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贊電影《跨過鴨綠江》

有幸先暏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枱拍攝製作的電影《跨過鴨綠江》,心潮澎湃,受益匪淺,夜不能寐,三贊抒懷。

一讚電影《跨過鴨綠江》立意高遠,視點宏闊,氣勢磅礴。

抗美援朝無疑是新中國誕生以來最重大的革命歷史事件之一,也是文藝創作最重大的革命歷史題材之一,承載着最重要的國家記憶、民族精神。

近年來,以抗美援朝為題材的影片如《金剛川》《長冿湖》應運而生,反響強烈。

但這些電影作品大多選擇了抗美援朝的某一局部、某一戰役進行藝術再現,這是由電影的容量限制、審美特點及其藝術個性所致。

從培根鑄魂的戰略需要出發,從全面地為偉大的抗美援朝樹碑立傳、傳神寫貌以令這種偉大的民族精神世代相傳、發揚光大出發,人民確實還深情地呼喚能在銀幕上出現一部全景式地宏觀地審美反映抗美援朝全過程的史詩性巨片!

恰逢其時,中央廣播電視總枱以國家台應有的國家氣象、國家擔當和時代使命,應人民所需,拍攝出了這樣一部電影 《跨過鴨綠江》。

這部影片的獨特地位和重要價值正在於:

全片在兩個半小時的有限容量裏,站在中國、美國、蘇聯、南韓、北朝鮮及聯合國軍整個世界情勢的全局高度,

凝練節制而又順暢精準地全景式地藝術呈現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的緣起、過程、重大戰役及結局。

同時,全片塑造了活躍於這場戰爭中並決定了這場戰爭勝負和歷史發展走向的鮮活的歷史偉人和中國人民志願軍將士的英雄人物形象。

深刻揭示了這場立國之戰打出了國威、打出了軍威,改變了世界局勢,贏來了和平。

在銀幕上成功完成了為抗美援朝畫像、立傳、明德的神聖的藝術使命。

這意義務必高度珍視。

須知,一個民族對於自己重大革命歷史的集體記憶,對自己紅色基因和民族精神的薪火相傳,通過優秀的電影鑑賞和藝術美育來實現,極為重要。

而這種實現的途徑,局部的、某一戰役的藝術表現是需要的,但又還是不夠的。

只有同時以全景式的審美觀照去全局整體把握記憶重大的革命歷史事件,才能防止和抵制那種在哲學思維層面只把歷史碎片化、瑣細化的不良傾向;

防止和抵制那種在美學思維層面只一味以單純的視聽感官生理強刺激去沖淡乃至削減了歷史的滄桑感、厚重感和藝術的精神高度、美學品位的不良傾向。

二贊電影《跨過鴨綠江》以人帶史、史中覓詩。

影片鏡頭聚焦於寫人,成功塑造了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

電影選擇了中囯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的視角,這是明智的。因為彭德懷是貫穿抗美援朝的核心人物。

通過彭德懷與毛澤東和黨中央的關係,精準展示出作出抗美援朝偉大決策的艱難過程;

通過彭老總與鄧華、洪學智、韓先楚、梁興初、曾澤生和黃繼光、邱少雲等將士的關係,刻畫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英雄羣像;

通過彭德懷與毛岸英的關係,催人淚下地刻畫出他和毛澤東的深厚情誼、寬廣胸懷和人文情懷。

飾演彭德懷的丁勇岱形神兼備,表演入情入理,出色地塑造了新時代影視藝術畫廊裏的又一個彭德懷形象,值得為之點贊!

三贊電影《跨過鴨綠江》為我們進行黨史、國史、軍史教育提供了銀幕上的一份極好教材。

電影《跨過鴨綠江》能讓廣大觀眾從這部電影裏面學習偉大的抗美援朝歷史;

感悟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激活對抗美援朝的國家記憶;

傳承抗美援朝的紅色基因;

從中獲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正能量;

這是多麼重要!

熱望這部優秀影片能在電影市場走紅!

同時也建議繼承新中國電影發行放映的一種優秀傳統:與軍隊、社區、學校聯合,讓它走進軍營、走進學校、走進社區,讓更多的觀眾得到一次難得的通過電影鑑賞學習抗美援朝歷史的好機緣。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93 字。

轉載請註明: 三贊電影《跨過鴨綠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