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在音樂專輯式微的大環境下。
還能有一張專輯,憑一首歌,登上了熱搜。
刷屏的原因,和它好不好聽關係不大。
而是因為,歌詞太敢寫了。
歌手是實力唱將,譚維維。
熱搜刷屏的歌叫《小娟(化名)》,是她最新專輯《3811》中,一首為女性發聲的作品。
專輯上線之後,譚維維又舉行了一場“線上演唱會”,把它徹底送出了圈。
聽過的,都覺得它犀利、露骨、太震撼了。
連高曉松都激動得連發兩條微博,隔空喊話譚維維:
“《小娟(化名)》是今年華語樂壇最震撼的作品”。
飄因為這首歌,把整張專輯都聽了。
聽完後只想跟矮大緊老師一樣拍大腿:
這樣的歌,真的久違了。
很高興,它能被寫出來,並被我們看見。
《小娟(化名)》這首歌,唱的是什麼?
家暴。
題材很刺眼,直面的,都是血淋淋的“人間真實”。
這也是為什麼,作為一個音樂門外漢,飄聽這歌的第一感受是:
驚。
歌詞直刺一個個引起過輿論轟動、觸目驚心的暴力案件。
誰敢不聽話,時時刻刻地刻骨。
用拳頭用汽油,用硫酸。
讓人想起被前夫放火燒死的,可憐的拉姆。
因為求婚被潑硫酸的女孩,和被男友拳擊死亡的女企業家。
“衝進下水道,從婚房沉入河牀
塞滿行李箱,陽台上冰櫃冷藏”
背後隱藏的。
是毛骨悚然的杭州殺妻案、上海冰櫃藏屍案、泰國殺妻案。
樁樁件件,都是社會譁然,難以置信的真人真事。
可悲的是,施以暴力者,都曾是她們的“枕邊人”。
遭受殘暴的傷害,很多時候只是因為要被“制服”:
在歌裏細數這些惡性事件,不是為了博眼球。
不迴避、不隱瞞這些真實發生的慘痛經歷,才是為被暴力所害的女性發聲的起碼態度。
而《小娟(化名)》想表達的,還不僅僅是揭露。
歌名“小娟”,便有深意:
“我們的名字,不叫小娟
化名是我們最後的防線”
小娟只是一個化名。
類似這樣的暴力事件數不勝數。
可這些被困在暴力中的女性。
卻往往在事件中失聲、蒸發、遁形。
甚至,從房門裏的暴力,演變為眾目睽睽之下的暴力。
受到的傷害被代以“家庭糾紛”不了了之。
還可能會被質疑品行、婚姻忠誠。
面臨“為什麼打你”“為什麼燒你”的受害者有罪論。
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對女性的偏見和“污名化”:
歌詞中這些被摘出來的,“女”字旁的字。
每一個字,都是貶義詞。
不少人認為這是牽強附會,實際上還真不是。
對“女”字部的文化解讀,在學術上早有研究,基本都認同:
形容女子品行的女部字,存在着大量的貶義詞。
而這一類字詞,妒、娼、妨、妄、奸等,不只是針對女性,但字形全部從女,確實含有對女性的歧視和偏見。
△ 《從<説文解字>女字部看古代女性文化》康維
這些字眼裏面透露出來的觀念與偏見。
有多少已經隨着歷史的發展被淘汰、糾正。
有多少仍刻在某些人的骨子裏、腦海中,成為他施加暴力的理由。
不得而知。
但把它們唱出來,引起大家的關注與思考,卻是必要的。
這才有了這首歌最後的呼聲:
“知曉我姓名 牢記我姓名
同一出悲劇 何日徹底止息
安葬我美夢 縫合我心口
無聲用眼淚銘刻墓碑石頭”
譚維維的線上演唱,唱到這一處時。
背後站着的戴着墨鏡的女舞者,紛紛摘下了眼鏡,露出了面容。
這戳心的一幕,也指向了這首歌所抱持的希冀——什麼時候,這樣的悲劇可以不再上演。
她們的世界,不再是被蒙着雙眼,捂住嘴巴,處在黑暗之中。
而是能被看見、被聽到,以及,被尊重。
《小娟(化名)》只是譚維維這張專輯裏的其中一首歌。
整張專輯,其實更值得説道。
除了《小娟(化名)》,其他的,每一首歌都是一個女性的故事。
它的名字《3811》,38是譚維維的年齡。
