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説是9、10月,放眼一整年,也沒有比《魷魚遊戲》更火的韓劇了。
《魷魚遊戲》自播出以來,熱度不斷攀升,連續霸佔網飛全球榜榜首,真正意義上的火爆全球。
據網飛初步估計,這部劇已經成為史上最有價值的流媒體電視劇,產生的價值可能達到9億美元。
和紅火的韓劇相比,今年的韓影表現倒是沒那麼突出。
2019年的《寄生蟲》之後,能被觀眾記住的韓影一個手就數得過來。以豆瓣上的評分為例,整個2020年,韓影裏就只有1部電影評分過8分。
好不容易,終於等來了今年唯二值得一看的韓影,也是今年韓國選送奧斯卡的電影——
《摩加迪沙》
電影於7月底上映,上映首日觀影人次就超12萬人次,成為今年上映的韓國電影中最高開場記錄。
上映7天,累計觀影人數突破100萬人次,也是今年第一部突破100萬的韓國電影。
截至目前,《摩加迪沙》以360萬觀影人次的成績穩居韓國電影年度票房冠軍。
電影之所以能那麼引人關注,原因有二。
一個是影片的陣容確實讓人沒有理由不期待,“千萬電影老手”柳昇完執導,雙料影帝金允石,國民男神趙寅成,還有黃金配角許峻豪。
一個是下了血本的成本,影片斥資超200億韓元,劇組花了4個月的時間在非洲各地勘景,花錢的地方甚至精細到賽車戲的音響配置。
韓網評分8.7,豆瓣開分8.6,如今降至8.2,好於83%的歷史片和79%的劇情片。
也是今年評分第二高的韓國電影,最高的是傳記電影《茲山魚譜》。
無論是短評還是長評,獲得高讚的都是對影片的讚美,還有人直言“至少也是奧斯卡最佳外國語片”。
就個人而言,8.2的評分低了點,《摩加迪沙》值得更高的分數。
《摩加迪沙》故事發生在1990年末到1991年的索馬里首都摩加迪沙,先介紹一下故事發生的背景。
自1969年起,摩加迪沙就充斥着內戰,一直到1991年,該地的政權就是由一名大軍閥掌控。
他是非洲著名的獨裁者,在任期間,瘋狂扶持自己的部落,打壓其他5個部落,這也導致了部落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
與此同時,朝韓兩國為了爭取聯合國的正式會員,在爭取有着邦交或互惠關係的非洲國家的支持,索-馬裏就是其中之一。
故事裏的主角就是前來爭取巴雷將軍支持的朝韓兩大使。
電影一開始,趙寅成飾演的韓國參贊姜大鎮落地摩加迪沙,他這次來給韓國大使送來禮物的。
這個禮物是韓國方面精心準備要給巴雷將軍的,為了這次會面,韓國-大使(下文簡稱韓使)準備了很久,可就在去的途中,遭遇了搶劫。
當他們一身狼狽地到達巴雷將軍住所,卻因為遲到了15分鐘被取消了會面資格。
很快,韓使方面也發現,這次禮物被搶並不是意外,而是朝-鮮大使(下文簡稱“朝使”)館一手策劃,他們也在爭取巴雷將軍的支持。
情報出身的姜大鎮卻早就想好了對策,通過美方記者的一張照片,捏造了朝方面向反叛軍售賣武器的謠言,並四處散播。
雖然做法並不光明,但確實有效,這個消息成功讓他們和巴雷將軍見上面。可會面過程也不順利,巴雷不在乎支持誰,只在乎誰給的錢多,交談下來,沒有結果。
這邊兩大使還沒分出個勝負,摩加迪沙的暴亂卻説來就來。
各國大使館紛紛撤離,朝韓兩卻處在一個尷尬境地,而且整個城市電力不足,電話也被破壞,一下子就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
兩大使館的職員都躲在使館內,城中的游擊戰沒有停過,反叛軍的勢頭越來越猛,終於巴雷將軍和主要官員紛紛逃走。
朝大使館的官邸被反叛軍攻擊,先是搶走錢財食物,下一秒很可能性命不保。
為了保命,朝使決定帶領使館內的十幾個同胞找尋新的出路。
在走投無路之下,他們來到了韓國大使館門口。
姜大鎮一早就發現了政府軍對錢財的貪婪,他花了300美元,僱了政府軍保護韓國大使館官邸。
因為有了武裝保護,反叛軍不敢輕易靠近,韓使館成了避難所。
可朝韓兩國關係一直都是對立的,要不要接收這些朝鮮人,成了韓大使的一大難題。
不過他們沒想到的是,更大的難題其實還在後面。
