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畫報裏的婚戀故事》
周利成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老畫報裏的婚戀故事》通過徵婚、訂婚、結婚、離婚、情殤5大類主題,講述了60個悲歡離合的民國婚戀故事,並附有50餘幅版面完整、清晰的老畫報,全方位呈現了民國時期的婚姻情況,一定程度上展現了中國近代時期的婚戀觀和價值觀,反映了社會變革時期現代與傳統觀念的衝突與交融。
>>書摘
電影皇后胡蝶的盛大婚禮
在中國婚姻史上,1935年之所以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不僅是因為66歲的熊希齡迎娶了39歲的毛文彥,引發了57歲張海若與33歲楊嗣馨、56歲齊燮元與41歲華澤愉相繼結婚,因此,新聞界戲稱1935年為“老人結縭年”;也因為民國總統黎元洪年逾四旬的孀妾再嫁30歲出頭的王葵軒,引起了孀婦能否再婚的激烈爭鳴,推進了中國婦女解放的步伐;更因為“電影皇后”胡蝶與潘有聲在上海舉行的盛大婚禮,引起全國乃至西方國家蝶迷的普遍關注,數十家報紙雜誌做了整版、數版的圖文報道,明星影片公司攝像師全程錄像,轟動一時。
《天津商報畫刊》胡蝶採訪圖文
事業輝煌 感情挫折
胡蝶(1908—1989),原名胡瑞華,生於上海。少年時,曾在天津居住,在聖功女學初級班讀書。16歲時,全家返回上海。1924年進入中華電影學校學習。1925年,應邀拍攝無聲片《戰功》,從此開始了她的電影生涯。後與天一電影公司簽約,拍攝了《白蛇傳》《孟姜女》《珍珠塔》《兒女英雄傳》等十餘部影片。1928年,進入明星影片公司後,得到鄭正秋、張石川的賞識,有專人為她撰寫劇本。她主演的《火燒紅蓮寺》廣受影迷青睞,一時紅遍大江南北。1931年,因主演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而轟動國內外。1933年元旦,在上海《明星日報》發起的“電影皇后”評選中,胡蝶高票當選。1934年春節期間,她主演的《姊妹花》上映後,受到觀眾熱烈追捧,連映兩月有餘,場場爆滿,創造了當時國產片的最高票房紀錄。
胡蝶
堂妹做媒 潘胡相戀
潘有聲,生於1902年,福建榕城人。自幼在福州讀書,家有兄弟4人。其父在福州開辦福勝香茶行,潘有聲在福州青年會中學畢業後,遂與其父來到上海經商。18歲時,曾入南洋公學(即後來的上海交通大學)學習鐵路管理專業。但未及畢業,便和友人合夥創辦遠東公司,後到英商謙信洋行、法商永興洋行、禮和洋行任職。經過數年的打拼與歷練,終至德興洋行總經理。該行以經營紙、茶葉等大宗貨物為主。
1929年後,明星影片公司的所有用紙悉由德興洋行供應,潘有聲時常到明星公司來談業務,遂與胡蝶相識,但僅為一般的朋友。1931年底,與林雪懷解除婚約後,胡蝶一度情緒低落。經胡蝶的堂妹胡姍之介,潘有聲時常來胡蝶家安慰她。潘有聲長鬍蝶6歲,他為人真誠、做事踏實、細緻體貼,讓胡蝶那顆受傷的心得到了很大的撫慰。胡蝶也很賞識他忠實守信、勤奮鑽研的經營之道。於是,胡蝶再次墜入愛河。但因有前車之鑑,胡蝶對感情慎之又慎,他們甚至從不曾在公開場合雙雙露面。
原本極善交際的潘有聲,在與胡蝶確立戀愛關係後,絕少參加各種交際,一心只在胡蝶身上。每天辦公完畢後,他便到法租界亨利路永利邨29號胡蝶的寓所去報到。假如胡蝶沒有外出拍戲,他們便談談天或是出去看電影。好在潘有聲有自己的汽車,出入一是方便,二是隱蔽。到了星期六,他們有時也會一同去跳舞場,偶爾一起參加私密的宴會。假如胡蝶在公司拍戲,他便安心等候,直到她回去後才回到自己的寓所——法租界西愛威斯路459弄5號。
