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 處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當中,讓很多家長和孩子相處的時間也大大增加了,那麼一起看一部電影,成為了家長陪伴、瞭解孩子的一個好機會。《今日影評》特邀北京電影學院副教授葛競與心理諮詢師馬騁,一同為家長孩子們送上一份六一觀影指南。
動畫片不僅是孩子們喜聞樂見,也有很多適合成人一起觀賞,比如《頭腦特工隊》,把情緒幻化成了一個個動畫形象,通過動畫故事生動地展現在大家面前;還有國內經典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給觀眾帶來了一個非常有個性的哪吒,他作為小孩子,小觀眾可以從中感受到自己平常淘氣時家長的一些感受,影片還包含了精彩刺激的戰鬥場面,融入神話元素,家長在觀看時候也會回憶起童年時期的《哪吒鬧海》;今年年初放映的《我們的冬奧》,無論是資深動畫迷還是現在的小影迷,都能夠在其中找到喜愛的動畫角色,同時影片又是大家非常關注的冬奧題材,孩子與青少年看起來會非常有共鳴。
小觀眾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往往會被故事深深地吸引,他們的情緒情感也會隨着劇情發展而產生各種各樣的變化,那麼應該如何回應和引導孩子對於故事情節所產生的情緒波動?葛競認為:“家長可以把觀影過程當成瞭解、觀察孩子的一個特別機會。平時在生活中看到的是瑣碎生活細節,而電影則讓一家人走到了一個跌宕起伏、異彩紛呈的世界,在這個世界當中孩子會有各種各樣的情感體驗,在觀影前後如果大家能夠聊一聊對影片當中某段情節或某個人物,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互動。有一次我陪兒子去看《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其中江流兒剛遇到就一直纏着大聖,不停地問他問題、跟他聊天,大聖有點心煩,就像很多家長被孩子纏着的感覺。當時我兒子説,大聖不應該覺得不耐煩,江流兒説話説明很想跟他交朋友。這是一個小孩子的理解,聽他講完後我這個成年觀眾對於電影又有了不一樣的理解。”
在觀影過程中如果看到孩子感動、傷心或者是憤怒等明顯的情緒反饋,家長應該給予什麼樣的關注和引導?馬騁提到:“在情緒管理能力的培養當中,孩子感受情緒,父母陪伴孩子把這些看到的情緒表達出來,是對孩子心理彈性一個非常好的培養,所以如果孩子在看完電影后興奮、傷心,或者沒有主動外顯出情緒,父母可以在觀影后跟孩子聊一聊,提問方式也很重要,用開放式的提問,你看到了什麼?對哪些故事感興趣?有哪些情緒?主人公的哪個情景印象最深刻?而不是説主人公特別勇敢,面對艱難也不害怕,不要用強加式的,最好是啓發孩子表達出更多的情緒詞彙。”
在看完電影的後續溝通中,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情緒和觀感,而不是強行把自己心中認為的電影價值觀傳遞給孩子,家長要理解自己與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可以有自己的感受,在這樣的情況下溝通更有助於家長去了解孩子。電影是一種可以豐富孩子感受性的體驗,馬騁表示:“我跟我女兒特別喜歡看電影,之前看了《哪吒之魔童降臨》《尋夢環遊記》等,我女兒繪聲繪色地把台詞給表達出來,然後我們在家裏會用這樣的台詞去互相開玩笑,通過這樣的互動孩子會越來越愛表達、越來越愛看電影,因為他也能夠知道當我看完電影之後,跟爸爸媽媽有更多話題可以分享,形成了一個親子間互動的正循環。”
很多人説,童年看過的影像記憶會在孩子的記憶當中保留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這些記憶很可能在潛移默化間決定孩子堅持的品質。家長要學會把選擇權交給孩子,當家長為孩子提供了一個我們覺得比較好的片單之後,請孩子們在片單當中選擇他們最喜歡的部分,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尊重他的興趣。很多家長帶孩子一起看書看電影的時候,喜歡替孩子做選擇,但其實一個人看藝術作品時候,最大的興趣和最大的歡樂是找到自己的愛好。在看電影的過程當中希望家長既能夠當好一個陪伴者,又能夠當好一個交流者,和孩子一起享受看電影的快樂,在觀影之後也願意敞開心靈一起交流看電影的想法,給孩子留下一個飽滿豐富的觀影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