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説:
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採訪時,莊羽直言“郭敬明、於正的道歉並不是自發行為”,而是“不得已而做出的道歉”。
“2020道歉日”曾引發一片譁然。作者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説,道歉,需要盡力;但原不原諒,不必勉強。
推薦給你,靜夜思。
莊羽稱郭敬明道歉並非自發:
“對不起”就管用嗎?
來源:中國青年報 | 作者:殷錦繡
2020年的最後一天,娛樂圈的兩條道歉新聞引起熱議,仿寫“道歉體”迅速成為潮流,有人藉機回顧這一年、為曾傷害過的人或沒能完成的任務道歉,多個App也在這一天推出了“道歉”主題的專題,以至於有人戲稱這天為道歉日。
小時候,長輩會教育我們,做錯了事要説“對不起”;但一句“對不起”並不夠,也許有人已經工作多年,結婚生子,看上去生活經驗豐富,但還是對“道歉”毫無頭緒,説出的話不僅沒法讓人原諒,甚至火上澆油。
比如,如果伴侶對你説“對不起我錯了,總行了吧”,你不僅不會轉怒為喜,甚至還可能想砸了伴侶的遊戲機;如果舍友説“碰倒了你的杯子,對不起,下次你可別放在桌上了”,你可能並不會原諒舍友,聽從建議,而是可能想拿起杯子扔在舍友身上。
1
為什麼有的道歉讓人接受不了
甚至起反作用
因為有的道歉並不是真的想表達歉意和自責。有人可能是想以道歉的形式,找藉口把責任推到自己以外,他們的“對不起”後往往接着“但你也有錯”。
比如“對不起我罵了你,但你真的讓我太生氣了”,或者“對不起,我沒經你同意就用了你的東西,但如果你提前告訴我不能用就好了”……看似是道歉,結果話鋒一轉都成了你的錯。
聽道歉的人是想被安撫的,可不是想被反過來指責的。
也有人道歉是想達到“逃避懲罰”“在別人眼裏顯得有禮貌”等其他目的,就像班主任讓打架的小學生互相道歉時,“對不起”很少出自真心,只是因為不道歉就會受罰,道了歉才會被當成“好孩子”罷了。
成年人有時也會口是心非地道歉,公眾人物尤其如此。聽道歉的人也不傻,能看出這種道歉中的不真誠。
2
一個合格的道歉
應該是怎樣的呢
心理學家做過一項研究,他們找了一些人來扮演面試官,並閲讀一份材料。材料告訴他們,有一位應聘者在過去的崗位工作時,曾犯過一個錯誤,給客户帶來了一大筆損失。
而在這場面試中,他們要讀這個應聘者的道歉文本,並評價這個道歉夠不夠有效、恰當,能不能讓客户接受。
研究結果顯示,當應聘者説“對不起”的時候,道歉裏通常需要包含六個關鍵因素,客户才能聽起來順耳:承認自己的責任;主動提出補償;表達悔恨;對錯誤的解釋;真誠的懺悔;請求原諒。
其中前兩個是最重要的因素,這也很好理解,只説“對不起”卻説不出自己錯在哪兒的人,你會相信他是真心表示抱歉嗎?不主動提出補償也不行,“道歉有用的話,還要警察干嗎?”
上面的研究只關注了道歉文本,其實,在道歉時,非語言信息也很重要。道歉不只是一段文字或幾句話,還應該包含語氣、表情、動作等。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交流中,相當一部分信息要靠非語言信息來傳遞。如果一個人一邊説“對不起”,一邊瞪着你,或者翻着白眼叉着腰説“對不起”,你肯定內心冷笑,把這當作新的威脅或挑釁了。
真誠的道歉可能會伴隨着關切的語氣、歉意的表情、安撫的動作,甚至是悔恨的淚水,這些都能讓先前被傷害的人感到被理解和共情,從而相信道歉者的誠意,最終冰釋前嫌,達成諒解。
我們真誠道歉、承認責任、提出補償,希望能達到冰釋前嫌的結局,但這只是主觀的美好希望——我們同時要抱有這樣的心理準備:
在我們盡力去道歉、去彌補後,被傷害的人也許還是不會原諒我們。
道歉,是傷人者的義務,需要盡力;但原不原諒,是被傷害者的權利,不必勉強。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