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過高考的山丘,跨過崎嶇的分數線,廣大考生又立刻站到了填報志願的十字路口。於是,我們把目光放到了明星開辦的學校上……咳咳,此處不是廣告。
你以為明星參與辦學早已是上世紀的流行產物?《貴圈》負責地告訴你,真的不是。看一下最近有關明星開學校的新聞:成龍、姚明、李娜……無一不是響噹噹的名字。另外,這個月,一些有關明星和教育的新聞同樣引起不少討論。月初,“遼寧大學本山藝術學院”更名為“遼寧大學藝術學院”,就因為少了“本山”二字,引起大眾不少揣測和猜想。沒過幾天,知名演員張鐵林又被曝出了“滴血驗親”的傳聞。有網友深扒,這個為“皇阿瑪”生娃的女子,正是當年暨南大學藝術學院的學生,而張鐵林則是該學院的名譽院長。
所以,當“明星”遇上“教育”,少不了的就是關注。除了對明星本身的討論,這些與明星有關的學校到底是個什麼情況?明星們是怎樣參與學校經營的?這些學校的學生都有什麼出路?本期《貴圈》走訪謝晉影視藝術學院、呂麗萍的北京羣星表演藝術學校、成龍影視傳媒學校等諸多明星學校,並且採訪到業內人士,對明星辦學進行一番調查。【原文】
明星本尊現身學校難 多數靠名聲和人脈經營
説起明星辦學,普通大眾和有報名意向的學生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往往是:這些明星真的會天天來學校授課嗎?答案很簡單、很無情、很殘酷:當然不可能。記者調查後發現,在絕大多數學校,明星們主要擔當的是“幫”的角色,利用自己的社會資源以及明星效應協助學校完成一些工作。
趙本山“一年就來兩回” 聘徒弟們做授課老師
遼寧大學藝術學院(前本山藝術學院)的學生小康(化名)坦言,雖然學院之前有着“本山”二字,但他入校兩年也只見過趙本山一次,“就在去年十年院慶的時候。”小康説道,“聽説他一年就來兩回,一回是院慶,一回是畢業。”
不過,本山的徒弟們倒是經常見得到。在小康看來,自己甚至還非常感謝趙本山的徒弟,當然,他要叫老師。
小康告訴記者,自己原本並不算是好學生,“比較吊兒郎當,上課不太認真。”但恰逢趙海燕和閆光明又是比較嚴厲的老師,“沒少被他們收拾。”一開始還有牴觸情緒,但漸漸耳濡目染,讓小康也真的對二人轉產生了興趣。“畢竟本身我就是民間藝術專業的學生。”雖然如今“本山”二字已經去掉了,但作為正式聘任的老師,“他們(趙本山的徒弟)依舊會在學校任教。”這也讓小康感到依舊踏實。
趙海燕、閆光明夫婦在遼大藝術學院做老師
呂麗萍也坦率地對記者表示,儘管能理解學生們盼着自己去學校,但她確實由於工作的緣故很少有機會現身,“早些時候請老師有困難,我自己又沒時間去,特別怕誤人子弟。”好在哥哥呂曉剛的及時出現,出任學校的常務校長,幫她打理教學的事宜,而這一干就是20年。至於行政方面,呂麗萍則是委託給律師去執行。
除了這兩家學校之外,記者也詢問了幾位明星學校學習的畢業生和在校生,他們也都紛紛表示,給他們上課的一般都是專業老師,至於明星,都是偶爾來做個講座或參加活動居多。
謝晉生前經常造訪學校 還“刷臉”請大牌明星講課
有沒有常去學校的明星呢?有,但太少了。