而11,就是專輯中所唱的11位女性。
3811,就像一輛穿行在11位女性故事中列車的車牌號。
這些女性,有譚維維的親人,也有她採風時遇見的少女,更有古代傳説,或是影視作品裏的人物。
譚維維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她們的“感情、生活方式和世界觀”,和她們“對話”。
比起《小娟(化名)》的犀利和沉重,其他歌更細膩,觸及的角落也更遠。
就像專輯第一首的《章存仙》。
章存仙,是譚維維的三姨。
已經年近五十、活得很灑脱的三姨,在譚維維的歌曲裏,還很美。
“每朵裙襬開一枝花
每根 睫毛忽閃着情話
放肆浪漫 生來美得冒犯
背影流淌 為愛生的光”
這種浪漫與生命的流光。
與年齡、境遇無關。
就算不再年輕,生活也苦澀,可三姨還是執著地追求着愛情。
這讓譚維維感受到一種跨越了年輕的自由。
所以她嚮往地唱道:
“你自在漂盪
不執迷去向
你自生光芒
不由誰遺忘
目光晴朗
內心滾燙”
目光晴朗,內心滾燙。
用來形容一個將近暮年的女性,很少有,像個少女一樣。
卻有透過年齡與外貌,捕捉到女性感性、豐富內在的意味。
這樣充滿女性共情的凝視,在專輯裏還有很多。
比如《阿果》,是譚維維碰到的一個彝族女孩。
歌中記下了阿果15歲“換童裙”的儀式。
按彝族風俗,女孩第一次生理期之後,家人就會為她舉行“換童裙”儀式,把她嫁給一棵樹、石頭或湖泊,以示祝福。
而譚維維關注到的,還有少女蜕變成女性的變化:
“再看一眼,心間那片湖
再看一眼,湖邊那顆樹
無憂年歲,那天忽然結束
説好 從此不許哭”
忽然結束了無憂的歲月,忽然被迫長大。
帶着成長憂傷的心理,如果不是女性歌者,或許不會察覺。
而《如花》,唱的是大家都熟知的,《胭脂扣》裏從地下追到地上,尋找十三少的如花。
這種生死痴纏、極致的愛,在歌中以如花的口吻唱來,更添幾分唏噓。
還有《吳春芳》,唱的是一個撫養孩子的單親媽媽,當代駕司機的不易。
拜金女郎《錢夫人》,一句句帶刺的話,張揚地回擊着詬病女性拜金的陳言陋語,聽起來很有爽感。
值得提一嘴的是,專輯裏《小娟(化名)》《章存仙》《如花》這些歌,是由女詞人尹約寫的。
這樣一張充滿女性凝視的作品,有細微的體察,有共情的撫慰和讚美,還有引發共鳴的情感體驗與身份認同。
是有它存在的意義的。
好聽固然是音樂的基礎要素。
但《3811》所承載的意義,已經不僅僅是為了好聽。
它是譚維維在38歲時,想要換種方式去表達內心狀態的變化。
從某種層面上,它更是拓寬了女性表達的邊界與話題的豐富性。
而對於華語樂壇來説。
女性關懷輸出這麼鮮明的專輯,也該被聽見。
蹭熱度。
飄其實第一時間想到,譚維維新歌,一定會多少背上這種惡名。
但,預料不到角度如此刁鑽。
有的,是看這歌引發了不小的反響,直接扣上個“割流量”“恰爛錢”的帽子。
彷彿只有無人問津一窮二白才能證明歌手的初心。
有的,乾脆就不談歌曲本身,直接“知人論事”,攻擊譚維維本人。
證明她不是個好東西,那麼她的歌自然也是別有用心了。
之前寫《説唱新世代》時,飄就發現了這個風氣——很多人喜歡把關注社會話題的作品,打為“蹭熱度”“割韭菜”“財富密碼”。
彷彿鑑定“蹭”,可以讓他們獲得一種“我獨醒”的快感。
但,請少這樣做。
因為那隻會讓我們之後的大眾文藝產品創作寸步難行。
如果流行音樂=風花雪月,情情愛愛。
只會讓我們的社會發聲渠道越來越窄。
△ 音樂博主辛巴為《説唱新世代》被噴蹭熱度説話
我不是在無腦支持“蹭熱度”這件事本身。
而是,希望大家能謹慎辨別,因為空口鑑“蹭”,百害無一利。
怎麼看一個大眾娛樂產品,是否蹭熱度。
是看它,是否具有盈利性質嗎?
