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片酬種地?《種地吧》:綜藝價值迴歸後的考驗剛開始

零片酬種地?《種地吧》:綜藝價值迴歸後的考驗剛開始

收割八塊農田的水稻,收穫稻穀62.66噸,可供萬餘人食用一個月。其間,收割機陷泥37次,還經歷48次農機維修。這是網綜《種地吧》在錄製六天後的階段性報告。現在,節目的參與者與圍觀者都在等待,半年後哪些改變會發生。

沒有流量明星加盟,也沒大陣勢營銷,《種地吧》找來10個演藝圈幾乎“查無此人”的年輕人零片酬長宿田邊,計劃用190天時間在142畝土地上種出五萬斤糧食。鄉村、種田、沉浸式、真人秀,如若只給出這些關鍵詞,關注的好奇心與不信任票恐怕二分天下。但隨着節目更新完前三期,它紮實呈現了年輕人揮舞鐮刀搶收水稻的場景,讓這羣平時擔心沒戲約、沒舞台的年輕藝人“做夢都是水稻”,望着來時衣着光鮮的藝人突變面朝土地的農民,網友直呼“竟然來真的”。

節目組的勇氣和雄心,並不僅僅限於展現真實的土地和勞作。在總導演楊長嶺的闡述中,《種地吧》希望通過年輕人重拾躬耕精神,激發受眾對糧食安全問題的關注,可謂抵達了新的立意高度。不過,當節目在春節檔一眾影視作品的高話題碾壓下經歷冷啓動,它所代表的網絡綜藝的價值迴歸,與內容製作上的戲劇性懸念設置、社會性話題的凝練等不足同樣突出。簡言之,好立意亟需富於想象力的好創意帶來傳播裂變、影響力裂變。             

190天零片酬,只為迴歸“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真價值

陳少熙、何浩楠、蔣敦豪、李耕耘、李昊、鷺卓、王一珩、趙小童、卓沅、趙一博——“種地小隊”的10人全名單。論流量,參加過《中國好聲音》的蔣敦豪,算是節目起始階段的“頂流”。圍觀者難免嘀咕,零片酬來種地190天,這羣演藝圈的無名之輩難道不是圖“一夜成名”?節目用事實回應。

一方面,《種地吧》通過遠離鄉土的年輕人視角再現“種地”場景下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精神。首期節目,種地小隊入住“寒舍”,從自己動手打造雙層牀,學用鐮刀、埋頭割稻開始,真實的耕種與真實的不易就滿滿溢出屏幕:十人揮汗一整天,去糧站驗收、烘乾時才被告知“收割量遠未達到13噸的起烘量”;正式拍攝前剛考出收割機操作證的年輕人帶着強烈的好勝心上機,一上路就被事實打敗,屢屢把機器開到陷落泥坑。節目毫無保留地記錄這些“種地的酸甜苦辣”,還原農村生活的原汁原味,許多城市長大、五穀不分的觀眾可能人生第一次如此近距離、沉浸式地與土地產生情感聯繫,瞭解一粒種子如何歷發芽、生長、抽穗、灌漿,經風霜雨雪後轉化為餐桌上的一碗米飯,瞭解科技賦能下現代化又不失傳統的鄉土中國。

另一方面,節目藉由獨特的農耕故事,留存從零開始的成長記錄。鏡頭探入勞作過程的同時,也以“不關機”的紀錄片風格錄入年輕人們在農村的特別環境中與人生過的每一招:理想與現實的溝壑該如何填平,目標與實力的落差該怎樣補齊,一支團隊的磨合要經歷幾步,工作中的代際壁壘又要怎樣突圍……年輕人手上忙的是農活,觸達的話題卻能與城市相連,尤其那句反覆出現的“認真做好一件事,就一定會有回報”,激出了彈幕裏的可觀共鳴。

沒人幫忙,更非作秀,每天2T左右的視頻素材,以及各位年輕人不間斷的Vlog和慢直播都為節目裏的“種地”佐證了紀錄片式的生命力。也正因此,“真實自有千鈞之力”,年輕人踏踏實實辛勤勞動然後收穫的情緒在故事中釋放,喚起了不少年輕觀眾對於“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樸素道理的認知迴歸。而對出身演藝圈的“種地小隊”成員而言,190天遠離名利場,190天零片酬,190天只做種地一件事,這更不失為對一夜成名、一夜成星、不勞而獲等價值觀的實際糾偏。

真誠是必殺技,但仍需更多創意加持

按時下綜藝節目的製播傳統,《種地吧》稱得上“不計成本”的中小成本綜藝:沒有明星陣容,沒有豪華演播裝置,一切都秉承“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風格,與此同時,190天不關機,用時間換內容,這檔目前討論聲量不高的“糊”綜可謂捨得“下本”。

北京電影學院副校長副書記、教育部長江學者胡智鋒看到了這檔綜藝的真誠,“《種地吧》為當代綜藝的創新方向帶來啓示,它實現了類型雜糅與網綜教育意義的升維,接地氣又有深刻立意。用紮實的勞作將‘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的中華傳統美德在網綜裏重新召回;也用實實在在的難題與窘境將糧食安全的重要性和盤托出,增強我們端牢‘中國飯碗’的底氣”。都説真誠是做好真人秀的必殺技。在胡智鋒看來,不用流量明星引流,不用矛盾炒作話題,真誠的製作為《種地吧》贏得了良性的開端,但節目對話題的凝練與拓展、對節奏的把控等仍需要更多創意加持。

以前三期裏引發頗多爭議的趙小童為例,從第一期愛鑽牛角尖的執拗青年,到第三期默默幹活的手工小達人,不少網友開始對這個有點“軸”的小夥子改觀,而從綜藝的“反套路”創新角度來看,後期剪輯對於人物成長的啓示有沒有先抑後揚、線性以外的更多選擇?再看內容的迭代,隨着耕種推進,最能炮製“綜藝感”的“新手村”完成後,節目還能在日復一日的重複勞作中貢獻哪些新鮮感?沉浸式“陪伴”種地之外,節目還能否為觀眾提供知識增長點,讓人體驗種地之樂、土地之奇、自然之美的同時,還能順便長知識?

想象力的考驗恐怕還不止於此。作為一檔與農業相關的節目,《種地吧》難免受制於農作物生長週期、天氣等多種外在因素影響,耗時耗力不説,還需承受來自市場反饋無法預料的壓力。在漫長的難以預見的190天裏,《種地吧》能不能守住真誠這條底線,不用炒作引爆話題,不對內容“折中”妥協,或將是這條綜藝新賽道最大的課題。


  作者:王彥

  編輯:許暘

責任編輯:黃啓哲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34 字。

轉載請註明: 零片酬種地?《種地吧》:綜藝價值迴歸後的考驗剛開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