作為謝晉影視學院的現任院長,趙炳翔回憶,當年謝晉導演在世的時候,基本上保證一週去學校兩到三次,“他有的時候看排練,尤其是我們有彙報演出的時候,謝導正好來了,就會請他去現場看看。”這種説法也得到了趙薇的證實。據她透露,當初在上海學習的時候,幾乎每天都會看到謝晉導演到學校裏晃悠。一晃二十年過去,趙薇依舊能記住當年謝導的點撥。“他説不希望看到有才華的年輕人把時間浪費在過時的理論學習上,表演是一個年輕人的行業,他希望大家能把青春美好的一面留在銀幕上。”也正是因為謝晉的這種辦學理念,趙薇當年在校期間便參演了謝導的《女兒谷》,算是她演藝生涯的開始。
趙薇畢業於謝晉的影視藝術學校
除了親自現身,謝晉也經常邀請國內外的明星大腕到場指導,山口百惠、成龍、濮存昕等都曾被其請來為學生上課,只不過,現如今謝老走了,“情況就不太一樣了。”趙院長説道。
其實,目前大多數的明星辦學,都只能擔當“刷臉”的任務。就拿最近剛在武漢成立的成龍影視傳媒學院來説,不僅成龍擔當了院長,他同時邀請好友張國立、徐帆、馮小剛等成為該校客座教授。同樣的,身為北京羣星表演藝術學校校長的呂麗萍,也請過姜文、宋丹丹、李雪健等好友到學校擔當講師。只不過,誰都有忙的時候,當這些大腕們都沒時間了,老公孫海英就成了呂麗萍的最後一張王牌。
日常師資力量還是以專業藝術院校教師為主
經過對幾家明星學校的調查記者發現,在學校官方網站上,通常都有學校的師資力量展示。一般來説,明星開辦的學校還是以專業的藝術院校老師教學為主。以呂麗萍所辦的北京羣星表演藝術學校為例,雖然只是高職和成人班,“我們聘請的老師目前包括中戲、北電、中傳的,全都是大學老師。除了專業老師之外,學校一般還會找業內的專家。“有電視台的,電影廠的,美術電影製片廠的一批老專家。”謝晉影視學院趙炳翔院長也對記者説道。
呂麗萍的北京羣星表演藝術學校的部分教師隊伍
這些師資力量體現在學校專業設置上,除了最常見的表演系之外,各個學校也都與中戲、北電看齊,諸如播音主持、廣播電視編導、導演等有關台前幕後的專業都有所涉及。當然,考慮到有些明星的本身特長,有些學校也會有自身的特色。比如之前的本山藝術學院,就會開設民間藝術和民樂方向的表演專業。
明星本人不容易見 但會給在校學生拍戲機會
雖然明星對於辦學的直接參與力度比大家想象中低,但他們依靠娛樂圈的資源和人脈給學生提供的工作機會,也是比一般學校要多一些。像前面提到的,謝晉導演1995年的作品《女兒谷》就是由當年謝晉恆通影視學校(現已更名為:上海師範大學謝晉影視藝術學校)的第一屆學生主演的,也是趙薇的電影處女作。
謝晉的《女兒谷》找來自己學校的學生主演
除此以外,尤小剛所辦的北京中北國際演藝專修學校,優秀的畢業生們就曾集體參與演出他所導演的作品,其中不乏《太祖秘史》、《皇太子秘史》、《楊貴妃秘史》等大戲。
而新辦學校的成龍也宣稱,他會創造機會,每個暑假能讓學生與國外演藝學校做交換項目,把自己學院的學生送到國外去了解外國文化。而對於優秀的學生,他也會安排送入劇組進行實習。
“我們也做過推薦,像李晨、於震都有過。”呂麗萍告訴記者。但她同時表示,演員這個行業並不能靠“安排工作”去維持的。“任何製片人也不能説老講面子,用不合適的學生。”在她看來真正的工作,是靠學生自己培養出來的魅力和能力得來的。
明星怎麼開學校?“冠名”和“親辦”差很多
在網上搜索“明星、學校”,結果有超過500萬條的相關內容,這其中張國立、范冰冰、張鐵林、呂麗萍、謝晉、姚明、李娜、小柯等人的名字赫然在列。可謂年齡涵蓋老中青,範圍橫貫文體界。雖然都與學校相關,但明星們參與的具體方式還是大有不同的。