顯然不是。
電影、電視劇也常以反映社會問題為己任,這些行業沒有盈利嗎?
而相較於流行音樂,大眾對影視領域的社會關懷,顯然態度更理性。
那什麼是區分蹭與不蹭的邊界。
飄飄覺得有兩點,一是直視性,二是安全性。
舉個最近最典型的,消費社會話題的例子。
《如果聲音不記得》。
這是一部號稱,聚焦抑鬱症羣體,但能讓真正的鬱抑症患者看了氣死在電影院的,披着抑鬱症關懷外殼的爛俗疼痛青春愛情片。
片中對於抑鬱症的想象,依舊是最世文化小説風格的,中學生自憐自艾的想當然——用戀愛40天治療抑鬱症,抑鬱症治療導致失憶,眼淚婆娑地吞嚥來士普(一種常見的抗抑鬱藥)。
對於抑鬱症,此片沒有任何一個維度的直視討論。
而對於抑鬱症這種,如今已算成熟安全的社會話題,它也並沒有拓寬這個話題的認知邊界。
這是典型的“蹭”。
而從這兩個維度看,譚維維的《小娟(化名)》,蹭了嗎?
直視性。
《小娟(化名)》,對女性問題的探索,她打擦邊球、只做皮毛功夫、掛羊頭賣狗肉了嗎?
沒有。
相反,由於它太過直視,反而讓很多人無法直視。
安全性。
在連“邪惡”都能被和諧為“飢餓”,連“混賬”都是粗鄙敏感詞,被替代為“慌張”的流行音樂領域。
一首用“硫酸”“姘娼妓奴”“割禮”“安葬”等濃墨重彩的字眼,陳列女性受害的刑事案件。
這叫恰飯嗎?
如果這是恰飯,那這碗飯,未免也太過冷硬難嚥。
每次像《小娟(化名)》這樣的作品一出,一定會有人站在藝術鑑定的角度,發出一聲清醒的嗤笑——不是吧不是吧,如此質量粗糙的作品,都可以被奉為神作?
我想説,沒有人把它們,在藝術造詣的維度,去奉為神作。
只不過,但凡血還有點温度的,都多少心裏有數。
在目前這樣一個社會里,什麼樣的聲音是難得的,值得珍惜,值得聽見,值得傳播的。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為什麼在豆瓣被打到了9.2分,甚至超過了很多名家著作。
真是單純因為林奕含文筆非凡嗎?
在某些特定的階段,有些作品的發聲意義,必定是高於質量意義的。
而拿質量意義,去攻擊、過於苛責發聲意義。
對於某些沒有被大量討論的議題來説,實在有點冷血的偽精英主義。
比起作品質量,我們更應該注意到的問題難道不該是:
當某些不那麼精緻的作品,也能引起大規模反響時。
那麼該作品討論的議題,一定是本應被關注,卻長時間被忽略、壓抑的。
零星一點火光,都能輕易燎原。
當社會話題,成為這個時代的財富密碼。
這反而是一種警示和悲哀。
文娛作品,再怎麼粗糙,但凡沾了社會話題,就至少能引發討論。
難道不正證明了:
我們想説的話,實在太多太多。
而真正把話放上台面來討論的人,又實在太少太少。
少到,沒得比較。
請多點同類作品,請多點不同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