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大聲:這位85歲的正國級為何要把自己的作品全部捐掉?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嶽三猛)據浙江在線消息,8月5日-9日,“李嵐清捐贈作品展”在位於杭州的西泠印社美術館舉行。

  今年6月,他將161方篆刻作品、2件書法作品、26箱圖冊和有關資料全部捐給西泠印社。

  看法新聞梳理發現,退休後的李嵐清生活豐富多彩,篆刻、寫書、游泳、騎四輪車,而且自稱“80後”的他還多次走進高校演講,與學生們暢談音樂與人生。

今日最大聲:這位85歲的正國級為何要把自己的作品全部捐掉?

  所刻印章被大英博物館永久收藏

  1932年5月出生的李嵐清是江蘇鎮江人,1997年起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並任國務院副總理,2003年卸任。

  報道顯示,此次作品展是今年6月李嵐清捐贈作品入藏後首次公開亮相。“李嵐清同志將自己歷年來篆刻創作中的優秀作品全部捐贈給西泠印社收藏,是對西泠印社的信任,更是對西泠印社傳承光大‘中國篆刻藝術’的殷殷重託。”

  創立於1904的西泠印社是海內外研究金石篆刻歷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響最廣的藝術團體。2006年,“金石篆刻(西泠印社)”成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今日最大聲:這位85歲的正國級為何要把自己的作品全部捐掉?

  (2007年4月22日,李嵐清視察西泠印社)

  看法新聞記者注意到,這並非李嵐清的作品首次在杭州展出。比如2015年5月,“西泠清韻——李嵐清篆刻書法素描藝術展”就在浙江美術館開幕,其所著《中國部屬院校校訓篆刻選集》首發式同時舉行。

  當時,共展出篆刻作品400餘件、書法作品60餘幅、素描肖像作品200餘幅,系統展示了他在篆刻、書法、素描等領域的深厚造詣與豐碩成果。

  除了在杭州、貴陽、西安、南寧、天津、福州、海口、南京等地進行展覽,看法新聞記者發現,2012年底至2013年初,李嵐清篆刻書法藝術展還走進倫敦大英博物館,持續達2個多月。

  其中,他為該次展覽專門篆刻的“大英博物館”、“莎翁”、“牛頓”等14枚印章,還被大英博物館永久收藏。

  一邊聽《新聞聯播》一邊練篆刻

  據西泠印社官網介紹,2000年6月19日下午,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嵐清不顧天氣炎熱,視察該社並在中國印學博物館饒有興致地慢慢瀏覽每個展櫃。他説:“我讀中學的時候,很喜歡刻印,後來讀大學了,就停下了。平時雖有雅興,無暇顧及,但一直沒有忘記對篆刻的喜好。”

  數年後,李嵐清在回憶這次參觀時説:“餘少年時代喜好篆刻,曾購劣石數方,刻刀一把,無師自學,胡刻一通,刻完就磨,磨平再刻,不成體統,興趣而已。自20世紀40年代末入大學後,已五十餘載與金石無緣矣。數年前訪問貴社時,忽萌遐想,自思它日退休,不知是否尚能重拾舊趣。”

今日最大聲:這位85歲的正國級為何要把自己的作品全部捐掉?

  (李嵐清書法)

  2003年春, 西泠印社籌備建社一百週年的慶典活動,致函李嵐清同志,請求書字一幅,再一次喚起他學習篆刻的熱情。經過一番準備,他刻了“科教興國”一方印,並書寫了近百字的題記。從此,李嵐清治印不輟,還多次來杭州同篆刻家探討交流。

  2006年,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的《大地》雜誌曾披露李嵐清有關篆刻的兩則小細節。其中之一是,他練篆刻的時間是每天利用“聽”《新聞聯播》節目開播時間進行的。為什麼不看而用來“聽”呢?李嵐清解釋説:“因為電視裏的許多同志我都認識,不用看我也聽得出誰在講話。另外我一邊‘聽’《新聞聯播》一邊練篆刻,可以起到一個手腦並用的效果,對健腦是有好處的。”

今日最大聲:這位85歲的正國級為何要把自己的作品全部捐掉?

  (李嵐清作品)

  此外,李嵐清還説起了他為鄧小平刻了兩方圖章的趣事:一方是“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之印”、另一方是“科教後勤部部長鄧小平之印”。前一方是人民羣眾對他的尊稱,後一方是小平同志“自封”的。他特別關心科技工作、尊師重教,才自稱“科教後勤部部長”。

  李嵐清風趣地説:“小平同志有各種各樣的印章,但獨缺這兩方印,就由我這位當‘處長’的給這位當‘部長’的來刻吧,我想如果我不刻,沒有哪個篆刻家敢給他刻的。”

  退休後騎四輪車做演講聽《藍蓮花》

  如果用8個字總結李嵐清退休後的生活,那就是健身、健腦、讀書、寫作,而篆刻正是健腦的體現。他還對健腦編了個順口溜:“自己不受罪,家庭不受累,減少醫藥費,有利全社會。”

  在健身方面,李嵐清喜歡游泳,並表示自己曾橫渡中國最大的城中湖——武漢東湖。“那一次我出差到武漢,有同志和我到東湖游泳。他問我能不能橫渡東湖?我一看湖的長度,覺得不在話下,便用自由泳開始橫渡,那天天氣不好,又是風又是雨,我游到一半就有點遊不動了,周圍又沒有人,怎麼辦?結果我改為仰泳,因為這樣比較節省體力,後來我終於游到了湖邊。”

今日最大聲:這位85歲的正國級為何要把自己的作品全部捐掉?

  (李嵐清在北京電影學院講演)

  據中新網報道,為了健身,他還從網上買來一輛四輪車,當他騎四輪車的照片放在大屏幕上時,北京電影學院的學生們鬨堂大笑。李嵐清幽默地説:“據賣方説,這是他們在中國賣出的第一輛四輪車,當然現在銷路已經打開了。”

  2015年10月,83歲的李嵐清來到北京電影學院,做了一場長達2個小時的講座,並戲稱自己年過80當為“80後”。“退休後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退休並不等於生命的終結,如果放棄學習沒有追求,一個人的精神生命就將走向衰老。”

  在與學生們交流中,他表達流暢,思路清晰,時不時就有“學霸”之類的網絡熱詞蹦出,還用俄語清唱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他知道R&B,看《中國好聲音》,聽《卷珠簾》、《藍蓮花》,這迅速拉近了他與“90後”學生的距離。

  談到音樂,他曾出版過《李嵐清音樂筆談》、《李嵐清中國近現代音樂筆談》,並自2003年卸任後,足跡遍佈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等著名高校,而講演主題正是音樂與人生。其中在浙江大學時,李嵐清講着講着,就用英語吟唱起了捷克19世紀最偉大的作曲家安東寧·德沃夏克的《思鄉曲》。

今日最大聲:這位85歲的正國級為何要把自己的作品全部捐掉?

  (李嵐清作品)

  上文所提及的《大地》雜誌在講述李嵐清退休生活時曾白描過一個動人的細節:

  早晨,李嵐清早早起了牀,走進放置着鋼琴的琴房裏,順手彈起一首自己作詞作曲的《蓓蕾之歌》。琴聲,充滿着無限的激情和十分明快的節奏,從窗欞飛迸向屋外的花園裏。

  循着琴聲,李嵐清的妻子章素貞走進琴房,給他端來一杯剛剛熱過的牛奶。李嵐清深情地望了妻子一眼,將一杯牛奶喝得一干而淨。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91 字。

轉載請註明: 今日最大聲:這位85歲的正國級為何要把自己的作品全部捐掉?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