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8歲的馮小剛改編了劉震雲的同名小説,拍出了一部《我不是潘金蓮》。
這部電影在宣發之初就引起了很大爭議,畢竟讀過劉震雲這部小説的人不多,而潘金蓮可是人盡皆知的反面人物,光看片名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馮小剛要拍“不正經”的東西。
事實上,《我不是潘金蓮》的確是部不太“正經”的電影,但它的不正經卻不是大家所想的。
第一、電影的畫面“不正經”。全片大部分劇情采用了圓形的視角展現畫面,部分劇情采用了方形的視角,到了最後幾分鐘的劇情才恢復到常規熒幕畫幅,妥妥的“非主流”鏡頭。
第二、電影的片名“不正經”。片名大張旗鼓地寫着“潘金蓮”三個字,但實際上主要劇情和潘金蓮並沒有直接關係,沒有看過原著小説的人在剛看完電影后,很難會聯想到其中的深層含義,很容易會產生出“這是標題黨”的第一印象。
第三、電影的劇情“不正經”。電影講述了一名農村婦女為了一樁假離婚案,進行了長達二十年的上訴,從村鎮到省市再到中央都走了一遍。在提倡正能量的氛圍下,主動觸碰“上訴”這種敏感的題材,本身就是件很“不正經”的事。
用“標題黨”的片名做宣發,以“非主流”的鏡頭展現了一個“不正經”的故事,換做是其他導演,是萬萬不會這樣“劍走偏鋒”的。
如喜歡拍“不能上映的秘密”的婁姓導演,即使講述的故事再“不正經”,也不會讓片名失去文藝的風采,更不會為了標新立異而讓鏡頭語言失去自己的特色。
而喜歡做“標題黨”、用“非主流”鏡頭譁眾取寵的王姓導演,又不敢輕易觸碰審核的紅線,因為一旦尺度拿捏不好直接被下線,砸了一部電影事小,得罪了千萬投資方事大。
至於像姜姓導演這樣的鐵漢,大家覺得他會為了炫技而搞些投機取巧的操作嗎?
所以,能把這麼多“不正經”集於一身的,似乎也的確非馮小剛莫屬了。
畢竟嬉笑怒罵、含沙射影、針砭時弊,一直以來都是他的電影風格;能把商業電影帶進賀歲檔,並被譽為“賀歲檔”之父,可見他對商業電影的運作了然於胸。
做他人不能做之事,明眼人都能看出馮小剛的意圖:先把票房口碑兩手抓,再衝擊獎項。
只不過,這部《我不是潘金蓮》卻並沒有達到馮小剛的預期效果,雖然的確在獲獎上有所建樹,但票房不到5億,豆瓣評分只有6.7分,IMDB評分也只有6.9分。
電影失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但細細總結一下,不難發現這些因素共同指向了兩個人:導演馮小剛和主演范冰冰。
在拍攝《我不是潘金蓮》之前,馮小剛擔任了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總導演,主演了《老炮兒》並獲得金馬獎最佳男主角,還獲得了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擔任了第六屆導演協會副會長,可謂到達了職業生涯的巔峯。
此時的張藝謀因為拍了一部《長城》,而被恥笑為“江郎才盡”;
此時的陳凱歌因為拍了一部《道士下山》,而被質疑“徒有虛名”;
此時的李安正在緊張製作《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已經將近4年沒有產出任何作品了,差點讓人忘記了他還在拍電影。
在國內知名導演要不銷聲匿跡,要不馬失前蹄的情況下,如日中天的馮小剛似乎進入了無人之境,大有能在華語電影市場呼風喚雨、捨我其誰的霸氣。
但有句舶來語説得好:欲讓人滅亡,必讓其膨脹!馮小剛在其他導演都偃旗息鼓的狀態下,事業反而節節高升,這很容易會錯誤判斷了自己的真實水平和號召力。
《我不是潘金蓮》正是在馮小剛對自己認知不清晰時,因為自負而製作出來的“半成品”。
為什麼説這部電影是個半成品呢?