婚前財力
胡蝶是個聰明人,當時正處於藝術的最高峯,她很想繼續電影事業。她深知,演電影便不適宜結婚。上一段失敗的戀情,更讓她心有餘悸。因此,最初她與潘有聲約定,只談戀愛,不議婚嫁。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在潘有聲的執着追求下,從歐洲歸來後,胡蝶終於答應了潘有聲的求婚。
消息傳出後,社會各界都在猜測他們婚禮的規模和樣式,更有許多人關心他倆當時究竟有多少錢。為此,《益世報》記者特意給他倆的收入算了一筆賬。
當時人們對他倆財力的估量數字,有數十萬、百餘萬、數百萬之説,聽起來有些駭人。先説胡蝶,依她歷年的收入計算,即使一文不用,怕也不滿20萬元。她在明星公司的月薪是1300元,逐年按比例增加。片酬方面,無聲片三五百元不定,有聲片可達1000元。她主演的各個影片中以《姊妹花》最為賣座,所以,酬勞也最多,可達萬元。她主演《啼笑因緣》後,聲譽突飛猛進,用她的照片做商標、做廣告的商號有數家,她所抽年税也不少。但“九一八”事變後,因市況關係,這項收入已減至最低。胡蝶雖然日用很節儉,在家裏只着和普通婦女一樣的衣服,但出門時卻非得打扮得富麗堂皇不可,就這一筆開銷已很可觀。她現在和父母同住,房租和日用兩項開支,每月要在三五百元。所以,這樣算來,她的全部財產約有10萬元。
《天津商報畫刊》中的胡蝶專版
潘有聲方面,他經理的德興洋行專營進口,貨品大約以棉織物、化妝品、鐘錶等為大宗,不需要投入太多資本就可以賺得相當的利潤,收入相當可觀,但起伏較大,每月尚無定數。他住的法租界是上海最新型的房屋,月租近200元,汽車、傭僕以及個人的交際費用約500元。
婚前演習
婚禮的前兩天即1935年11月21日下午5時,為使現場婚禮進行得順暢嫺熟,潘有聲和胡蝶特意先期秘密來到上海江西路基督教堂演習。這座教堂歷史悠久,氣勢雄偉,莊嚴肅穆,大廳上方七八盞頂燈靜靜地照在一排排空座位上,偶有幾隻蝙蝠吱的一聲在陰暗處飛掠而過。
到場的除潘胡兩位當事人外,還有證婚人特維特牧師和男女儐相各兩人。林楚楚帶着她的愛子黎鏗,龔秋霞帶着她的小姑胡蓉蓉也來了。還有潘胡的親戚、幾個外國朋友及幾名記者,一起不到20人。
之前有消息稱,男儐相四人:外交部駐滬辦事處處長餘銘、長跑健將周餘愚、李祖冰和一位姓張的男士。女儐相也是四人:藝華影片公司影星袁美雲、明星影片公司影星顧蘭君,以及梁憶芳和張慧。文化影片公司的童星胡蓉蓉和藝華影片公司的童星陳娟娟負責提花籃,聯華影片公司的童星黎鏗捧飾盤,一位姓胡的小姑娘負責拉紗。他們都是上海社交界最為光鮮亮麗的人物。但就在婚期的前幾天,餘銘因嬸母和兄弟突然去世而不能參加。一時又尋不到適當的人替補,最後只得減員,男儐相為李祖冰、周餘愚,女儐相為袁美雲、顧蘭君。
中央社記者張常人坐在鋼琴旁臨時配合牧師奏起結婚進行曲,引導着新郎新娘和男女儐相進入教堂。那位牧師動作誇張、詼諧,有些像幼稚園裏的阿姨教一羣孩子做遊戲。他不會説中國話,一面用英語對潘有聲解説,由潘譯述給胡蝶聽;一面扮演着各種角色,站在什麼地方,步伐如何,姿勢怎樣,什麼時候握手,什麼時候要説“I will”。他可説是胡蝶的第一個特別導演了。全場氣氛輕鬆歡快,很像是一場令人發笑的滑稽劇。
潘有聲、胡蝶結婚照
