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熱評 | 禁播美容貸廣告,不為“先美麗後買單”的謊言背書

由 湯生 發佈於 娛樂

電視劇《掃黑風暴》產生的社會影響依然在發酵。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佈通知,要求各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機構、平台一律停止播出“美容貸”及類似廣告。

在劇中,調查記者深入非法整形機構,揭開了“美麗貸”的真實面目。而在現實生活中,此類套路尚屬冰山一角,深受其害者日益增多。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不法分子正是利用這種大眾心理,刻意製造、散佈容貌焦慮,以此誘導超前消費、超高消費,同時又瞄準許多年輕消費者經濟能力尚欠的特徵,打着“先美麗,後買單”“0利息0首付變美麗”的幌子,實則發放突破紅線的高利貸款。更有犯罪分子以“高薪招聘”為名義,編織成企業、整形機構、金融機構的三方詐騙網絡,將消費者一步步拖入精心設計的陷阱。如此一來,消費者求美不成,反而負債累累,不僅財貌兩空,更蒙受信用損失,白白斷送大好前程。

在醫美行業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們應當注意到,窩藏在角角落落的“孫興”們正將黑手伸向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因此,清理“美容貸”刻不容緩。

但是打擊違法犯罪,不能光靠“林浩”們一腳把門踢開,將不法分子果斷擒拿,而更需要衞生、工商、金融、公安、廣電等多部門協同發力、周密部署,打出一套穩準狠的組合拳。從這個意義上講,廣電總局打響了清理行動的第一槍。禁播相關廣告,就是依法打擊虛假宣傳、欺騙消費者的行為,堅決與“美容貸”劃清界限,且不留模糊地帶,取消監管盲區。與此同時,各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機構、平台還應主動作為,積極宣傳非法“美容貸”的惡劣影響及防範提示,倡導年輕觀眾在健康的審美觀念指引下理性消費。

下一步,監管行動也將從“台前”走向“幕後”,從明處深入暗處,由被動抵制轉為主動出擊,摸清“美容貸”團伙的組織架構、經營場所,既要將涉案人員捉拿歸案,也要及時查扣凍結非法資金,盡最大可能挽回各類經濟損失。非法“美容貸”與其他“套路貸”的本質相同,都是裹着糖衣的金融詐騙和高利貸。只有切斷資金鍊,才能擊中犯罪團伙的七寸,也只有兜住資金的底線,才能切實維護受害者的正當權益。

近年來,“顏值經濟”催生出井噴的醫美機構,但同樣孵化出套路繁多的行業亂象,它們如暗瘡一般時時侵蝕着原本健康的皮膚,又或多或少地反映人體的內分泌失調。整頓“美容貸”,就是清理醫美暗瘡,還行業一片調和的生態,還青年一張自信的面龐。



  作者:孫欣祺

  編輯:孫欣祺

責任編輯:楊健

  來源:文匯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