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色簫前流玉霜,趙家飛燕侍昭陽。掌中舞罷簫聲絕,三十六宮秋夜長。——漢宮曲
中國歷史上,跳舞最好的女人應該是漢朝的趙飛燕。趙飛燕的歷史評價如何,咱們暫且不説,只從舞蹈藝術的角度來看,飛燕起舞堪稱一絕,趙飛燕也因舞姿曼妙成為明朝以前的“中國四大美女”。
由於,明朝人覺得趙飛燕口碑不是很好,便將她替換成貂蟬。我覺得明朝前的版本可信度更高,西施、王昭君、楊玉環都是確有其人,而歷史上沒有“貂蟬”此人。
女人要想跳起舞來好看,必須滿足一個條件,那就是瘦。越瘦的女人,才會越有輕盈的感覺,奏樂響起時,才會給人一種聲樂與舞姿相協調的感覺。所以,歷史上趙飛燕有“燕瘦環肥”一説。什麼意思呢?趙飛燕以“瘦”為美,楊貴妃以“胖”為美。值得説明,楊貴妃的“肥”不一定是真的很胖,大概是豐滿的意思,而趙飛燕的瘦那是真瘦。
趙飛燕的瘦和舞,是為了有朝一日受到漢成帝劉驁的寵愛,成為母儀天下的後宮之長,她不是單純喜歡舞蹈。而現代有位舞蹈界宗師級人物,她卻是發自內心的熱愛舞蹈藝術。為了能夠給大家呈現更精彩的舞蹈動作,為了挑戰舞蹈藝術的高峯,她常年不吃米飯,只吃點花瓣,曾為跳舞時,身體更加柔和而取出2根肋骨。她就是舞蹈大師楊麗萍女士。
楊麗萍老師(出於她對藝術的貢獻,以老師相稱是對她的尊重)楊麗萍是著名的舞蹈家,因為舞姿曼妙,對舞蹈藝術有着深刻見解,專長孔雀舞,人們稱讚她為“孔雀公主”。
真心熱愛藝術的人,會將藝術視為生命,高於一切物質追求。楊麗萍深愛着舞蹈藝術,為舞蹈奉獻出自己的一生,甚至為了舞蹈藝術,她終生未婚未育。
知名報社曾經評價楊麗萍説:一直以來,人們將這位從深山裏走出來的神秘舞蹈家稱為“巫女”,一位善於用肢體説話的人。東南亞的觀眾更稱她為“舞神”。楊麗萍所舞出的純淨柔美的舞蹈,是特殊的藝術形象、特殊的氣質。她是真正的藝術家、創作者、實踐者,真正獨一無二至情至性的舞者。
楊麗萍來自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是地地道道生活在大山裏的白族姑娘,家中姐弟4人,楊麗萍排行老大。在他年幼時,父母感情失和離異,楊麗萍作為長姐,老早地肩負起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幫助母親分擔生活的壓力。
生活的挫折沒有阻擋楊麗萍的舞蹈夢想,她憑藉過人的舞蹈天賦和對舞蹈的熱愛,從村寨到歌舞劇團,一步一個腳印走到國際大舞台。楊麗萍自己坦言,她的生命中,除了照顧家人便是全心地投入到舞蹈藝術中。
正如尼采所説,每一個不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楊麗萍就是如此,她珍惜上蒼賜予的舞蹈天賦,登台表演前,楊麗萍從來沒有讀過舞蹈學校,從來沒有受過專業老師的訓練,完全依靠自己對舞蹈藝術的靈感把握,用心琢磨練就一身好舞藝。
13歲那年,她終於走出小村寨,來到州歌舞團。對楊麗萍來説,這次少小離家的機會,成為開啓命運之門的鑰匙。讓她看到更加廣闊的舞蹈天地,使得楊麗萍的藝術天賦找到施展的舞台。
一個人有多風光,他的人生便有多滄桑。從本質上説,風光的另一種稱謂叫滄桑。楊麗萍在舞台上看似風光的背後,是有着常人難以承受的滄桑。
我一直都覺得,楊麗萍的成功,是舞蹈藝術的“萬幸”,同時又是她人生的“不幸”。為了追求舞蹈,楊麗萍曾經忍痛放心兩段刻骨銘心的婚姻。
楊麗萍進入歌舞團時,正是人生最好的豆蔻年華。周圍也全都是俊男美女,大家年齡相仿,顏值都不錯,各方面條件也很好。不久,楊麗萍便與另一位舞蹈演員相識相戀。
愛情,有時候像是暴風雨,來的時候猝不及防,走的時候也馬不停蹄。很快,楊麗萍與首任丈夫步入婚姻殿堂。閃婚以後,大家開始柴米油鹽的生活,楊麗萍發現自己與丈夫很多觀念不合。處事冷靜的楊麗萍,選擇果斷地結束婚姻。
一心撲在舞蹈事業數年後,她的名氣也越來越大,身邊的欽慕者也越來越多。眾多愛慕者中,有個叫劉淳晴的華人闖進楊麗萍的生活,劉先生因為被她的曼妙舞姿所打動,時時刻刻噓寒問暖,最終打動楊麗萍沉寂多年的芳心。
陽春三月,春意盎然。楊麗萍和劉先生步入婚姻。
劉先生是商業家族出身,家庭富裕殷實,生活也頗有情調。然而,有一件事卻成為他們感情不可逾越的鴻溝。劉先生是家族的繼承人,作為男丁便有義務肩負起傳宗接代的重任。生兒育女原本是人之常情,對舞蹈家來説,卻預示着藝術生涯的終結。再三權衡以後,楊麗萍決定放棄婚姻選擇舞蹈,終其一生。
成為舞蹈家的基礎條件是身材,沒有黃金身材,即便是有再高的藝術靈感和天賦,終究演繹不出理想的舞姿。女人生孩子後,對身材有着不可逆轉的傷害,所以,楊麗萍的可敬之處是她為了藝術,放棄女人成為母親的機會。
依然是為了保持身材,楊麗萍對飲食也有着嚴格的要求。楊麗萍的飲食很少有主食,她不吃米麪,不吃肉類,長年以花瓣為食。雖然現代人都提倡科學用餐均衡營養,餐前飯後來點水果開胃品,這些常人眼中的丁點飯量,在楊麗萍看來都是暴飲暴食。
為了舞蹈忍受一切身體的痛楚,只為達到理想中的舞姿,舞出那股飄逸靈動更加具有欣賞的美感。
楊麗萍已經62歲。她沒有掙脱歲月的滄桑,臉龐上顯現出年輪的風霜。近半個世紀的舞蹈生涯,她將前半生的優雅留給藝術,自己承受着時間帶來的滄桑。平心而論,現在的楊麗萍確實沒有年輕時候的“仙氣”,但她對舞蹈藝術的貢獻卻深深地印在每個人的心裏。大家喜歡她,已經不再侷限於容貌長相,而是超越物質的精神藝術表達。
已是耳順之年,楊麗萍依然堅持練習。前些時日,因為練舞造成腳受傷,出行時只能依靠枴杖,這一畫面多少有點令人唏噓。
我一直認為,每個人選擇降臨到人世,必定有着此生的“天職”。我為什麼而來,我將如何過完自己的一生,讓自己的生命活得有意義,才能不辜負來人間走一趟。
從這個角度來説,楊麗萍已然懂得生命的真諦,那便是掙脱模板的生活,舞出屬於自己的人生。
【來源:讀史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