因為從這部電影裏,我們除了領會了馮小剛的營銷手段、炫技鏡頭和為了打“擦邊球”而刻意選擇的敏感題材外,感受不到一部電影應該有的誠意。
故事是現成小説改編的,故事脈絡基本沒有太大變化,但為了美化女主形象,硬是把在原著裏褒貶不一的李雪蓮刻畫成了無辜、可憐的白蓮花。
明明是無理取鬧的法盲,在各種可憐特寫的塑造下成了被欺負弱小婦孺,甚至不惜刪去了原著裏對李雪蓮負面形象刻畫最深刻的子女線,用“失去了一個孩子”的悲劇取而代之,強化了她多年持續上訴的“合理性和悲憫感”。
但事實上,李雪蓮真的無辜可憐嗎?片中的官員真的只是站在羣眾的對立面、為自己着想嗎?因為李雪蓮被塑造得過於悲慘和意識正確,不少觀眾都失去了對上述問題深思的機會。
眾所周知,小説對於人物關係的編排是有非常嚴謹的邏輯關係的,隨意刪減人物對劇情的影響非常大。正所謂失之毫厘謬以千里,一整條人物故事線都被抽離了,不影響主旨才怪。
《我不是潘金蓮》的原著小説,本身就因為邏輯不夠嚴謹而受到詬病。不過因為這是基於諷刺筆法下的一個荒誕故事,讀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忽略這種瑕疵。
但馮小剛的電影改編不僅沒有做到在原著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反而只是在複述故事的基礎上,進一步弱化了劇情的邏輯性。這難道還可以説“正因為題材荒誕所以要更不講邏輯嗎?”
凡是一個打算用心拍攝作品的電影人,絕不會對自己的作品這麼不負責。
羣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雖然馮小剛在宣發時採用了鋪天蓋地的宣傳攻勢,各種大咖背書支持,各路院線給予了很高的初始排片,但在第一二輪觀眾走出影院後,電影的口碑就崩了。
馮小剛自以為是“奇招”的“非主流”鏡頭,被批得一無是處;“不正經”的劇情因為故事邏輯有瑕疵的問題,被批成了刻意碰瓷;“標題黨”更是被千夫所指,許多人看完後都不知道電影和潘金蓮有什麼關係。
説實話,目前網上對《我不是潘金蓮》的負面評價,有很多是比較片面的。他們被馮小剛的“三板斧”砸得昏頭轉向根本入不了戲,又談何深刻思考其中的黑色幽默、荒誕元素?
但這怪不得觀眾們入不了戲,如果馮小剛能踏踏實實地拍電影,即使拿出《非誠勿擾》的水平,也能讓電影拿到《大腕》那樣的口碑。
可惜此時的馮小剛自負得很,不僅一點不踏實,反而還把電影的失敗歸咎到“被人黑了”頭上。他發文怒斥萬達,為了報“挖牆腳”的仇,故意在排片上打壓華誼兄弟出品的電影。
馮小剛又名“小鋼炮”,網絡開撕、日常懟人是司空見慣的事,但公然對一個社會地位極高的知名企業家指名道姓地開炮,這還是頭一遭。
當時有人説,因為馮小剛和華誼簽了對賭協議,如果電影不大賣就要虧到家了。但現在回過頭來看看,《我不是潘金蓮》只有不到5億票房,馮小剛卻並沒虧到破產,反而繼續拍着電影,與其説當初他是為了利益而豁出去,還不如説他就是飄了。
自負的馮小剛不僅沒有拍好《我不是潘金蓮》,在輿論戰上也佔不到萬達的一絲便宜,即使把老闆王中磊也拉下戰場,齊聲呵斥萬達“小氣”,也抵不過王思聰一篇反擊的長文。
在馮小剛實名DISS王健林不久,王思聰就有理有據地羅列了自家打壓華誼兄弟的理由,順手諷刺了一下電影質量不行。王思聰在網絡上的公信力可比馮小剛強多了,有了他的一句差評,馮小剛之前做的好評營銷等於功虧一簣。
最終,馮小剛罵萬達不僅沒讓電影排片增加,反而還落了個不良風評,簡直是迷惑行為。