冠名——最直接、最省事的參與方式
就像每個學校都有一棟“逸夫樓”一樣,想要把自己名字和學校相關聯,最簡單、也是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捐資助學,掛個名譽院長的頭銜,卻不用參與教學的具體事務。但或許就是因為這種“你掏錢、我辦事”的形式過於簡單粗暴,只要錢沒了,一切也都免談了。
比如,趙本山老家的中學之前叫做蓮花鄉中學,在他投資興建學校大樓後便直接更名為本山中學。這本是一件好事,但據記者瞭解,當時趙本山投資150萬建好了主樓,後因修跑道的錢沒到位,校領導竟然把樓頂上的“本山”二字撤掉。直到趙本山又追加了投資,“本山”二字才重新回到學校主樓上,令人感到頗為尷尬。
以趙本山名字冠名的本山中學
獨立辦學——文憑資質是最大問題
早期的明星學校,大多屬於獨立辦學範疇,比如謝晉影視藝術學院、范冰冰藝術學校、呂麗萍的北京羣星藝術學校等。一般來説,明星們都是按照自己專業來辦學,導演、演員辦的一定是與表演、後期製作等相關的學校;而歌手則會開辦音樂學校;至於姚明,肯定是要教人打籃球的。
與出資“冠名”相比,明星自己開辦學校要麻煩得多。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呂麗萍就透露,從資金到場地、設施,甚至是宣傳、招生,全都需要親力親為,“當時我親自找了三家公司,算是靠着點名人效應,最終談下來100萬。”呂麗萍回憶道。
但這些還不是最頭疼的,畢業文憑才是最愁人的。“我們當時只能髮結業證,沒資格發畢業證。”呂麗萍説。由於明星通常缺乏學校的管理經驗和相關教學資源,獨立辦學往往會遇到各種困難。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早年的明星學校關門倒閉或選擇與傳統大學合併的原因。
與傳統大學合辦——當下最普遍的方式
1994年成立的謝晉-恆通明星藝術學校,在2000年正式與上海師範大學達成合作,學校整體併入,成為了上海師範大學的二級學院,學校的名字也改為謝晉影視藝術學院,一直沿襲至今。
“差不多到了第四屆以後,社會上開始講文憑,講學歷,謝導當時感覺到了壓力,因為不給學歷,學校會造成人才流失和招生的困難。”現任院長趙炳翔告訴記者。
同樣,呂麗萍為了解決學校文憑問題,也先後找來了北京市黃莊職業高中和北京市豐台區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洋橋校區),聯合創辦了國有民辦的表演藝術類職高專業。到了2003年,他們又與首都師範大學聯合舉辦了影視劇大專班。
與傳統大學和民辦院校的這種合作,既能解決文憑問題,又可以有專業的團隊輔助進行管理,儼然已經成為現在明星辦學的首選方式。五月底成立的成龍影視傳媒學院便是聯合辦學的最新案例,該校與武漢設計工程學院合作,預計9月份就將有自己的第一批學生了。
成龍也加入了聯合辦學的行列
學校打明星牌不愁招生 畢業生想混娛樂圈不易
開辦學校的明星們,自己的名字和能請來的其他大腕老師,絕對是最好的宣傳策略。他們的光環實在太大了,以至於讓人容易忽略那些花着實實在在的錢選擇來就讀的學生們。他們的情況如何?在明星的“庇護”下就可以事半功倍嗎?
