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信條》內地票房衝10億?中國影迷能撐起諾蘭的票房神話嗎?

由 緱風彩 發佈於 娛樂

諾蘭即將開啓職業生涯最嚴峻的一場票房之戰,而內地市場的成敗顯然關乎整個戰局。

這場票房之戰當然是《信條》。

在確定再次再北美延期之後,這部由約翰·大衞·華盛頓、“新蝙蝠俠”羅伯特·帕丁森、伊麗莎白·德比齊主演,邁克爾·凱恩、肯尼思·布拉納等參演的超級大製作,已經確定8月26日起先在美國之外的全球70個市場上映,9月3日起在美國一些選定的城市上映。影迷現在期待的是,該片能成為近半年來,首部登錄中國大銀幕的好萊塢大片。

而《信條》在內地市場的票房結局,很可能決定着未來幾年裏,這位導演屆的超級明星能否再隨心所欲地拍攝自己想拍的大片。

因為《信條》絕對是場盛大的冒險。根據indiewire文章,製作成本+全球宣發達4億美元,也就是光靠院線至少需要8億美元才能回本。

然而諾蘭卻像個熱愛電影的孩子一樣,將這部被全球市場期待、完全可能大爆的科幻大片放在疫情依然嚴峻的8月底全球上映,這份對電影的熱愛當然動人,一定也有人説票房重要嗎?《信條》賺多少他都是大神。

《盜夢空間》+《星際穿越》?《信條》到底是什麼樣的電影

似乎解讀的文章越多,觀眾越是雲裏霧裏——《信條》到底是怎麼樣一部電影?

影片的英文名是——《TENET》,它屬於來回文,正反順序意思都是一致,目前國內各大電影公號對影片的預測都是《盜夢空間》續集,的確,無論從影片的格局、範兒、甚至是西裝筆挺的人物造型,以及大量的諜戰元素,都令觀眾想起那部諾蘭的經典之作。

如果自信研究影片的預告。也許還能發現兩者的在懸念營造、構圖和色調上,也都十分接近。

在《信條》的預告片中,有一段追車戲。

所有白色車輛逆向行駛。從汽車被撞翻,到恢復正常行駛狀態,構成了一段經典諾蘭式的逆轉時間。而這當然也會令人想起《盜夢空間》中經典的無重力旋轉走廊或是多重夢境營造出是視覺奇幻場景。

但在我看來,影片或許更接近諾蘭的另一部科幻大片,就是已經宣佈於8月2日重映、豆瓣斬獲9.3的超高評分的《星際穿越》,諾蘭在這部電影中融合了時空穿越、黑洞、燒腦懸疑和情感等多種類型元素,最終成就了一代科幻經典。更可貴的是,它用科幻硬科學元素拍出了一部精彩絢爛的好萊塢大片。

而《信條》很可能是諾蘭故技重施。

從預告片來看,《信條》的劇情很可能涉及到要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戰這樣的超級背景,這也令人想起《星際穿越》中拯救全人類的背景。

而影片最接近《星際穿越》的是,該片很可能講述的不是夢境,而是一個有關“操控時間”的故事,影片中男主多次成功預測下一秒發生的事情,相對於《盜夢空間》那樣的非現實世界,我更願意相信這是個類似《星際穿越》那樣不斷被改寫結局的平行宇宙。

照這樣看,影片有可能成為《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的結合體。

票房大爆還是又一部《敦刻爾克》?《信條》能否刷新諾蘭內地票房紀錄?

那麼下一個問題就是:影片能夠在內地市場創造票房神話嗎?這部超級之作的內地票房目標,應該是3億、5億還是10億?

在此之前,2010 年的《盜夢空間》票房是 4.62 億元;《星際穿越》拿到了 7.55 億元的票房。更重要的是,諾蘭本人在內地市場成為了票房明星一般的存在。他在內地市場的個人號召力,甚至超過一位普通的好萊塢大牌明星。

但這次情況又有所不同。

首先是檔期,即使影片能在近期上映,8月還是9月上映情況也會大為不同。因為內地影市仍然處於緩慢恢復中,但市場其實一直在暗自期待一部炸裂的大片,尤其是好萊塢大片的觀影需求,就像是潛伏的活火山,一旦遇到一部重量級大片很可能全面噴發,何況8月25日又恰逢七夕情人節,如果在這期間上映,《信條》的內地票房極有可能大爆。

