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網都在談論的MBTI,只是千萬商家制造的虛假精神泡沫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文化產業新聞,作者|胡鈺敏
近日的微博熱搜榜上,經常出現與MBTI人格類型相關的詞條,熱度最高的一個還衝上了熱搜第一。不知何時起,全網都在談論MBTI。
朋友中經常聽到這樣的對話:
“INFP好奇心重,經常沉浸在深思中,喜歡獨處,我就是很典型的INFP啊。”
“我覺得ISFJ的人很好哎,很會照顧別人。”
“ENFP,我竟然和愛因斯坦是同一種人格類型!”
就連虛構的動漫人物都沒能躲過。
社交媒體上鋪天蓋地的MBTI,甚至連朋友聊天都是圍繞着MBTI,這個不被學術界認可的“偽科學”,如何成為眾人信仰?為何能讓人深深陷入、無法自拔?
牛津大學文學系副教授米爾維·艾姆蕾在2018年提到,《財富》榜100強公司有89家在不同階段對員工進行性格評估,性格測試產業已經形成約20億美元的市場。擁有MBTI正版版權的CCP公司,每年能創造千萬美金的收益。而這套商業模式,很快就在國內生根發芽。
在豆瓣搜索關鍵詞MBTI,點擊排在第一的小組,置頂的簡介梳理了一份MBTI發展史,認為目前正處於第五階段;前四個階段,列舉的代表人物是榮格、邁爾斯母女等,該小組組長的名字出現在第五階段。進入他的主頁,掛着一個微信支付二維碼,花5元就給人做性格判定,“若有更多問題,請續費”。
在網上搜索MBTI,排在前頭的若干測試鏈接,全部來自各種互聯網心理服務機構。隨便點開一個鏈接,都會顯示“立即測試”。可當你完成幾十上百道題目後,就會發現需要掃碼付錢以獲取測試結果和詳解。這筆費用,從幾元到百元不等。短視頻平台上,亦是如此。
還有一些店家,直接在電商平台和二手交易平台上出售性格測試題或是解析,9.9元、19.9元……免費的當然也有,但首先得關注公眾號。
靠着搬運測試題,或是提供解析等增量服務,年輕人熱衷的MBTI,正在成為賺錢、引流的工具。這其中有純粹的商人,也不乏專業人士、愛好者。
商業還是科學?- 學術禁忌“偽科學”
事實上,MBTI這份世界上最受歡迎的人格測試,雖然在全球商業世界都廣受追捧,但一落到心理學界,討論的聲音就小了起來。
有着全球新聞界媒體百科之稱的美國新媒體VOX對此進行了揭底。在VOX看來,MBTI測試其實毫無意義。
一方面,作為發明者的邁爾斯母女,既沒有接受過心理學的正規訓練,也沒有在學術機構工作過,她們只是全職家庭主婦,是業餘的小説家和精神分析師,和心理學家毫不沾邊。
另一方面,就連榮格也曾跳出來寫信指責這對母女,在研究方法不科學的基礎上,結論也不可能靠譜。榮格本人也強調過一個事實,他的“八維人格”理論不具備實踐意義,純粹是自己根據多年當精神醫生的粗略臨牀觀察所作的總結。
該理論主張更詳細的闡述是:如果你被歸類為這一種類型的人,這意味着該類型在你的外顯行為表現上佔據了上風,而跟它對立的類型則潛藏在潛意識中,沒有得到充分開發——人應該去了解和發展潛藏的類型,讓內外達到平衡。
總結起來即是,“人類可以被分成八種類型,但每個人都應該是一個例外”。榮格認為,機械地確定自己人格類型的心理學測試,本身就是違背心理學原則的。
另外,CPP的董事長Carl Thoresen,同時也是斯坦福的心理學教授,在職業生涯中發表了至少150篇學術論文,卻沒有一篇提到MBTI。
Thoresen曾對《華盛頓郵報》承認,“自己從未在研究中使用MBTI,因為很多學術上的夥伴是質疑它的。”
正如《華盛頓郵報》所評論的那樣,在學術界公開讚揚MBTI測試是一種禁忌,公開貶低它同樣是一種禁忌。它雖然不科學,但它是你或你的恩師,從事的利潤豐厚的副業。
- 一則成功的商業營銷案例
這樣一份在心理學界看起來毫不科學的測試量表,究竟為什麼會被廣泛推崇?
