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相聲界輩分極高的老前輩, 已經80多歲的田立禾,順應潮流,也開始了直播
與大家暢談相聲行業的現狀和發展
只不過他卻很擔憂地表示,就怕以後相聲行業後繼無人
為什麼這麼説呢
田立禾先生稱,主要有兩點
首先就是這個行業,就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很多當師父的都會留一手,不少相聲作品,相聲技巧可能沒辦法一直傳承下去
其次就是相聲人才日益萎縮,也不知道以後的年輕人會不會投入到相聲中來
其實,老先生的話,有對有錯,難不成姜昆和郭德綱不是人才嗎?
如果不是這兩人一個官方,一個民間的推動,哪裏還有什麼相聲行業?雖然説姜昆的貢獻可能沒郭德綱那麼大,但是兩人的在培養人才,繼承和發揚相聲藝術上的功勞是不容抹殺的
至於相聲是否消亡,就要看發展了。人 、要適應自然法則!動物不適應了,就滅絕這個物種!現在的各種文藝曲種,能適應地就能生存!反之不適應的就會走向消亡!不是人力可以逆轉的啊!適者生存 !
其實常寶華在晚年也説了實話,那就是説相聲的時候不懂什麼是説學逗唱,拿段活兒撂就是了。以前侯寶林一來,包括羅榮壽羅先生,還有王世臣等,王世臣來了是閒篇扯得多,來了我們都質疑現在説的不是相聲,相聲沒有説學逗唱這一點,在相的生裏面有一個小層次是説學逗唱,可那是練功的,現在的什麼都不知道,把練功的拿出來當相聲了,先懂什麼是相,相包括什麼?為什麼用相?現在有幾個知道的?
老先生的感慨更凸顯出郭德綱與姜昆的難能可貴。如果老先生真的覺悟了應該和郭德綱姜昆聯手,把老段子全部挖掘出來,失傳了真的可惜。個人認為曲藝界包括相聲界,真正在做實事,推動行業發展的,只有郭德綱和姜昆。姜主席主政十年,郭德綱引領了相聲潮流,在傳承方面,的確是讓人敬佩
老相聲失傳是真的,各行各業出大師級人物一方面是有天賦(老天爺賞飯),另一方面是個人努力。在當年出相聲大師的年代是因為不學習不創新就吃不上飯,而且沒人同情,優勝劣汰。現在生活條件好了,能吃飽穿暖了,努力的動力沒了,出大師級人物困難了,但是還會出現的,只是需要機緣。老活即便留下來,許多的東西也拿不上台面了,如去其糟粕那老活就房不像房屋不像屋了
作為相聲愛好者相聲觀眾來説,回望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八九十年代,相聲名家輩出,經典作品頻頻問世,試問現在年輕相聲演員又出了多少精品呢?不要曇花一現,要可持續地發展下去
現在相聲就是德雲社一家獨大,毫無疑問的,何必再去爭了?説郭德綱三俗?相聲自古以來就是如此,是誰讓相聲變得不可樂的?相聲本身就是民間藝術,作用就是讓你笑!而不是教育,我花了錢聽你教育我來了?
但不得不説姜昆老師的相聲作品,從開始到現在都比較貼近生活,從生活中挖掘吸收素材,再回到生活中去啓發觀眾,極具現實意義
姜昆對相聲最大的貢獻就是不忘初心
老郭姜昆雖然在相聲界是同輩,但年齡相差較大,而且姜昆是東北的(和師勝傑差不多),老郭則出生於天津,所以兩人所處的青少年時代和社會氛圍並不相同 ,所以對相聲的認知有不同,很正常
0姜昆的相聲,代表的是一個百廢待興的時代的相聲,其在相聲中的歷史地位不可抹殺。 相聲發展到現在,不可否認,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她,基本功確實不足。 但不能因此否定他對相聲事業的巨大貢獻。 正如,當年考上清華北大的人,就他們當時的水平,現在可能一本都考不上,但他們是時代的驕子。
大家對姜昆偶有偏見,主要是現在的人不喜歡被説教,正統相聲為官方代言,諷刺現實還要傳播正能量,中規中矩的包袱不夠了,更多的人只願意壓力山大的想開心一下,三俗味偏重的德雲社正好投其所好,所以官方代表姜昆就成了眾矢之的,兩者出發點不同,一為正名一為謀利,各有利弊,也算互相有牽制,娛樂的時候以免過度娛樂化僅此而已
而郭德綱就更不用説了,培養了一批徒弟和相聲新人,是繼姜昆之後的又一位扛起相聲大旗的人
如果説,連姜昆和郭德綱都不算相聲人才,不能帶領相聲發展的話,靠這些80多歲的老前輩,又能把相聲帶到一個什麼新的高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