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國劇《慶餘年》爆紅全網,卻也惹上了爭議。
隨着播出平台為該劇開啓付費點映,在會員基礎上加量收費,網友的不滿情緒迅速激增。
全網範圍內為此發起一股強烈的質疑聲浪,甚至還有觀眾將平台方告上法庭,並獲得了1500元賠償。
《慶餘年》的這場消費風波讓外界大開眼界,原來互聯網時代付費模式能玩得這麼“花”。
而在近期,一則諷刺小品的出現,則帶觀眾回顧曾經被超前點映支配的時光。
小品裏,一位男子體驗新型的互聯網體檢。
這家醫院卻也染上了互聯網平台的通病,從病人進門就醫到抽血拍片,醫院設置了一環環消費暗坑。
這包括看病前先看廣告,還包括超前點映看胸片的奇葩設定。
這一系列諷刺意味十足的情節,讓人會心一笑的同時,也產生巨大的共鳴。
這段小品一經推出迅速走紅網絡,甚至還引得官媒關注,《人民日報》就為此特意撰文。
這個激起全網熱議的小品出自本月中旬上線的喜劇綜藝: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
這檔節目由《樂隊的夏天》製作團隊所打造,還請來黃渤、徐崢、於和偉三大影帝參與點評,同時還有馬東和李誕加入導師陣營,陣容上看點不少。
而在第一期上線後,這檔節目就有了爆紅趨勢,開播前3天裏有兩天登頂全網綜藝熱度第一。
上線不到一週,該節目的社媒討論度更是突破2億,再加上官媒的點名認可,這檔節目打響了第一炮。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第一季共請來25組新新喜劇團隊,一輪輪角逐出最終的冠軍。
第一輪的賽制是25進12,由現場80名觀眾和5名導師聯合投票,一人票值均為100分,累積得票最高的12組選手晉級。
儘管參賽的選手大多名氣不出圈,但第一期播出後,節目就以極高共鳴度和各種喜劇風格吸引眼球。
首先是題材上引起的高度共鳴
節目一開始就上了盤硬菜,反諷讓外界十分反感的互聯網收費。
儘管小品《互聯網體檢》時長只有6分鐘,但表演者諷刺打擊面卻極為廣泛。
表面上是醫院體檢,但每個環節都讓人聯想到互聯網平台各種消費話術。
體檢之前見到醫生時,病人要先看上10個廣告,若要不添堵,病人需要充會員跳過廣告。
付費完好不容易能看醫生了吧,抽血過程還得接着掏。
在針管開扎前要下載APP,開扎後不見血,病人又被告知要付費才能加速。
而到了彩超環節,拍完的胸片以60等分、每週發放2片延期發放給病人,若要看到完整胸片,病人需要付費超前看片...
小品尾聲,醫生和護士甚至還合演一出欲擒故縱的讓利戲碼,這波話術又讓人想到不少帶貨網紅。
一如這位演員所説,病人就像是曾坐在電腦前看視頻的我們,這樣的段落太容易引起人們的共情。
短短的6分鐘,表演者替觀眾宣泄出對互聯網亂象的種種不滿,這看破也説破的諷刺手法,也成為喜劇裏的爽劇。
《互聯網體驗》勾起消費者共鳴,而由舞台喜劇《三毛保衞戰》則演出了社畜人的心聲。
三名演員以擬人化形式刻畫了三根“堅守在頭上”的毛髮,他們歷經主人被社會錘鍊後不斷掉髮的過程。
在這幾根毛的對話中,一場場“慘烈”的毛髮保衞戰被還原出來。
有的毛髮因為主人被甲方催逼任務、通宵熬夜而接連“陣亡”
有的毛髮則因為主人燃起的工作焦慮而被薅掉了。
有的毛髮更是遭遇無妄之災,在主人擠早高峯地鐵時被熊孩子扯掉了...