如果馮小剛不是那麼自負,踏踏實實地在劉震雲的原著基礎上改編出更有邏輯性的故事,《我不是潘金蓮》就不會受到這麼嚴重的口碑反噬。
如果馮小剛不是你那麼自負,不要因為按不住自己的嘴而和王思聰展開罵戰,《我不是潘金蓮》就不會給人一個極差初始印象,更不會在宣發還沒完全到位時就淪為笑柄。
但可惜,世界上並沒有那麼多如果。
有意思的是,電影的女主演范冰冰,對電影產生負面影響的原因,和導演馮小剛何其相似。
馮小剛是因為自己的自負影響了電影的口碑,而范冰冰則是因為過於驕傲自大影響了電影。
只不過比起馮小剛主動“搞砸”電影,范冰冰對電影的負面影響則是被動的。
作為一名“80大花”,范冰冰當年在80後女演員裏可謂“鶴立雞羣”。
論顏值,范冰冰不能説是豔壓羣芳,但絕對能算得上一枝獨秀。
巔峯時期的范冰冰完成對的上“魔鬼身材,天使面容”的稱謂。她身上的黑點不少,但顏值從來不是黑點,哪怕因為身材走形被人詬病,內容也只是捕風捉影的“疑似懷孕”。
論演技,范冰冰比起閆妮、趙薇、周迅等“70花”而言自然遜色不少,但相較於其他“80花”,范冰冰無論是演出經驗還是戲路的寬廣度都略勝一籌。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范冰冰不介意扮醜。這種醜並不是簡單在臉上抹一把油彩敷衍了事,而是從頭到腳徹徹底底地損壞形象。如在《我不是潘金蓮》裏,范冰冰扮演的李雪蓮就有不少蓬頭垢面的場面,甚至還有直接被推到水坑上的窘況。
想一想其他同樣咖位的“80花”,她們真的能夠進行這樣的捨身表演嗎?
論營銷,范冰冰更是當仁不讓的王者了。經過楊天真的包裝,“範爺”、“女王範”等既符合她特點,又在圈裏獨一無二的詞條成了范冰冰讓人印象深刻的標籤。
再經金牌攝影師陳曼之手,輸出各種時尚大片長期霸佔各種雜誌封面頭版,完全就是當仁不讓的“王者風範”。
綜合這三點,我們不難發現,當年的范冰冰在同階層的女星裏是“無敵”的存在。
不僅時尚資源充足,既能演電視劇又能演電影的她在影視資源上也很搶手,如果不是因為每個人都只有24小時,以范冰冰在工作上表現出的“狠勁”,分分鐘可以成為365天的封面人物。
但范冰冰也許萬萬沒想到,自己將來會一夜間跌落神壇,正是因為她在工作上的“霸道”。
2018年5月,馮小剛因為《手機2》的宣發問題惹怒了小崔,隨後就是小崔憤怒的報復——曝光了《手機2》女主演范冰冰的兩份演藝合同,並實名舉報其為了規避税務鑽法律空子。
緊接着,范冰冰就迎來了有關部門嚴厲的稽查,並最終確定她的公司存在嚴重經濟問題。曾經的范冰冰有多賺錢,如今在經濟問題上的錯誤就有多大。
范冰冰因為自己曾經驕傲的事業險些身陷囹圄,從某種角度來説她正是被自己的自傲所害。
雖然,發生在2018年的經濟問題和2016年上映的電影似乎沒有很大的聯繫,但電影的口碑除了在上映時發酵外,隨着歲月的流逝也會在後續的評價中有所變化。
如周星馳的電影《功夫》,在上映時並沒有得到一個十分好的口碑,然而隨着時間的沉澱,現在已經是豆瓣Top250電影裏的第109位,評分高達8.7分。
但由於范冰冰的自傲而產生的負面影響,讓《我不是潘金蓮》失去了後續口碑提升的可能。即使電影已經上映了5年,評分依然巋然不動地停留在6.7分這個剛過及格線的位置。
如果不是因為馮小剛的自負和范冰冰的自傲,樓主認為《我不是潘金蓮》這部電影理應可以去到7-8分的評分。
因為這個荒誕故事的內核,本身就存在一個十分有趣且值得深挖的命題:女主李雪蓮和民間故事裏的潘金蓮,是不是隻有一個“蓮”字相同這麼簡單呢?