因為接收了朝鮮同胞,僱傭軍對他們給出的報酬不滿,紛紛離去,韓使館也成了無保護地。
於是,怎麼活着逃出摩加迪沙成了朝韓兩方人共同的目標。
接下來就是兩國人員為了逃出做出的努力,也就有了影片裏最緊張刺激的橋段——追車槍戰戲。
故事的最後,雙方在僅損失一名同胞的情況下成功逃離。
單從預告和簡介來看,電影給人一種韓版《紅海行動》或者《逃離德黑蘭》的錯覺。
不錯,在場面調度上,導演確實展現了他“千萬電影老手”的功力,電影在情緒調動上層層遞進,爆點一個接着一個,張弛有度,非常抓人。
電影從第一場劫車戲開始,懸念和緊張感就一直吊着。
突然發生的暴亂,鏡頭從旅館裏的4人轉到門外混亂的街景,再到整個城市都處於戰火的畫面,戰爭的殘酷一下就展現出來了。
韓使的司機半夜潛入,然後被發現是反叛軍一員的戲份也拍得很到位。
另外,或許因為主角一行人本身就只是外交官的關係,無法像特種兵那樣和反叛軍打個有來有回,電影的動作戲和槍戰戲都稱不上是大場面。
槍戰追逐戲就是單方面的“你追我逃”,這部分的看點其實不是槍戰戲有多好看,而是整個過程的視聽效果。
據説導演為了讓電影裏的賽車戲拍出讓觀眾都“身臨其境”的感覺,在音響效果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而鏡頭的調度和轉場也絕對值得一誇。
兩場動作戲都是發生在朝鮮參贊身上,一次是他的眼線帶着反叛軍洗劫了朝使館,他為了保護自己同胞結果被反叛軍打倒在地。
一次是他發現韓參贊想要趁機偽造他們一行人的叛變證件,和姜大鎮在房間裏的打鬥。
這兩場戲把朝參贊這個人物塑造得很立體,甚至可以説他是電影裏塑造得最飽滿的一個角色。
他能想到利用線人制造搶劫以阻止韓使和巴雷的見面,也是他在朝鮮大使想要尋求韓使館庇護的時候,第一個提出質疑。
同時,《摩加迪沙》在文戲上的刻畫也非常加分,甚至可以説更加精妙。
比如影片中有很多對照畫面,既有當下的,也有前後的。
摩加迪沙的暴亂髮生時,“歲月靜好”的大使館和混亂不堪的街道僅一牆之隔。
一邊廣播裏播放着“家人像朋友一樣,朋友像家人一樣”的宣言。
一邊是街上毫無理由就被暴打的平民,他們中有人滿身是血在街上被拖行;
有人當街搶東西一點沒有顧忌;
有人捧着一隻小鞋子絕望地哭泣;
還有出現在前後兩處摩加迪沙小孩的反差,在朝鮮參贊去線人所在的貧民窟裏拿“禮物”的時候,鏡頭給到了生於這樣環境下的孩子依舊有天真可愛好學的一面。
但當內戰爆發後,原本因為一個麪包就能開心上半天的孩子都拿起了重機槍,對着人羣和天空瘋狂掃射。
同樣的,這樣的反差也存在於朝韓小朋友和索馬里小孩的身上。
整部電影看下來,比起追車逃亡的緊張刺激的畫面,電影更側重於朝韓兩外交內心拉扯與抉擇。
導演用了很多無聲的畫面來描繪兩國人的同胞情,雙方從對立到合作之間的轉變展現得很細膩。
兩國大使館的人員第一次在一張桌子上吃飯,因為飲食習慣一樣,夾菜不順的時候自然而然會給予幫助。
還有朝鮮小孩被捂眼睛的鏡頭,這個畫面出現過兩次。
一次是他們進入到韓大使館裏,看着大廳擺放着漢城奧運會的吉祥物,小孩因為好玩被玩具吸引,大人卻認為這是危險信號,趕緊捂住了小孩的眼睛。
一次是最後兩國人安全落地,因為不能公開彼此關係,他們在狹窄的機艙裏做了最後告別,分批次下飛機,並且不再看對方一眼。
一起經歷過生死的同袍,卻因為局勢,只能當陌生人。
以及最明顯的兩國參贊在前後態度的轉變,最後看着朝鮮參贊死在駕駛座上時,韓國參贊的那一聲嘆息非常催淚。
所以《摩加迪沙》真正想講的,其實是角色通過互相理解,暫時放下彼此之間的對立仇恨。
畢竟在如今兩國關係這麼微妙的時刻,與其拍一部怎麼逃離摩加迪沙的爽片,倒不如用這樣無奈的結局更能讓人產生思考。
也難怪這部電影能夠被選送奧斯卡,這樣的“野心大作”,是需要被看到的。
最後補充一點,電影中韓使的有真人原型的,故事主人公帶領14名朝館人員一同擺脱危機的故事被媒體公開後,因“超越理念的人道主義之愛”成為話題。
但是他和朝使卻一直沒有再見過面。
青石電影編輯部 | 老孟
本文系青石電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