伴隨着這三根毛的控訴,上班族們飽受生活摧殘的一面被側面還原出來。
外界從演員們生動的表演中獲取笑點,卻也從中感受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無論是開篇的《互聯網體檢》,還是講述上班族艱辛的《三毛保衞戰》,都在笑點之餘觸發觀眾的同理心。
不得不説,第一期的節目有些走心。
節目組第二大特色還在於呈現多種喜劇樣式
只要能逗樂觀眾,節目對於喜劇的題材完全不限。
第一期節目裏既有歌聲傳遞笑點的音樂劇,也有藝術感十足的舞台劇,還有各種“不出圈”的喜劇類型被普及。
比如被官媒點名的《互聯網體檢》,其實是一種素描喜劇(Sketch)。
他們的表演形式類似國內小品,但時長和包袱都比小品來得短小,因為表演者只會側重於某個點來呈現。
在《互聯網體檢》中,選手就針對互聯網收費一個點專注搞笑。
對此導師李誕表示,這是一種知道開頭也知道結尾的喜劇,一切的懸念就在於“玩出什麼爽度”。
節目組還出現漫才組合的形式。
這是一種脱胎於日本的雙人站台式喜劇,通常體現為一人天馬行空地裝傻耍笨,一人在一旁嚴肅找茬,兩人互相的言語交鋒引爆笑點。
該形式類似於相聲的捧逗,但由於漫才節奏過快往往不給觀眾留下過多反應時間,漫才組合在國內市場仍是摸索階段。
第一期節目中,就出現了這組名為《大巴車上的奇怪鄰居》的漫才節目。
作品將表演環境設定在一輛旅遊大巴上,兩位表演者分別扮演無限搭話的話癆和不堪其擾的鄰座乘客。
這位話癆從司機身份嘮到旅遊景點,再到信口開河地原地認親,展現了社交牛X症的特徵。
一邊是快速急切的嘮叨,另一邊則是各種無奈的吐槽,一動一靜之間相映成趣,將漫才的風格顯露無疑。
由於天馬行空、快節奏的風格實在有些怪異,這組組合的評分並不算特別高,但這種全新風格的嘗試還是值得肯定的。
此外,第一期節目還出現了毫無章法的“狗坨子”喜劇,這是一種毫無邏輯、單純追求生理好笑的喜劇。
這個名為《三狗直播間》的節目就是類似表演法。
這段節目內容很簡單,就是展現提詞器壞了後,主播尷尬救場的場景。
為完成數分鐘的直播,主播們各種強行圓場,有時候假裝卡頓,以此拖時間。
有時候則場內外互相丟“鏡頭”,互相甩鍋。
甚至到後期,索性破罐破摔,表演才藝拖完時間。
隨着直播間越來越混亂,笑點也一番一番往上升級。
這種毫無邏輯、但笑點直觀的作品,也讓主持人馬東直接笑出眼淚。
隨後節目組也科普了“狗坨子”的定義,這是一種以誇張表情或者表演狀態達到逗笑觀眾的效果,就是愣來的生理好笑。
為此,他們還舉了個例子,經典的金凱瑞三人搖頭表情包就是典型的“狗坨子”。
在一次次解鎖不同的喜劇類別,為觀眾科普各式喜劇樣式下,節目組最終以不同的風格逗你玩。
除了以上兩大內容特色外,導師們的發言也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於和偉和徐崢給人以嚴謹學院派的感覺,他們評判高分的標準不完全依靠喜劇效果。
在《三狗直播間》以無邏輯狗坨子風格逗笑眾人時,首次參加綜藝於和偉就唱了反調。
他表示灑狗血固然很過癮,但以表演者的能力,在正統的戲劇結構下可以玩得更漂亮,自己不給100分是因為對方這麼好的素質不用灑狗血。
徐崢也以委婉方式表達了類似意見,他表示這個節目在導播剪切得很出色,但他期待更能選手拿出更能體現個人發揮的作品。
另一名影帝導師黃渤的發言則體現出高情商。
在某組選手履歷裏寫着“之前運氣都很差”時,黃渤也在選手提前晉級後加以鼓勵:
我們就不説之前的差運氣了,有很多遭遇,但只要你努力了,就有好運氣在等你。
此言一出,讓外界立馬將高情商打在彈幕上。
再加上主持大局的馬東以及一邊插科打諢一邊科普喜劇種類的李誕,幾位導師的發言也很有看頭。
總的來説,這檔綜藝僅從第一期來看確實是亮點滿滿。
在我看來,從深層次説,這檔節目的出現還拓寬了喜劇綜藝的邊界。
首先是諷刺尺度的拓展,喜劇更敢演了。
這檔綜藝的播出平台正是因超前點映《慶餘年》而遭遇爭議的某網站,連表演者都一度忐忑是否尺度過大。
但節目組最終仍原汁原味呈現作品,這也體現網站的格局和尺度拓寬。
其次則是喜劇風格的拓展,喜劇種類變得更多了。
這檔《一年一度喜劇大賽》沒有限制參賽者的表演形式,甚至鼓勵多點開花呈現喜劇效果。
僅第一期節目裏就出現了素描喜劇、漫才喜劇、舞台擬人劇、音樂劇等多種形式,甚至還出現了野路子打法的“狗坨子”表演。
在確保了一定的喜劇效果的同時,也讓感受眾領悟不同風格的笑點。
這一系列特色作用下,該綜藝7.7分的評分也就不難理解了。
當然了,參考同類喜劇綜藝面臨的困境,這檔綜藝也並非全無隱患。
比如選手的知名度。
儘管第一期喜劇效果突出,但由於25組選手多為不出圈的喜劇演員,不出圈即意味着未知和不瞭解,後幾期選手質量能否跟上也令人懷疑。
再比如殘酷賽制下的喜劇內卷。
今年上線、同樣主打喜劇競技的《脱口秀大會》一個典型例子,由於賽制升級、競爭激烈,前一季的冠軍王勉和亞軍王建國均出現不同程度的靈感枯竭。
最終王勉選擇提前退賽,而王建國則在嘗試雙人組創新之下早早被淘汰出局。
而這檔《一年一度喜劇大賽》在第一輪就淘汰了一半的選手,競爭意味同樣相當激烈。
在作品催生的壓力下,或許也將使得表演者在表演時帶着一定負擔。
但總的來説,從第一期的效果來看,這屆《一年一度喜劇大賽》至少為自己開了個好頭。
從當前來看,這檔由徐崢、於和偉、黃渤三大影帝領銜助陣的綜藝,能讓我們閒暇之餘樂上一樂。
因此,我們不妨耐心往下看,或許這檔節目還將帶來更多驚喜。
青石電影| 樂樂德
本文系青石電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