根據多部小説記載,潘金蓮就是一個道德敗壞的婦人形象。但由於小説多有誇張成分,事實是否會像民間傳説,其實一直缺乏明確的依據。
後來,經過不少學者的多方考究,特別是從潘金蓮生活當地流傳的文獻對比,發現潘金蓮有很大幾率是被武大郎的仇人污衊了清白。
特別是在2009年12月18日,施耐庵的直系後人施勝辰專程來到清河縣武植祠,為武植和潘金蓮造像,並寫下道歉詩,更是讓人確信多年來都冤枉了潘金蓮。
儘管如此,潘金蓮在今天依然是不少人心中的反面人物。
這和《我不是潘金蓮》裏的李雪蓮又是何其相似呢?
雖然李雪蓮是無辜的,但在秦玉河的污衊下她有口難辯;雖然大家也知道李雪蓮是無辜的,但比起相信真相,大部分人都選擇聽信謠言。
馮小剛其實也很想在這個問題上做文章,只可惜他只在李雪蓮的慘情上做表面文章,而在造成李雪蓮和潘金蓮共同遭遇的深層原因上缺乏探討。
他對各級官員的刻畫只是停留在蜻蜓點水般的復刻原著上,即使是鏡頭最多的王公道、鄭眾以及馬文彬,也不過是抽取了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場面進行了還原。
對於人物在思考李雪蓮問題時的態度變化,為了應付同一件事情而做出的不同判斷,都被刪減了許多,不僅令角色形象不夠立體,也讓整個故事的高度下降了不少。
其中最令我感到可惜的,莫過於可以和李雪蓮遭遇形成強烈“正反打”的史縣長的遭遇,居然在結局時處理成了和李雪蓮進行大和解,真是“暴殄天物”。
史縣長是李雪蓮第一次上京告狀後被撤下的地方官,他因為沒有及時接待李雪蓮而被冠以“翫忽職守”的罪名,可實際上當時的史縣長是為了參加一個重要會議才被迫避開李雪蓮的。
因為一個被動的原因而被撤職,史縣長的委屈難道不比李雪蓮的離婚案更加冤。所以他也效仿李雪蓮上京告狀,但他做不到李雪蓮那樣的耍潑,所以在好言相勸之下,被一路護送回家鄉,最終看開後成為一名餐館老闆,日子過得很滋潤。
史縣長的通透讓他即使身負更大的冤情,也能比李雪蓮看得更開,所以他比李雪蓮早十年過上了好日子。他的故事無疑是李雪蓮故事的反例,用原著的劇情結尾難道不比大和解結局更能引起觀眾對李雪蓮遭遇的深層思考?
可惜自負的馮小剛在當時沒有考慮太多,他只是把這部“半成品”電影進行了大量的商業包裝,就推上了華語電影市場,自以為能翻雲覆雨,結果卻接受了一頓現實的“毒打”。
只可惜一部本來應該能大放光芒的電影,就這樣被白白浪費了。
我是一木支危樓,大家對“《我不是潘金蓮》為何口碑平平?因為馮小剛的自負和范冰冰的自傲”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下你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