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如今因為卡姆的名字響徹雲霄。
很多人認為脱口秀完了,就因為接連出事的池子、卡姆都是笑果的,而笑果又是脱口秀行業內最火的,所以,脱口秀完了。
真是這樣麼?
從脱口秀誕生之初,就有人拿它與相聲作比較,如今笑果成為脱口秀行業大佬之後,又免不了的拿來與德雲社作比較。
有什麼區別呢?可能當下你能想到的唯一區別就是,相聲蒸蒸日上,而脱口秀,可能要死了。
天壤之別?
脱口秀與相聲到底有何區別?
德雲社的相聲演員如今先是觀眾覺得你這個人好笑,有了這個先決條件,那麼你説出的大部分笑料都會得到相應的回應。
隨着新時代的來臨,相聲由德雲社領軍,互聯網與小視頻遞進性的擴大了德雲社的知名度,其中互聯網屬於基石,為德雲社的紅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小視頻由於其短小的特性,必須要在以秒計的時間裏打動觀看者,有了互聯網的鋪墊,德雲社已經有了名氣,在你心中也有了初步印象,這樣你再看小視頻的時候接受度和接收度就更容易與更全面。
舉個例子,看到于謙你會想到“抽煙喝酒燙頭”和“德雲皇后”,看到岳雲鵬,你就會想到“我的天啊”,看到張雲雷你會想到《探清水河》,看到尚雲熙你會想到“一場無情的雪崩摧毀了我的家園”。
這就是標籤,也是所謂的名場面。
有了這些標籤在你大腦的灌入式記憶,你看這個人自不必説,就算是從其他演員口中聽到説這個演員如何如何你也能立刻的get到那個梗,這就叫慣性思維。
這時,這些名場面就與這個演員產生了重疊,你不會只記住作品記不住人,而是“這個人説過這句話”。
可脱口秀演員不一樣,他們沒有固定段子,甚至於一個段子都不能講第二次,因為脱口秀強調的是“即時、爆笑”,笑點也就是包袱必須是新鮮的、立刻的,在你毫無防備時衝到你腦子裏的。
如果你對脱口秀演員的段子如數家珍,那麼你面對這個演員時根本不會笑,有了這種情況,就代表這名演員非常失敗了。
幾乎這個世界上能帶上演員二字的職業,情緒都是至關重要的。
台詞會通過演員的情緒展現不同的效果,讓觀眾有各種不同的反應,能很好的運用情緒,無論是哪個行業的演員,都可以算是優秀了。
陳佩斯曾經有一個非常著名的理念,叫做悲情內核,他認為“一切喜劇都有一個悲情內核。笑是果,悲是因。是以對自我的折磨來換取他人的喜悦,以自我的低姿態引起對方的優越感。”
而脱口秀除了針砭時弊之外,“對自我的折磨來換取他人的喜悦”是另一個重要核心。
我們看過、聽過的脱口秀段子裏,幾乎每一個演員都會把自己或別人的糗事説出來,這些事或是讓你覺得“怎麼會這麼離譜”而笑,或是讓你覺得“我也經歷過”產生共情感而好笑,但核心都是“你有什麼不開心説出來讓我開心開心”。
因為觀眾是站在第三方視角,也就是上帝視角,從而產生了優越感看待你的悲慘。
那這些悲傷核心的段子就往往帶上了攻擊性。
相聲裏的段子也是如此操作,但給你的觀感上就沒有脱口秀那麼明顯。
雖然脱口秀表演是一對多,但對每個觀眾而言和他要呈現的笑果而言卻是一對一,因為脱口秀演員在表演時,觀眾會有一種我朋友在跟我對話的感覺,非常直接,這樣的“近距離”就難免帶上攻擊性,因為觀眾會將“我”帶入進去。
而相聲不一樣,台上兩個演員,我們清楚的知道,逗哏攻擊捧哏,就好像“于謙的全家貢獻了德雲社的大部分笑料”一樣,在郭德綱口中,于謙的妻子、兒子、父親等等全都被虛擬了一個身份,對其進行編排。
我們看着台上兩個人互相攻擊,且逗哏演員“特別慘”的時候,我們就會帶上優越感,但不會將自己帶入進去,只當是看一個故事,亦或是“看電影”。
這也是脱口秀傳播的難度,因為並不是每個觀眾都能適應這樣的“攻擊性”。
可能你要説了,那相聲豈不是門檻更高?那你告訴我,現在有幾個人沒聽過相聲?不知道郭德綱?你再告訴我,除了李誕、池子、卡姆等《脱口秀大會》《吐槽大會》上的演員,你還知道誰?
