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豎屏電影即將上映,還你一個真實的「煙火人間」

首部豎屏電影即將上映,還你一個真實的「煙火人間」
首部豎屏電影即將上映,還你一個真實的「煙火人間」

提起「全民紀錄」,大象的資深觀眾一定都不陌生。

2020年1月,大象紀錄發起“餘生一日”全民紀錄計劃,向所有人發出邀請:拍下自己2月9日的生活片段,合力創作一部「全民電影」,獲得廣泛響應。

全民紀錄、眾創電影的形式,最有名的要數《浮生一日 》。該片導演邀請全世界網友記錄下2010年7月24日的生活瑣事,最終剪輯成為一部95分鐘的紀錄片。

那是生命中極為平凡的一天,也是構成每個生命獨特的一天——「全民紀錄」的意義就在於此。

而1月13日,由清影工作室創作、大象發行的第一部院線公映的「全民眾創電影」即將登陸大銀幕:

首部豎屏電影即將上映,還你一個真實的「煙火人間」

《煙火人間》

影片主創團隊清影工作室,由清華大學影視傳播研究中心的師生及校友構成,進行影像製作、傳播和研究。爆款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刷屏的共創紀錄短片《手機裏的武漢新年》,以及紀錄電影《喜馬拉雅天梯》《大河唱》《大學》都出自該團隊之手。

在這個凜凜冬日,片名讓人一眼就心生暖意。

不過,必須友情提示一波:這是一部堪稱「另類」的電影。

如何另類?賈樟柯導演如是説:

“第一次看到《煙火人間》,就讓我注意到了它的‘當代性’,這個影片本身是非常具有當代性的實驗意義的,它代表着新的表達方法和生活方法。”

作為一部典型的「全民眾創電影」,《煙火人間》創作歷時一年,從5萬多條素材中挑選出800多段生活影像。

首部豎屏電影即將上映,還你一個真實的「煙火人間」

這些影像出自509位“素人”之手。在全民自媒體時代,“成為自己生活的導演”並不難,但那些質樸、粗礪的影像與大銀幕之間的距離,大概只能用“可望不可即”來形容。

從這個意義上,《煙火人間》邁出了第一步:

它第一次將普通人創作的影像、普通人鏡頭下的真實生活送上大銀幕,讓他們有機會同時成為電影的創作者和主角。

但《煙火人間》的“冒險”並未止步於此,主創嘗試進一步挑戰「全民眾創電影」的新邊界:它放棄了影像徵集的過程。

首部豎屏電影即將上映,還你一個真實的「煙火人間」

為了儘可能避免“主題先行”的創作,《煙火人間》的導演孫虹 決定將影片的創作形式從「有目的地徵集」變為在浩瀚蕪雜的影像庫中「打撈、整合和提煉」。

用導演本人的話説,“這些‘自己記錄自己’的用户影像,與傳統紀實影像的特性有所不同,擁有⽐真實更真實的⼒量。 ”

如果説,《煙火人間》這場影像實驗的前兩步仍在大多數人的理解範圍內,主創給自己出的下一個難題,就更挑戰觀眾的想象力了——

他們打算創作一部「豎屏電影」。難怪導演要説,“拍攝這部電影需要勇氣。”

首部豎屏電影即將上映,還你一個真實的「煙火人間」

點擊獲取影片更多資訊

一部豎屏電影要如何“裝進”橫屏的大銀幕?大家不妨先開開腦洞。

為了突破豎屏形式帶來的困境,《煙火人間》主創做出了頗多探索。起初,他們更加關注如何充分利用大銀幕的信息空間 ,降低信息量的損失;而探索過程中,他們漸漸發掘出的新的影像修辭。

由於影片的特殊形式,身處不同時空的人們得以在銀幕上「天涯共此時」,共通的情感在人與人之間流轉,他們彷彿因此變得不再孤獨。

形式上,《煙火人間》在院線稱得上“只此一家,別無分號”了。大家想必非常好奇,這樣一部電影,究竟會呈現怎樣的內容?

故事當然要從那509位“素人”説起。

他們是“普通人”,是平凡如你我的人,但最關鍵的是:

他們都是大銀幕上稀缺的、常常被忽略的人。

首部豎屏電影即將上映,還你一個真實的「煙火人間」

他們是工人,是農民,是寫字樓外那些稱不上“光鮮亮麗”的人——

建築工人會在休息時間在工地上練習“體操單槓”,在泥水中摔倒千百次,練就了一身不遜於健身房教練的腱子肉;

挖掘機司機給自己找樂子的方式“腦洞清奇”:在河裏挖一鏟水往機器上淋“cos”大象洗澡,偶爾還“炫技”一把,手機放在地上,操縱挖掘機的“手臂”精準按下手機按鍵;

塔吊工人中多的是二十出頭的小姑娘,她們冰雪天也堅守在外面,千米高空之上堆一隻小雪人作為陪伴,就不覺得孤單;

牧民的快樂是和自家養的羊“人羊搶食”;漁民的快樂是和魚鷹們聊天,數落它們吃魚怎麼貪心不足;田間種水稻的農民的快樂是對着滿目豐收的稻田大手一揮,總算找到機會説出那句古裝劇裏聽來的霸氣台詞:“這是我打下來的江山。”

首部豎屏電影即將上映,還你一個真實的「煙火人間」

他們是一直在路上的人,是不善言辭卻字字句句真誠懇切的人——

卡車司機跨越大半個中國,將素不相識的遇難卡友的車開回老家,這位仗義出手的“當代俠客”只是留下輕輕的一句,“我們回家了”;

農民盼到了那場他期待已久的大雪,忍不住驚歎,“天幫忙,人努力,才能豐收啊!”