經過記者採訪和調查發現,實際上,這些明星學校對於生源並不發愁——也就是説,在校學生的數量和每年報名的人數都有所保障。只不過,最近幾年從這些學校走出來的學生,能真正成為明星的,似乎並不多。
學費比普通院校高得多 報名人數不降反增
從學費角度説,明星學校的收費水平往往比公立的學校要高。拿北電、中戲、上戲這三所學校來説,一個表演系的學生,一年的學費大概是10000元。而相比之下,這些明星學校的學費則大多高於這個水平。
部分明星開辦學校的收費情況
雖然學費並不比公立學校低,但生源對於這些明星學校來説卻並不是問題。謝晉影視藝術學院院長趙炳翔告訴記者,現在他們一年的招收比例達到了100:1,“我們有四個專業,一屆招收兩百個學生,但差不多會有兩萬學生報名。”
之所以會如此,有一組2013年的宏觀數據倒是能説明一些問題。
據《2013藝術教育行業分析報告》顯示,從2002年到2013年,全國藝術類專業考生人數從3.2萬增加至近100萬,十年間增加了97萬,增長30多倍。但從2008年起,全國參加高考的總人數則是逐年遞減的狀態:2008年全國高考人數是1050萬人,而到了2012年,這個數字降到了915萬。
一邊是藝術類考生猛增,一邊是高考生整體數量鋭減。也就是説,更多抱有明星夢的考生,為了實現自己的願望,開始選擇進入藝術院校學習。而北電、中戲這些名校的名額又是有限的,於是乎,同樣吸引眼球的明星學校則成了不少考生的選擇。
上明星學校會被看做“低人一等” 畢業後難混跡娛樂圈
明星開辦的學校,在有些人眼裏也許是個金字招牌,但記者調查後發現,一些明星學校在校生有時候還是覺得自己“矮別人半頭”。“家裏親戚會覺得‘你這是上了個三本,還是大專?’”一位在校生和記者説道。此外,身邊不太瞭解的同學和朋友也會認為他們這是花錢抱大腿的行為,“確實會有些無奈的感覺。”
曾幾何時,明星學校確實為中國的娛樂圈輸出了不少明星——趙薇、范冰冰、李晨、於震……這些知名演員都有在明星開辦的學校求學的經歷。但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這些明星都是在2000年之前湧現出來的。縱觀近幾年娛樂圈,新冒出來的“鮮肉鮮花”要麼來自傳統的造星工廠北電、中戲,要麼就是從選秀節目中冒頭,再鮮有明星學校製造出來的明星了。
范冰冰、李晨、趙薇這種明星學校培養出的大腕已經越來越少了
來自遼寧大學藝術學院的學生小斌(化名)就告訴記者,自己學校也有畢業生去了本山傳媒的,“還有一個學生在劉老根登台呢!”只不過,小斌也説,像那位同學一樣的實在是N年一遇的“學霸”,“能説能演,絕對是學校這幾年最好的學生。”而對於大部分的同學,畢業後並不會有這種待遇。
而從另一家明星學校畢業的小林(化名)那裏,記者也聽到了類似的消息。小林説,如今他所在的明星學校,有95%的畢業生將會轉行。“我們學校的名聲還不差,所以他們有的來我們這兒混個文憑,畢業之後有的是家裏安排,有的就去幹別的了。就算是熱愛藝術這個行業,大家也都是去做媒介、公關什麼的。”
在《2013藝術教育行業分析報告》中,對於藝術類專業“考前市場很飽滿,考後就業很骨感”的現實也有數據上的分析——據顯示,近70%的藝術院校表演系學生畢業後因就業不理想而改行。如果北電、中戲這種老牌藝術院校尚且如此,那麼辦學資質和師資力量都不如這些傳統名校的明星學校,就更可想而知了。
當然,畢業後做與專業不相關的工作,在藝術類以外的普通院校也頗為普遍。據某知名招聘機構去年底發佈的數據顯示,財經、管理、旅遊、語言等幾大熱門專業畢業生在畢業半年到一年內轉行比例大約為45%。只不過,由於演藝行業競爭激烈,選擇轉行的更為集中。
靠名氣辦學so easy?明星們有苦水要吐
抱着明星夢、交了高額的學費,最終卻成不了明星,這讓有的學生不能接受。而實際上,在記者的調查中也發現,對於明星來説,辦學大都是剛開始風光,接下來等待他們的往往是各種波折。
虛高宣傳不能變現 呂麗萍曾被學生告上法庭
2001年,因為辦學呂麗萍也惹上過一場官司。那年,河南學生高戈起訴北京羣星表演藝術學校,要求解除入學合同、退還贊助費。學生在庭上指證的理由是:學校沒有兑現承諾。比如,學校承諾的封閉式教育模式沒有兑現;學校管理混亂,住宿條件差,校方無法保證教學質量等等。最終,呂麗萍的學校敗訴,退還學生高戈“贊助費”2萬元,並承擔本案部分訴訟費810元。