這個提問只針對於普通觀眾,可要問一項藝術的普及程度,普通觀眾才是最好的檢驗方式。
如何生存?
眾所周知,娛樂圈是最賺錢的,而無論你是哪個行業,你有了足夠的名氣之後,你就有成為明星的可能,而成為明星就代表有錢。
相聲行業如今被德雲社真正的帶起來了,雖然德雲社佔據瞭如今相聲的絕大部分領土,但同時也讓相聲更加普及,民眾接受度較高,只要你有能耐,除了日常演出之外,越來越多的相聲類、喜劇類綜藝節目也會將存活幾率大大提高。
可脱口秀演員呢?絕大部分還是靠愛發電。
民眾接受度低、配套的大型綜藝極少,這些都是當務之急。脱口秀表演除了電視節目,最重要的活動場所就是開放麥,就跟相聲在茶樓一樣。
就算是成熟演員,也不見得場場、人人都笑,何況一些行業新人。脱口秀的段子更新速度非常快,而且笑點密集,幾乎一兩句話就必須要觀眾笑,更別提相聲的貫口、太平歌詞等傳統技藝。一個段子,你要是重複講幾次,就不好笑了,壓力非常大。
如果你單純靠在開放麥場地表演脱口秀來賺錢,難度很高,一是這樣的場所仍是較少,二是觀眾源也不穩定,這就導致你很難有穩定的工資。
再往上,相聲演員成為明星相對而言容易些,畢竟如今喜劇類、相聲類綜藝日益增多,就算不拿個什麼名字,露個臉有了知名度回去説相聲你也算是個名人了,可脱口秀往上走的空間很小。
之前有過脱口秀演員上喜劇類節目,可無一例外,全都折戟沉沙不見蹤影。
在笑果文化之前,最有名的脱口秀演員就是王自健了,他的《今夜80後脱口秀》在無數人心中都是經典,也是接觸脱口秀的敲門磚。
可後來《今夜》停播了,除了針砭時弊觸及紅線之外,還與“小眾”有關,擔着巨大風險來運營這樣一檔小眾節目,對於任何製作單位來説都是得不償失。
隨後王自健又陷入到被前妻家暴、捐錢等醜聞當中,逐漸銷聲匿跡,偶有出現卻哪如當年,雖然之前在《安家》中王自健成了個演員,演技頗受認可,卻並不能轉換成多少名氣。
而如今,脱口秀演員中活的最好、最滋潤的就是李誕了,他的一步一步簡直就是脱口秀演員成功的經典範例。
他早期為《今夜》寫段子,踏入行業,成為常駐嘉賓有了寫知名度。隨後他開始寫書和段子發佈在微博上,一來一往積攢了粉絲量。
後來擔任《吐槽大會》的常駐嘉賓、策劃人、編劇,隨着節目的大爆而爆火。他多點開花,與網紅女友一起開網店,在微博上宣傳,不斷積攢知名度,然後去參加其他綜藝節目。
他綜藝感極好,也使得有更多的節目會去請他,“滾雪球”當中,成為了一個明星。出書、開網店、直播、接廣告、演戲、編劇、策劃、網紅,任何一條路都能保證李誕很好的活下去,並且獲得滋潤。
因為,他有人氣。
可李誕之所以成為今日之李誕,靠的是時運、努力、頭腦等缺一不可,能集齊這些的人又有多少?德雲社的相聲演員們呢?有了德雲社這一平台,他們只需要等,論資排輩到自己,就算活不成岳雲鵬、郭麒麟、張雲雷那樣的,混個臉熟回到劇場也不愁賣票不是。
而脱口秀演員就太難了,“貧”“富”差距太大。
走向毀滅?
經歷着如今“磨難”的笑果,是否代表脱口秀也舉步維艱?
