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曉亮
終於,還是來了。一月底算起,影院關停,半年有餘。一百八十天,至暗時刻,在今天迎來一絲曙光。
“國家電影局:低風險地區電影院7月20日可恢復開放營業”。聞聽此訊,哪怕在一個兩百股跌停的震盪日裏,影視股都幾乎垂直上揚,火線飆升一陣。如抽筋一樣的漲幅曲線,映襯了半年來影視從業者心路歷程。
太難了。早在幾個月前,就曾有業內人斷言,一直不開業,沒一家影院能挺到明年——哪怕龍頭企業萬達院線等也不行。日前萬達年中報,也證實虧損十五億。大頭或就是因影院不能復工,要支出如此龐大人力成本;而如“唐探三”等頭部大片,積壓難上映,資金難回籠。
行業大佬尚如此,小門小户的中小影院,更關停無數。此前報道,上半年光查詢名字帶“影院”二字的,註銷量就驚人,遑論其他了。
影院不是沒有過復工希望。三月底首輪復工潮時,部分院線曾短暫加入其中。有的復工半日,還有在準備當天,就收到緊急叫停通知。自此,再無準信。五一時,江西等部分地區有過申報通過可復工消息;五月初,國務院下發指導意見,對影劇院復工給出建議,一度再次點燃希望。可是,一等兩月,再無動靜。期間小道消息,謠傳多次“復工在即”,但又一一寂滅。
“狼來了”聽多了,已不是麻木,而是憤怒。把對復工遙遙無期的苦悶,轉化發泄為對造謠傳謠者的憤恨。其實,大家也都理解傳言初衷,但當復工成為“玄學”,任誰都心焦難耐,愛之深,責之切——因對比商場、餐館、網吧、歌廳、車廂等,影院顯然不是最高危的。最後復工名單,卻依然是影院、旅遊、賽事等。
這裏成了被遺忘的“隱秘的角落”,而如“尋夢環遊記”所言,死亡不是最終的消逝,遺忘才是最大的殺傷。好在,好消息還是漸次傳來。先是旅遊界“跨省遊”恢復,沒兩天終於電影局發聲,低風險區影院開業。
當然,部分復工不等於全面恢復。一停大半年,上下游諸多栓塞待解。上到影視投資、製作、宣發供應端,下到影院招人、排班、消殺、復業的放映端,中間還有虛擬售票、隔座設位、防疫核檢、放映時限等諸多運營限制。
最主要還片方和觀眾信心,這又是相輔相成的。老片復映,拉動力如何;新片定檔,又信心幾何。影片質量直接決定觀眾數量,這都是待復工後片方和主管部門需要考量的問題。
前幾天,最大信心來自曾廣泛獲獎的文藝片《第一次的離別》定檔“全國影院復業第一天”。這似一劑強心針,激活了危殆中的影市,直撐到此次復工令。其實,這個過渡期是此類國內外藝術佳片最佳放映期。
商業大片環伺時,藝術片註定“一日遊”,只有這種青黃不接空窗期,才是口碑佳作最佳上映期。甚至此前未獲市場回饋的舊作,也可回鍋重映。好飯不怕晚,好片更不懼時間檢驗。
而影視人或迷影羣體,更是早就許下宏願,影院開門首日,不管排映啥片,一定從早到晚,坐一整天,一部不落,住影院裏支持。電影是造夢的世界,是精神家園。特別這特殊年份,觀影不是逃避,而是汲取能量。闊別半年,肝腸寸斷。好久不見,恍如初戀。銀幕再逢,如沐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