可是一旦進入九月開學季,年輕觀眾的票房潛力將被嚴重遏止,《信條》能否破圈就難説了。

另一個關鍵則是影片是否符合內地觀眾的口味。

在此之前,諾蘭的內地總票房已經超過20億。

票房最高的是《星際穿越》和《盜夢空間》這類現代時裝動作片。

然而諾蘭另一部野心之作——《敦刻爾克》卻並沒有取得如上述影片一般的票房成功,觀眾討論度也有限。

因為影片劇情上也沒有太強的戲劇衝突,充滿大段的心理描寫,當影片曲高和寡時,即使是諾蘭的名字,也並不足以都動員他的鐵桿影迷進影院買單。

當然現在看來《信條》應該更接近一部充滿爽感的科幻片,可是內地觀眾對於科幻燒腦類型實際上又愛又恨,在接受範圍內的燒腦大製作可以大受歡迎,可是如果諾蘭玩過界,同樣有大熱倒灶的可能。

需要説明的是,儘管諾蘭在內地影迷中是一個特殊的存在,但科幻類型,尤其是硬科幻類型在內地市場依然不是主流,即使是諾蘭的經典史詩《星際穿越》票房也未能在當年突破8億,而許多漫威大片可以輕鬆達這樣的票房水平。

也就是説,諾蘭過去的內地市場票房賣座片更接近圈層爆款,他的死忠影迷有可能反覆觀看影片,可是大眾觀眾對於過於燒腦的科幻大片未必真的趨之若鶩。

《復仇者聯盟》系列這樣的爽感大片,才是內地觀眾好萊塢類型的最愛。

而《銀翼殺手 2049》《降臨》這樣其實不乏富有娛樂性的場面的硬科幻,則是曲高和寡。

從這些意義上來説,會對《信條》感興趣的大致是三類人羣,核心科幻迷、導演諾蘭的鐵桿粉絲、以及對好萊塢科幻大片歸來感興趣的普通影迷。

基本可以判斷前兩類影迷應該可以將《信條》的內地票房固定在5億左右。而真正能夠把影片票房推到 10 億、30 億、甚至是 50 億關卡的人羣,則肯定是第三類影迷羣體,問題是,《信條》是不是他們的菜。

《信條》內地票房能否破10億,對諾蘭為什麼這麼重要?

如果天時地利人和都在,諾蘭的《信條》在內地市場應該有機會突破10億大關,但就像諾蘭電影中那些設計精巧的機關一樣,必須每一個環節天衣無縫才能實現這一切。

而現在諾蘭的確需要這樣的好運。

問題的關鍵在於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

在正常情況下,《信條》的全球票房應該有所保證。

可是當全球影視行業陷入一片蕭條。

好萊塢五大電影公司把未來幾年的上映計劃都重新調整了一遍。就連一直跟跑的《花木蘭》也不排除徹底退出2020年的檔期了,可是諾蘭依然堅持。

他的態度只有一個:用《信條》,見證信條。

這是一種頑童般的堅持和執拗。背後也是好萊塢對他似乎無底線的縱容。

比如他那部《星際穿越》,其實只有600個特效鏡頭。

為了完成實景拍攝,劇組幾乎建造了一個旋轉的空間站。

同樣不可思議的是《盜夢空間》中,那個無重力旋轉走廊,竟然也是實體搭建的。

這一切背後是諾蘭一直以來的信條,要造夢,就做最大的。

然而這一切背後其實是諾蘭一直是好萊塢搖錢樹的事實。

《記憶碎片》2001年全球票房3,900萬美元、《失眠》達到了1.13億美元、《致命魔術》1.1億美元,而《蝙蝠俠前傳:俠影之謎》總票房3.71億美元,《蝙蝠俠:黑騎士崛起》全球票房則達到了10.84億美元,就算是曲高和寡的《敦刻爾克》總票房也達到了5.29億美元。

科幻史詩《星際穿越》全球總票房更是達到了8.24億美元。

也就是説,過去諾蘭從未讓好萊塢賠過錢。他成為了好萊塢的電影神話。

可是《信條》如果要在疫情下延續諾蘭神話,就必須比《星際穿越》更賣錢,在北美市場復甦遙遙無期之時,內地市場就成為諾蘭最大的希望。

這片市場能成為諾蘭的票房救命稻草嗎?這或許是和電影一樣精彩的年度票房懸念。我們當然希望,這個電影頑童,能贏。因為他贏了,內地市場票房復甦之戰,也就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