誠然,笑果不能代表脱口秀,可笑果卻是脱口秀的代表。窺一隅而知全貌,笑果是可以拿來做典型分析的。
李誕是最聰明的,跟他同時起步的不在少數,可只有他如今不僅是笑果股東,握有編劇、策劃等權利,而且自身也搖身一變成了明星,只此一人。
你説這是巧合?不,這是他努力的結果。他的“人間不值得”鼓勵了很多人進行佛系生活,無慾無求,可他卻在扮豬吃老虎,一步步走上人生巔峯,就像他説自己做了甲方,終於知道了以前做乙方時不知道的苦於累。
多年之後,他終於變成了他自己討厭的樣子,可卻也是所有脱口秀演員都想變成的樣子。
池子是最有希望成為脱口秀代表人物的,在李誕逐漸退居幕後時,他頂了上去,可他不像李誕,他是個“孩子”,高興就笑,不高興就鬧,大不了我不幹了。
池子與笑果的恩怨糾葛其實沒那麼複雜,池子要的是尊重、自由,可他太隨心所欲,感情至上;笑果如今越做越大,公司就要有公司的樣子,規章制度必須要有,難免有些條條框框。
當池子與這些制度、規則相碰撞時,他跟公司講感情,可公司跟他講規章,一拍兩散,就成了再正常不過的結果。
可池子也是最通透的,“公司要賺錢那時沒錯的,上面的人,下流、骯髒我也能理解,但是自上而下的骯髒,在這麼不好的環境下,自己人搞自己人,那我就不產核了,我不祝你們好,我祝你們賺大錢然後放過好人”。
“我做脱口秀的朋友們,我心疼你們,因為脱口秀內的那個東西,我們知道是什麼,還要被逼裝作不知道,這很可悲。我們曾經摸到過脱口秀,那是好東西,不要被馴化,不要放下,得奔着去。咱們的路還很長,要是走錯了,就更長”。
不要被馴化,池子不想被馴化,所以他被踢出去了,這是笑果作為一個走上封口成為巨船的公司得必然手段。真正的藝術都是不羈的、解放天性的,可池子不想被商品化,他在自我與“公司”間掙扎,最後,自我被“公司”踢走了。
卡姆呢?他代表了暴富後神經被壓成線的“底層人民”,面對花花世界的大千誘惑,他犯了一個全天下人都有可能犯的錯,只不過更多人犯的是道德問題,他犯的是法律問題。
你看,這三個人是不是就代表了很多?
德雲社也是從一葉孤舟成長為巨型航母,可這其中的區別在於,德雲社有個從“屍山血海”中殺將出來的統帥,他為了生存在櫥窗中當過“猴”讓別人看,他曾帶着數位演員給一個觀眾説相聲,他曾要給人當狗人都不要,他曾被萬箭穿心、千夫所指。
就這,他成了“王”。
可笑果呢?它出現在一個好時代,卻也是個不好的時代。德雲社起步時雖艱難,但給了足夠的時間讓人們去接受,可笑果是一出現就是頂峯,它正在經歷着迅速成長的劇痛,從不規範到規範,太快了。
而且它自身發展這麼快,行業卻沒跟上腳步,它就像已經裝修的金碧輝煌的二樓,可探出腦袋往下一瞧才發現,地基才是毛坯。
快與慢、規則與原始相互拉扯,每扯一下都是斷骨扯筋般的劇痛。
這是偶然麼?不,這是必然,就算沒有笑果,也會有效果、小果、小鍋,如今的時代是短平快,可對於一個行業就是災難。笑果站在了風口,被吹起來了,可也飄了。
飄的僅僅是笑果麼?不,是整個脱口秀這個行業,誰來都一樣。它的發展需要時間,可當下又沒給它時間。
所以你看,脱口秀的明天,沒有脱口秀。
如今的德雲社經過十數年的發展,已經極其牢固,要台柱有台柱、要底藴有底藴、要輩分有輩分、要門面有門面,還有一個急速成長的接班人少班主,這才應該是一個行業巨頭髮展的終極方向。
可脱口秀沒有這樣的環境,卻滋生出了像德雲社這樣的公司,它比行業發展快,短期內效果卓著、萬人空巷,可隨着時間的推移呢?
可能就真的像説的那樣“步子邁大了,咔,容易扯着蛋”。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