在演習現場雖然沒有見到胡蝶的結婚禮服,但她高興地透露説:“我和女儐相的禮服都是純白色的,我的是鴻翔公司為我特別打樣裁製的,婚紗把頭面都兜沒了,有15碼長,上面停着一隻只的蝴蝶。女儐相也有兜紗,但沒有那麼長。我在蘇州訂的紅緞繡裙之類,是預備在婚宴時候穿着的。母親要我這麼打扮。”説這話時,胡蝶的臉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胡蝶還對記者説,他們婚後將有一次歷時三個星期的蜜月旅行,歸來後仍回明星公司工作,她還要履行兩年半合同的義務。婚後他們計劃在上海法租界買一塊小小的地基,營造一所小小的洋房,用以安置他們這樣一個美滿的小家庭。據説,有人曾鼓勵她自己創辦影片公司,肯出巨資助她成功。胡蝶雖然對記者否認,但記者肯定地説“事情卻是有的”。
婚禮盛況
1935年11月23日上午11時,潘胡的婚禮在上海江西路基督教堂隆重舉行。潘胡喜事招待處特在前三日的《申報》上刊登啓事:“參加潘有聲胡蝶結婚典禮來賓公鑑:23日潘有聲先生與胡蝶女士結婚,來賓惠臨,請由三馬路大門進,九江路大門退。深恐屆時擁擠,招待不周,特此奉告。”因為預計前來觀禮的人會很多,恐難以維持秩序,遂和教堂方面商議決定婚禮當日教堂10時才開門納客。但大多數來賓和前來看熱鬧的人事先並不知道,一大早教堂門前已是人頭攢動、車水馬龍了。教堂只得提前至9點半開放。
時至深秋,北國或許已經飛雪,但江南的氣候依然燥熱。婚禮當天陰天無雨,天色灰暗。人們先是來到教堂前的一個小院子裏,院中是四株銀杏樹,隔夜的落葉剛有人掃清,不一會兒卻又鋪了厚厚的一層。秋風過處,一片片小圓葉兀自在枝頭上掙扎,似乎想爭着飛下來一吻電影皇后的新靴。
明星影片公司的攝影師全部出動,入口、出口,高的、低的,早已架好了攝影機、攝像機。一旦有社會知名人物、影星、美麗的太太小姐們,搖呀搖或者扭呀扭地進入院中,這些傢伙便“嚓嚓”地低唱起來。明星公司預想在教堂內拍攝專題影片和現場照片,幾經交涉,終被教堂方面拒絕。有一位攝影師藏了一架微型照相機,想偷拍照片,人雖進去了,但照相機剛一舉起便被牧師發現並制止。
女賓顯然要比男賓多,國民政府時期的上海女性最愛追求時尚、追逐明星。她們有些想乘機在這種社交場合露露臉,有些除觀看婚禮現場外,更想一睹來賓中大人物、明星們的廬山真面目。許多西洋太太也混雜在人羣裏,最引人注目的是紅綢包頭的福理採夫人,她是上海國際戲劇協會的首腦,曾經主持過歡迎胡蝶、梅蘭芳歐遊歸國的園遊會。到場的不僅有電影、戲劇明星、名伶之類,政府官員、銀行家、藝術家也不在少數,其中就有《漁光曲》的作者任光和夫人安娥。時至10點半,整個教堂已是座無虛席。正式收到邀請的來賓計有2000人以上。
潘胡先在滬江照相館拍攝結婚照,再來教堂舉行儀式。潘有聲和男儐相率先來到教堂,站在禮壇前向來賓揮手致意。十分鐘後,胡蝶和袁美雲、顧蘭君、胡蓉蓉、黎鏗等分坐兩輛汽車也到了。“武俠女明星”徐琴芳暫時做了胡蝶的“保鏢”。
《婚禮進行曲》在教堂內柔和地響起,伴隨着音樂,胡蓉蓉和一位姓陳的小姑娘撒着五顏六色的花瓣出來了,緊隨其後的是身着上白下黑緞制童裝的黎鏗。再後是袁美雲和顧蘭君兩位女儐相閃亮登場,她們戴着淺紫色邊帽,頭上披着短紗,袁的衣裳為粉紅色,顧是紫羅蘭色,均為國產無光絲裁製,下襬很寬,像“一口鐘”樣的在地上拖過。
《北洋畫報》封面上的胡蝶婚紗照
這一行人的後面便是由父親伴送的新娘胡蝶了。她的禮服用純白色中國絲綢裁製,裙蓋上繡着和合花紋,婚紗為“古代面紅式”,長三丈,上綴大小絲絨蝴蝶。紗罩遮蓋頭部,裏面的嫵媚臉龐若隱若現,使人有種霧裏看花的神秘感。這件禮服為上海鴻翔時裝公司設計裁製,約值1500元,精明的鴻翔主人把它當作禮物送給了胡蝶,省卻了一大筆廣告費。
琴聲稍歇,身着大紅教袍的特維特牧師開始主持結婚儀式。方才還是一片喧囂的教堂頓時變得鴉雀無聲,只聽見牧師帶着祈禱的聲調宣讀着婚詞。與前天演習的一樣,潘胡都用“I will”回答了他的問題。一對新人交換結婚戒指,雙雙跪在耶穌前面,聆聽牧師的祈禱。在牧師宣告禮成後,全場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不到一點鐘,結婚的儀式便完成了。
