文化的灌輸下,大眾腦海裏的歐洲中世紀完全可以用“優雅”兩個字貫穿始終。然而,真相真的是如此嗎?
非也,優雅只是西方人給自己貼金想要呈現給別人的歷史。真正的歐洲中世紀除了優雅外,還充滿了髒亂。具體是怎麼一回事,且聽筆者給大家慢慢道來。
首先我們從歐洲中世紀的廁所説起,眾所周知,能反應一個地區衞生水平狀況的,便是該地區的公共廁所數量和質量。參考如今的印度,由於公廁指標達不到標準,印度街頭至今還能看到隨地大小便的現象。
其實,歐洲的中世紀也是如此,別看那些貴族們一個個光鮮亮麗。一旦要如廁,簡直能要了他們半條命。由於貴族們身上覆雜的衣物,不管是脱下來還是穿上去都相當繁瑣,因此他們一般都會找個隱蔽的地方隨地大小便。
而女性就更麻煩了,貴婦們穿的克里諾林裙裏面都墊了很重的鋼圈,還有着十分蓬鬆的裙襬。光是穿這條裙子都要好幾個僕人幫忙,更別説脱了。而走起路來的她們宛如一塊緩慢移動的蛋糕,想要正常如廁簡直比登天還難。
因此,為了解決生理問題。這些貴婦們一般會選擇直接在裙子裏如廁,當然,得事先找個隱蔽的地方,或是讓僕人預先準備一個盆,直接拉在盆裏。
而修建於17世紀的法國凡爾賽宮也能佐證中世紀歐洲人不講衞生的事實,要知道,凡爾賽宮剛建成那會,裏面不但一個廁所也沒有,連一個像樣的排污裝置也找不到。既然你路易十四國王不修,也就別怪這些王公貴族在凡爾賽宮隨地大小便了。
據説,當年的凡爾賽宮猶如一個大型公廁,到處都是人和動物的排泄物,空氣中時常瀰漫着一股令人作嘔的味道。
除了隨地大小便外,不愛洗澡也是中世紀歐洲人的專屬。要知道,西方文明的搖籃,古希臘和古羅馬人當年可是有洗澡傳統的。他們甚至還有公共的露天洗浴中心,洗澡在當年也是一項重要的社交活動。
但到了中世紀後,這項美好的傳統便被後來的歐洲人拋棄了。尤其是以德意志貴族為代表的日耳曼人,他們甚至迷信不洗澡可以增強體質。而中世紀的歐洲各國普遍都是基督教治國,在基督教教義裏,洗澡也不是一件值得推崇的事,畢竟“身體髮膚來自上帝”,洗澡只會褻瀆上帝賦予肉體的神聖。
而到了維多利亞時代,歐洲人不洗澡的理由就更奇葩了。一些歐洲貴族堅信,不洗澡可以讓頭髮和皮膚顯得油光水滑,更顯優雅。於是,這個不洗澡的習慣便傳承到了近代。
值得一提的是,也是因為不愛洗澡,間接導致了14世紀歐洲黑死病的大流行。鼠疫本來不會如此爆發,但不愛洗澡的歐洲人幫它加了把火。
即便吃了這麼大一個虧,歐洲人還是不長記性。一直到19世紀中期,被現代文明浸潤了許久的歐洲人才終於開始好好洗澡。也是從這一時期開始,這些不講衞生的歐洲人終於算是正常了。雖然他們改掉了不講衞生的臭毛病,但隨之而來的另一個毛病卻更加讓全球各地的百姓頭痛,即他們對全球的殖民和掠奪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