呂麗萍曾經被自己學校的學生告上法庭
事隔十幾年,呂麗萍回想起這件事,依然記憶猶新,但心態已平和很多,只説了一句,“做什麼事都不可能一帆風順。”
對於廣播電視藝術教育有着豐富經驗的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張文娟在接受採訪時説道,“他們收了學費,可能也做了一些虛高的宣傳,使得學生的期待值很大,但最終因為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有的學生就會覺得不值得。”
知名院校合作辦學強勢 明星缺少話語權
對於大多數涉足教育領域的明星來説,辦學校當老師可能都算是一種理想。“教書育人”的初衷是好的,只不過,由於對教育行業瞭解有限,當理想和現實發生碰撞時,往往就會產生矛盾。
中國傳媒大學張文娟老師説道,知名的傳統院校在與明星合作辦學時通常比較強勢,明星本人的話語權較小。這一點在謝晉影視藝術學院院長趙炳翔那裏也得到了證實。他告訴記者,“當初謝導在跟上師大談合作時,學院這邊的所有教學資源幾乎是‘免費’送給了上師大,謝導本人也只是擔任了院長職務,並不怎麼參與教學管理工作,工資也只有3000元。”同樣,據記者瞭解,在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擔任院長的張國立,也因為辦學理念不同曾跟校方鬧過不愉快。
張國立擔任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院長
然而,與民辦高校合作的情況則有所不同,“明星的自由程度相對較高”,張文娟補充道。比如,與洋橋職業高中合作辦學的呂麗萍的北京羣星表演藝術學校,畢業證由前者頒發,但學校的管理事務都有呂麗萍自己組建的團隊負責。
“想掙錢就別辦學校”
其實明星辦學最大的問題之一,還是錢。雖然不愁生源,但是想靠這些學校掙錢也是很難的。
“民間辦學通常成本會很高,這也是社會上為什麼私立學校都比公立學校學費要貴。”中國傳媒大學的副教授張文娟説道。據她介紹,開辦學校實際上需要有很多基本條件,比如土地或者資金扶持等等。對於公立學校來説,這些基本條件是國家提供的,至少也給了很多優惠政策,“可是在中國,目前還沒有一個相關政策是鼓勵明星個人辦學的,所以他們就只能獨立尋求生存。”
一般來説明星都會找到合作的公司來解決初期的困難,“可你拉到那麼多錢,得給人掙更多的錢才行,但是辦學不可能是錢生錢的。”呂麗萍説道。想掙錢,就只能靠漲學費來完成。可在她看來,很多學生甚至是交不起學費的。所以按照呂麗萍的説法,“想靠辦學掙錢幾乎是不可能的。”而這也是有些明星辦學無法堅持下去的最大原因。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像謝晉、呂麗萍這樣辦了20多年的明星學校確實鳳毛麟角。諸如范冰冰幾年前開在北京懷柔的影視藝術學校,在採訪時我們獲知,如今已經停辦了。
范冰冰在北京的影視藝術學校已經停辦了
“只為賺錢,是搞不好教育的”,也是趙炳翔院長在採訪中最常提到的一句話,他認為,如何理性辦學是現今大家應該思考的——不光是明星要理性,高校更要理性。“現在很多高校都願意辦藝術類專業,和明星合辦也好,自己辦也好,到處都在搶人才,搶資源。但哪有那麼多學生,和那麼多敬業的教授?”
“所以高校還是得辦出自己的特色,而不是盲目貪圖利益,想方設法和明星拉上關係,把名人的名氣變成商業資源,一哄而上的結果只能是是勞民傷財。”
總結陳詞:
在開辦學校這件事情上,明星們有的初來乍到,有的辛苦打拼了20多年,但更多的是已經選擇了放棄。
作為社會金子塔頂端的人物,明星大腕們早已在物質生活上沒有了擔憂,辦學不失為滿足他們精神世界和豐富人生履歷的一種方式。我們也肯定他們“力求發掘新人、為藝術類教育做貢獻”的態度。
但正如張文娟老師所言,“教育不是短期能見結果的行業。”業內專家也建議明星們在辦學的事情上慎重些、嚴謹些,不要讓花錢來上學的學生們成為他們一腔熱血的犧牲品。“如果他只是看到錢,只是看到馬上把錢放在口袋裏,而沒有耐心等待,那他一定是辦不下去的,只有看到人的價值、學生的價值了,真正為學生的持續發展服務,教育才會成功。”
主筆 :趙振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