事實上,MBTI測試雖然不是專業的心理學量表,但它卻是一則成功的商業營銷案例。
這要從MBTI測試走紅之初説起。
1930 年,邁爾斯母女在經濟大蕭條中難以再靠寫小説為生,於是她們便打起了MBTI測試的注意。最初,這對母女將MBTI測試成功兜售給了剛剛成立不久的戰略情報局,隨後又稱熱打鐵,説服了四十多所醫學院藉此招生。
一番操作後,MBTI測試名聲打響,連通用電氣、標準石油公司和貝爾實驗室都開始採用此測試招聘和構建團隊。
這一期間,還離不開威廉·懷特的推波助瀾,這位著名的社會學家在其1956出版的暢銷書《組織人》中,曾大肆推薦企業採用MBTI測試。
《性格經紀人:MBTI的奇怪歷史和性格訓練起源》的作者Merve Emre研究MBTI測試多年後發現,從誕生之初,MBTI測試就是塑造組織人的完美工具。“MBTI測試使人們堅信自己的身體和心靈是完整的,工作和靈魂是契合的,從而強化僱傭管理特權,消解羣體抗爭的慾望,最終在提高員工工作效率的同時,還可以遮蔽工作帶來的異化感。
所以,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在進行MBTI測試時,雖然會有被貼標籤的感覺,但並不會感到被冒犯,即便被測出是偏向敏感和內向的人格類型,也會有被取悦的感覺。
現在社交媒體下“定義”自我一個人多次測試結果可能不同,並且我們對MBTI的科學性抱懷疑態度,但是為什麼我們還是熱衷於談論MBTI,為自己貼上人格標籤?
“認識你自己”,這句早在千年前就被鐫刻在阿波羅神廟牆上的箴言,正在當代媒介、尤其是社交媒體的浸潤下,煥發出新的時代特徵。
從個體角度出發,我們“從外向內”窺探的需求通過MBTI等各類人格測試被放大,“認清自我”不僅是合理的,更是必要的。而在這個人人被社交網絡串聯的時代,人格測試更具有社交屬性,MBTI這一“統一標準”成為新一輪的社交貨幣。INTJ不必非找個ISTJ做好朋友,只要你懂MBTI,大家都是好朋友。
再者,有學者指出,MBTI提供給人們一種“極度舒適的虛構”。一方面,當“我是誰”這一命題具有了一系列與生俱來的答案,這意味着你不必為你是誰而道歉。另一方面,MBTI本質上提供了一種既能彰顯個性的、卻又温和不冒犯的語言,這種語言把個體圈養在舒適圈,並暗示他們:嘿,你可以遵照自己“原本”的樣子來活,無需改變,也無需承擔任何責任。
結語:
MBTI風靡所映射的,是當代年輕人對於生活迷茫而尋找寄託。星座、九型人格、MBTI……我們可以藉助這些工具去尋找認同感。但是,且莫過於較真這些“偽科學”,好玩為主,有趣至上即可。
每個人的性格都是複雜且難以具象框定的,我們唯一真正應該去追求的那個標籤,是我們自己。看見自我,也看見身邊的人,站到高處去看,也俯下身子去看。在愛“具體的人”之前,需要先看見“具體”的人。
存在即合理。MBTI對於身處圈內的人來説,或許有着無可替代的精神意義。但或許,不理解MBTI的人還挺幸運的,因為他們不需要靠這個知道自己在人羣中既不孤獨也不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