走出教堂才發現,外面還有裏三層外三層的觀禮者。教堂背西向東而建,前面有一片小園林,三面均為四五層高的住宅樓,每幢樓的窗口滿是伸長脖子的人頭,有的還特備瞭望遠鏡,能夠居高臨下地瞭望教堂外的一切。
當一對新人走出教堂時,紙帶、紙屑和米粒,從許多來賓的手裏、從不同方向集中地拋撒過來,潘胡的頭上頓時五彩繽紛,女儐相袁美雲、顧蘭君同受池魚之殃,“女鏢師”徐琴芳忙着為他們開路解圍。數十架照相機和五六架攝影機同時把黑眼睛對準他們。20分鐘後,他們才在招待員、牧師和西方巡捕的解救下殺出重圍,鑽進汽車,急駛而去。
喜宴花絮
婚禮儀式結束後,潘胡即乘坐汽車回到法租界西愛威斯路459弄5號潘寓休息。眾賓客則陸續轉移至英華街上的永安公司三樓的大東酒樓。
進入酒樓大廳的門禁極為嚴格。來賓需先簽名,再向招待員出示類於“飯票”的觀禮券,方可進入。觀禮券也分若干種,招待員會依據觀禮券的類別將來賓帶入相應的座位。一些沒有觀禮券者不得不大窘而退,但也有一些有來頭的人無須觀禮券便可大搖大擺地進入貴賓席。客既坐定,有多名不速女客仍在門前徘徊不去,原來她們是地道的影迷,來自全國不同的城市,她們到了酒店,先將手提箱安放在衣帽間裏,帶了小冊子專門尋找各位明星簽名。直到席終,她們仍餓着肚子、伸着脖子苦苦尋覓自己的獵物,一旦發現目標,便奮不顧身地衝將過去,追着要求籤名。
自下午5時開始,張冶兒帶着他的戲班子便在宴會廳開演了《滑稽紅鸞禧》。喜宴客廳內有一個特別的立軸,系漫畫家葉淺予的手筆,泥金上畫着一位聞名全國的“王先生”送子圖,預祝一對新人早生貴子。
7點半,潘胡和袁美雲、顧蘭君等在雷鳴般的掌聲中走進宴廳。潘衣藍袍黑褂,胡着古裝對襟黑緞上衣,大袖長及腕,長約3尺,下衣紅緞長裙,衣裙上均以銀線盤成大小不等的蝴蝶,髫邊排插着一列紅花,伴着她那端整秀麗的面龐,好像從古畫中走出來的美人。明星公司早已把聚光燈和攝影機安置好,一聲“開燈”,幾千支燭光頓時把整個喜宴廳照得通明。他們先在“首席”上坐了一些時候,便和潘有聲的哥哥、胡蝶的父母一起走上舞台去,一字排開,向來賓舉杯答謝。明星公司的同仁們齊聲唱響了周劍云為胡蝶所作的《胡蝶新婚歌》。亦舞亦星的上海梁家三姝,在10時許也趕來赴宴。她們和幾個西洋先生、太太們大猜其拳,一個個喝得人仰馬翻。
《北洋畫報》對潘胡結婚的報道
明星公司在此拍攝了300尺新聞片,連同白日拍攝的合計七八百尺。公司負責人稱,不久,這部潘胡婚禮專題片便可與全國觀眾見面。
席間,潘胡二人退入大東旅館316號,門外探望者望眼欲穿。稍後,胡改穿銀絲闊邊的大紅綢旗袍復出,向來賓説:“我很懶,招待不周,請原諒。”有記者問道:“感覺怎樣?”胡支吾着沒有作答。問及婚後安排,她説:“看船期吧,我們要到福州去。”
喜宴後的堂會異彩紛呈,最精彩的是五歲的胡蓉蓉表演的單人舞,她像秀蘭·鄧波兒一樣可愛,舞跳得也好,贏得觀眾陣陣喝彩。壓軸的是被袁良市長趕出北平城的蹦蹦戲女伶白玉霜的落子戲。
據記者統計,潘胡喜宴全日共開席84桌,每席大洋17元,共1428元。教堂場地費50元,外加房間費用、酒水、車輛及其他開銷,約近3000元。
>>作者簡介
周利成,1965年生。天津市檔案館編輯研究部一級調研員,副研究館員,天津市檔案系統編研專家。著有《民國畫報人物誌》《天津老戲園》等作品。在《中國檔案報》《今晚報》等報刊開設有“解密檔案”“老周新説老畫報”等個人專欄。
作者:周利成
圖源:出版方、網絡資料圖片
摘編:金久超
責任編輯:朱自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