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冬天,蕭瑟中帶着寧靜,室內清茶的水汽在空中嫋嫋飄起又散在不遠處。
在如此靜謐而又適合回憶的午後,我們見到了久仰大名的共和國培養的第一批軍隊文藝工作者——張勇手老師。
從踏上銀幕開始,他就以人民指戰員的形象出現在廣大觀眾面前。他一生都在塑造驍勇的軍人形象。
張勇手
從張老師的回憶中,我們聽到了貫穿他一生的兩個關鍵詞——軍隊和電影。
青少年時期的張勇手
1955年,張勇手軍裝照
張勇手與導演謝添在一起
在拍攝《三大戰役》的張勇手
在面對攝影機之前,張勇手只正經看過兩部電影,可以説,張勇手是個不折不扣的“電影盲”,而張勇手走上銀幕完全是“組織安排”:“我是一個軍人,我所做的都是服從命令。”
談及何以取得如此輝煌的藝術成就,他更坦然:“我從十四歲進入解放軍這個行列之後,一輩子沒有離開軍隊,沒有離開黨……軍隊對我來説是培養我的學校和熔爐,把我培養成軍人和電影工作者。”
《黑山阻擊戰》:服從命令,初涉銀幕
1957年,八一電影製片廠的導演送來《黑山阻擊戰》的劇本給張勇手,希望他出演其中堅守陣地、英勇阻擊敵軍的解放軍連長王海龍。
起初,張勇手並不敢接受任務。他覺得自己是從山溝裏走出來的“土包子”,連電影也沒看過幾部,怎麼能演電影呢。後來領導教導他説:“過去不會可以學,作為共產黨員,要勇於向困難發起挑戰。”
就這樣,朝氣蓬勃的張勇手,服從組織安排,出演了自己人生中的首部電影。也正是這部電影,使得張勇手一步步走到了北京,走進了以軍隊題材片為主要拍攝使命的八一電影製片廠。
《黑山阻擊戰》劇照(《電影故事》雜誌1958年封面)
電影《黑山阻擊戰》劇照
電影《黑山阻擊戰》劇照
《英雄虎膽》:毫不畏懼,突顯軍人氣節
在張勇手為《黑山阻擊戰》補鏡頭的時候,八一廠導演嚴寄洲正在籌拍《英雄虎膽》,片中有一個偵察參謀耿浩,他希望張勇手能夠出演。
顯然,張勇手的出色演繹沒有讓嚴寄洲失望。雖然張勇手在這部戲裏戲份不多,但他憑藉這部電影成為中國觀眾心目中的銀幕硬漢,也成功地敲開了八一電影製片廠的大門,開始了一生表現軍人氣節、展現軍人氣質的軍事電影之路。
電影《英雄虎膽》海報
1958年,張勇手在影片《英雄虎膽》中飾演耿浩
1958年,《英雄虎膽》劇照
《海鷹》:塑造人民海軍的英勇形象
1959年春,為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週年,八一電影製片廠接到了拍攝《海鷹》的任務。
從這部電影開始,張勇手與海軍結下不解之緣,相繼拍下《赤峯號》《驚濤駭浪》《南海風雲》《海之魂》等多部海軍題材的影片。
電影《海鷹》海報
1959年,張勇手在《海鷹》定妝照
電影《海鷹》劇照
張勇手在電影《海鷹》中飾演水手長
1959年,電影《赤峯號》劇照
電影《南海風雲》劇照
《林海雪原》:因“少劍波”風靡全國
編自曲波同名小説的電影《林海雪原》是張勇手與導演劉沛然的第二次合作。這部電影裏的團參謀長“少劍波”一角,讓曾經參加過西南剿匪的張勇手躍躍欲試。
時至今日,張勇手仍然記得在拍攝時的一個經典片段。當時反對蘇修的個人崇拜在國內影響巨大,受到這種思潮的影響,在制定消滅土匪的作戰方案時,張勇手建議增加支委會討論後再做決定的一場戲,不能一人説了算。起初,導演劉沛並不同意這一提議,張勇手據理力爭,才使得劉沛然最終同意增加討論的戲。沒想到這段戲的效果意外地好,甚至還影響了後來京劇版的《智取威虎山》。
《林海雪原》海報
1960年,張勇手在《林海雪原》中飾演少劍波
電影《林海雪原》劇照
電影《林海雪原》劇照
電影頻道組織《林海雪原》演員組織見面
《奇襲》:飢“寒”交迫創佳績
1960年,已經改為企業化管理的八一電影製片廠面臨巨大困難,無法維持運營。於是廠裏臨時決定拍攝電影《奇襲》,且拍攝時間只有兩個月。
雖然拍攝任務倉促艱鉅,但張勇手還是成功塑造了機智、勇敢、瀟灑的偵察兵方連長這一形象,一時間偵察兵成為那個時代人們崇拜敬重的英雄。
讓張勇手更為欣慰的是,他塑造的偵察兵連長形象,間接影響了一批人的人生選擇,這讓張勇手感到自己完成了使命:“電影可以起到影響社會、鼓舞人心的作用。”
電影《奇襲》海報
1960年,張勇手在電影《奇襲》中扮演連長方勇
1960年,電影《奇襲》劇照
1960年,電影《奇襲》劇照
1960年,電影《奇襲》劇照
電影《打擊侵略者》劇照
張勇手在電影《哥倆好》中飾演二班長
部隊經歷讓張勇手接受了戰爭和苦難的洗禮,不僅給了他一雙戰士的眼睛,而且給了他戰士的頭腦與心胸,使他能夠用革命戰士的立場、方法、思想和感情去觀察與思考生活中發生的一切,深刻體驗部隊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革命戰士的喜怒哀樂,也為他後來成功飾演我軍指戰員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經驗。
他以“真聽、真看、真面對”的方法,把自己的戰爭經歷融貫在角色的神態、動作和言談中,塑造了性格鮮明、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體現瞭解放軍英勇頑強、威武剛健的氣魄。
真聽
2003年,《驚濤駭浪》劇照
張勇手與陶玉玲、田華、李羚
在聽的過程中,首先聽導演的,去理解導演的意圖,然後在表演中體會,去把它表現出來。
其次,在每場戲中真聽對手講什麼,根據對手的態度、語氣,要做出真實的反應,力求準確、誠懇。
最後,虛心地去傾聽導演和同行們的意見,看別人怎樣理解和表現這段故事的語義意境。
真看
張勇手在《南征北戰》中飾演“高營長”
張勇手在《哥倆好》中飾演“二班長”
眼睛是心靈的窗户,演員的眼神是刻畫人物的重要工具,你必須真的看到什麼,然後用你的眼神把它準確地表現出來。
比如,對親人,對朋友,眼神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對敵人,對壞蛋,又是什麼樣子的眼神。這些必須準確,而且一定要符合你所扮演的人物性格。
真面對
張勇手在電影《地道戰》中飾演趙區長
電影《二泉映月》劇照
我的感受是,演員不管遇到什麼樣的戲,什麼樣的角色,必須服從戲中的規定情景,服從拍攝。
無論是在夏天拍冬天的戲,還是在冬天拍夏天的戲,作為演員必須生活在那個時間、地點、氣候和環境中,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努力地去克服,想盡一切辦法去真實地表現出劇本所要求的內容。
這要求演員從心裏去感受,只有演員真面對,觀眾才能感受到影片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