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評|流量時代,別缺了“背對流量”的踏實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評論員 孔雨童

這兩天,北大數學系“韋神”韋東奕火了。這個在國際數學競賽中所向披靡的數學天才,日常生活中卻常常饅頭配水就是一頓,不修邊幅宛如路人甲。大眾對“掃地僧”一般天才的好奇讓韋東奕有了巨大的關注度,連日來媒體各種挖空心思想採訪他,但韋神的態度卻是“一再婉拒”,其所在的北大也在公眾號上幫韋神“求清靜”,稱“青年學者需要安靜的治學環境”。

馬上就評|流量時代,別缺了“背對流量”的踏實

恰在這兩天,跟這件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雲南大象遷移途中一路跟隨,靠撿食投餵菠蘿博眼球的主播們。為了追求流量,形形色色的主播不顧工作人員勸阻出沒在大象途經的道路上,踩碎當地給大象準備的菠蘿邊吃邊直播。“我們就是聽説野象經過這裏,就一路追追了四天了。”“熱度太大了”——蹭到關注後,這些人的興奮溢於言表,哪怕這種行為存在一定危險性,也起到了不良的示範作用。

馬上就評|流量時代,別缺了“背對流量”的踏實

追逐流量彷彿已是這個時代的常態,不止“追大象的主播”們,菏澤單縣大衣哥所在的村子裏,有人日夜蹲守直播,連上廁所都有人跟;夜色籠罩下的鄭州街頭,90多歲賣菜饃的勵志奶奶身邊,也聚滿了舉着手機神色亢奮的人們。蹭到流量、擁有流量,就可能轉化成實實在在的收益,於是在這種時代“真實”之下,成千上萬的人“趨之若鶩”,甚至很多人以此為生,這並非不能理解。但只為流量,哪怕讓社會失序,放棄基本底線,就真的不可取了。除了不良的社會影響,靠博眼球一時聚集來的流量,根基並不牢固,若沒有可輸出的“核心價值”,熱度也遲早會消散。

就像前不久,在某檔演員選拔節目中“回鍋”的一位曾紅極一時的男明星。幾年前因為一部網劇偶然爆紅,便嚐盡流量和熱度帶來的紅利,“我那時想演什麼,只要跟製片人説一聲就行,不用試戲。”男星説,然而隨着時間推移,流量不再,演技不佳的他卻開始面臨無戲可拍的窘境。

回觀韋東奕,這幾日他人口中描述的這位數學天才,除了天賦,還有一種這個浮躁時代清流般的純粹和專注。他月消費常常不超過300塊,不看電視不開空調不用微信,跟同齡人玩狼人殺也不會撒謊,然而,韋東奕至今保持了每天超過10個小時的學習,即使關了燈在黑暗中也在做題。換言之,若只有天賦,沒有後天的熱愛和經年鑽研,韋東奕應該也不會是數學界的韋神。

“韋神”或許不是人人能夠成為,但他身上“背對流量”的踏實,不該是這個時代的稀缺品。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40 字。

轉載請註明: 馬上就評|流量時代,別缺了“背對流量”的踏實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