跑船人一年365天幾乎都在貨船上度過,每個用上自來水的日子都值得慶祝,同樣能捕捉生活的小確幸,“你們看,⼀邊做飯還能⼀邊看⻛景呢。”

導演這樣描述影片中的人物:“他們是數量上的大多數,卻是注意⼒上的少數。”

他們是所謂的“邊緣羣體”,也是真實的“芸芸眾生”;是我們在996、007的生活之外極少留意、很難記起、但自有其蓬勃生命力的那些面孔,是鋼筋水泥、一日三餐背後的「血肉之軀」。

首部豎屏電影即將上映,還你一個真實的「煙火人間」

在“大海撈針”般的素材搜尋過程中,恰恰是這些面孔與故事,才足以構建起影片主創心目中想要呈現的——那座具象、鮮活、熱氣騰騰的「煙火人間」。

很喜歡導演對影片的一句描述,這是一部讓人擺脱信息繭房的電影。而談到創作這部影片的初心,孫虹導演表示——

“作為紀錄⽚⼈,呈現真實中國的⼀個切⾯,關注每⼀個⾝處其中的⼈如何在迅速變遷的時代洪流中安⾝⽴命,是我們創作的初衷。”

如果你依然保留了對世界和他人的好奇,依然相信生活不只有兩點一線,想去感受廣闊而鮮活的「外面的世界」;

這部電影將還你一個前所未見的真實人間。

首部豎屏電影即將上映,還你一個真實的「煙火人間」

時常有觀眾問,觀看一部電影,他們能獲得什麼?

《煙火人間》選擇在新年伊始上映,在這個歡樂賀歲的檔期,這部影片從各個角度來看都顯得十分「另類」。

正如海報上的那句話,《煙火人間》將帶來前所未有的「另類賀歲」體驗。

儘管,它底色明亮,基調温暖;

儘管,你同樣會在電影中放聲大笑,也可能因感動而落淚。

但私以為,這部影片更重要的意義在於:

這是一份每個人都能與之共情的年終盤點,也是一份能使我們從中汲取養分的年終盤點。

我們都和電影裏的人一樣平凡,一樣走過了離合悲歡,即將給苦樂交織的又一年畫上不情不願、卻又滿懷期待的句點;

我們又或許和他們不一樣,他們身處「曠野」,難免辛勞,卻活得真實而蓬勃,始終保有內心的富足,相信生命中的美好。

這部另類的、照見遠方的「他們」和生活本身的電影,也許會在不知不覺間消解你的心頭塊壘;那些活得蓬勃而快樂的人們,令許多困擾我們的精神內耗在一瞬間顯得不值一提。

如同片尾曲《人間值得》的歌詞:“會面對那些苦澀,也會唱温柔的歌。”

首部豎屏電影即將上映,還你一個真實的「煙火人間」

《煙火人間》的「煙火」,可以是在頭頂綻放的燦爛煙花,也可以是夜市裏冒着熱氣的美食,更是熙熙攘攘的人羣攢成的那股“人氣兒”。

無論你的2023是怎樣的一年:收穫滿滿的,跌宕起伏的,哪怕是庸庸碌碌的……

這部電影中那些你或熟悉、或陌生的生活百態,那些或拼搏不歇、或快樂至上、或認真生活的人們。

當你坐在影院,他們的故事,以及故事內外那股共同的温暖勁兒,將化作一個結結實實的擁抱,把你抱個滿懷。

首部豎屏電影即將上映,還你一個真實的「煙火人間」

為了這部「另類電影」《煙火人間》,我們也準備了一系列「另類」的特色專場——

「生活的主角」專場:我們將邀請影片中的主角和他們的朋友們,如:建築工人、外賣騎手、卡友們……一起走進影院,觀看這部將他們的生活送上大銀幕的電影。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他們的生活值得被歌唱。

「第一堂社會課」親子專場:對於從小在城市生活的孩子們來説,影片中水稻灌漿、鸕鷀捕魚、女工織衣、發動機煮蛋等畫面,都是這個繽紛大千世界的一部分。這是一部能幫助他們認知世界、開拓眼界的「科普片」。

「反內耗」都市專場:「精神內耗」成為近兩年“都市人”生活的關鍵詞,我們都好奇,那些不沉湎於精神內耗的人是怎樣的活法?《煙火人間》呈現了509種答案,觀影后,你或許會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擁有更多再次出發的動力。

1月6日,《煙火人間》將在全國多個重點城市開啓路演。如果你有意組織路演,或打算參與/策劃更多有意思的特色專場,請聯繫我們。

《煙火人間》作為一部「另類賀歲片」,這次點映的周邊也格外應景:

首部豎屏電影即將上映,還你一個真實的「煙火人間」
首部豎屏電影即將上映,還你一個真實的「煙火人間」

周邊效果圖

在這個歲末,讓《煙火人間》給____了一年的你一個擁抱。

橫線內歡迎大家填寫

你的這一年,會是哪個詞?

首部豎屏電影即將上映,還你一個真實的「煙火人間」

來自淘票票媒體號:煙火人間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260 字。

轉載請註明: 首部豎屏電影即將上映,還你一個真實的「煙火人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