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迷霧》:人性如此真實 恐懼和怪物都是盜版

由 郎文芬 發佈於 娛樂

  對於一部驚悚片來説,優秀和平庸的區別到底是什麼呢?相比那些在觀看過程中用血腥的鏡頭,讓人尖叫和恐慌,可一旦關閉屏幕,看不到鮮血和怪物,就很快恢復平靜的影片,那些用壓抑和窒息感牢牢將觀眾困住,難以呼吸,以為看到的不是虛擬的世界,而是殘酷的現實,這樣的驚悚片才可稱為經典。

  故事的劇情脈絡非常清晰。畫家大衞·德雷頓帶着他幼小的兒子比利生活在一座風景怡人的小鎮裏,恰逢一場暴風雨過後,小鎮遠方突然逆風飄來的濃密黑霧,讓大衞隱隱有了不祥的感覺。果然,迷霧中似乎隱藏着一種邪惡的生物,讓所有人幾乎命懸一線。大衞帶着兒子與一小撥人躲入一家超市,暫時逃過一劫,但讓人覺得恐怖的事情才真正開始——最讓人害怕的不是外面的迷霧,而是曾與自己朝夕相處的小鎮居民,一場人性與生命的挑戰就此開始。

  《迷霧》是一部典型的好萊塢式拍攝手法的電影,其內容,更是一個政治大雜燴,宛如每年激烈的社會問題討論。《迷霧》改編自史蒂芬·金的小説,電影可以説很好的反應了他的風格,講驚悚卻不寫驚悚,説怪物卻不話怪物,歸根到底,都是人性。電影的最後,眾人選擇以自殺的方式結束,大衞用四發子彈幫助他們解脱後衝出車門嘶喊着讓怪物來吃他時,援軍到了。迷霧中走來的不是怪物,而是一大隊的士兵、卡車和坦克。此刻大衞心中的絕望和壓抑是無法想象的。

  《迷霧》遵循了密室類電影的基本模式,一開始大家困在密室,然後介紹人物,隱射背景,循序漸進推動劇情發展,開始不斷死人,最後推向高潮。但《迷霧》卻在所有密室電影裏脱穎而出,別具一格。整部電影,人物是社會的縮影,劇情是歷史的縮影,當我們看到最後結局的時候,對裏面的人物產生一種無力感。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配角恐怕就是卡莫迪女士,那個狂熱的宗教信徒,剛開始只是神神叨叨,危言聳聽,但是隨着人們越來越恐懼,她的末日論也越來越有市場,最後開啓了恐怖的邪教統治,進行活人祭祀,以求得生存。

  整部電影將人性、宗教、愛、科學等元素完美融合,然後全部打碎。片名“迷霧”可謂一語雙關,既可以説的是指小鎮遇到的事情,被突如其來的迷霧包圍了,霧中有不知名的可怕生物,也不知如何解決。也可以是説,超市內原本熟悉的人,也漸漸被大霧遮住了面龐,變成了不熟悉的人。超市外的大霧看似被隔絕了,但是早已滲入人心,超市內的眾人也是迷失在這片霧裏,所以迷霧這個標題起的很有象徵意義。大霧瀰漫,看不清,看不清路,看不清人,這種看不清的朦朧感才是影片裏眾人恐懼的來源。

  整部電影最讓人覺得諷刺的是,最先離開超市的那位女士帶着她的孩子站在卡車上從大衞身邊走過。這一神來之筆讓整部電影不落俗套。讓人不禁發問,面對未知的恐懼是不是勇敢一點就會有好的結局?或許,這部電影並不是為了告訴我們,到底該不該留在商店,勇敢的出去到底對不對。而是通過一場迷霧,讓觀眾看到面對災難的時候,人們都會暴露出怎樣不同的人性,這才是人性當中最真實的一面。因此,結局並不是最重要的,過程的精彩才更有價值。

  西方文化似乎對宿命有一種特殊的偏執,那種無能為力的宿命感彷彿冥冥中真的有一雙手把控着命運。千百年來,科學在不斷的發展,但人們對未知的恐懼卻代代相傳,彷彿深深的刻在我們的文化中,而今天,能看到《迷霧》這樣講宿命感架構如此令人震撼和絕望的電影,也是真的難得。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