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犀牛娛樂(ID:piaofangtoushijing),作者:小福,編輯:樸芳,創業邦經授權發佈。
經歷了兩個票價動輒百元的春節檔,如今很多觀眾再看到高昂的電影票價都已經見怪不怪。因此在今年暑期檔,上漲的電影票價似乎並沒有引起太大反響。
不過話説回來,春節檔尚能夠用“影院過年也想吃頓餃子”這樣的邏輯來理解普遍性高定價行為。但在今年這個嚴重缺片的暑期檔,高票價似乎並不符合此前規律。
一個直觀的數據是,2022年6月份全國平均票價達到36.2元,為往年同期之最。而在這背後不僅源於影院的普遍高定價,也與部分片方發行價上漲緊密相關。
史上最貴暑期檔相比春節檔時的短期大幅高價,今年暑期檔的電影票價更像是“鈍刀子割肉”。
此前犀牛君曾在文章《 能否救活端午檔?》 中發現,撤檔再定檔的端午節檔影片《暗戀·橘生淮南》的最高結算價達到45元,最低也要35元。不僅高於近兩年上映的《我是真的討厭異地戀》《你的婚禮》《我要我們在一起》等同類型的影片發行價,也超過了去年端午檔同期的《超越》《熱帶往事》《陽光姐妹淘》等影片。
根據貓眼數據,截至目前,《暗戀·橘生淮南》的平均票價達到了40元。這樣的定價讓人很難想到這只是一部中小體量的國產愛情電影。
然而在犀牛君以為這只是偶然事件時,正在熱映的《人生大事》的高發行價正在告訴我們這並不是巧合。
《人生大事》的發行通知顯示,該片的最高結算價為A類城市的CNITY2D/中國巨幕2D廳的45元,最低結算價為數字2D的B類城市35元。這兩個定價都較去年清明檔上映的同類影片《我的姐姐》上調了5元。這也就導致了《人生大事》目前是今年暑期檔中平均票價最高的一部新片,達到了40.1元。
這兩部影片的發行價均較前兩年同類作品上漲5元,聽起來幅度有限,然而歷史同期最貴的平均票價卻出賣了他們的高價本質。
在暑期檔大片還未進入市場之時,兩部中小體量電影先默默抬高了市場均價。而在即將公映的影片中,也有部分影片提高了發行價格。像即將在下週五公映的《外太空的莫扎特》,最高和最低結算價分別為45元和35元,比去年春節檔的《唐人街探案3》整體上漲5元。
不過也有很多影片並沒有輕易抬價。像此前上映的《一週的朋友》《你是我的春天》,即將上映的《神探大戰》,都沿用了去年的發行價格。文藝片《隱入塵煙》的發行價更是停留在25-30元區間,處於較低的定價水平。
可以看到,在暑期檔本就有限的影片中,選擇提高發行價格的項目並不在少數。正是這種從片方側發起的漲價行為,一手締造了2022年的這個“史上最貴暑期檔”。
部分低線觀眾離場若究其原因,疫情必然是發行價上漲最大的催化劑。
近兩年來本土疫情的反覆對全國影院營業率以及觀影人次都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在這種環境下上映的新片不僅要直面市場的不完全形態,還有可能遭到隨時捲土重來的疫情衝擊。
對於影片出品公司而言,提高發行價格無疑是降低影片上映風險、保證影片收入的最簡單途徑之一。畢竟比起相對不可控的內容品質與觀眾口味,發行價格是片方手中少數能夠把握的一張明牌。
即便放眼整個消費市場,漲價都是今年的大趨勢。從視頻平台調價到生活物價攀升,就連從前夏天必備的冰棍雪糕也化身“刺客”不時就給消費者一次驚嚇。環境波動、成本上漲......這些都是電影票漲價背後的不可抗力。
不過我們發現,相比春節檔那樣大幅度的上調,這次的5元漲價區間説多不多説少不少。因此至少在社交平台上,其實抱怨暑期檔票價的觀眾並不多。
但市場真的沒有變化嗎?
顯然不。
近幾年來下沉市場觀眾觀影占比持續上升,在票房產出構成中發揮了越發重要的作用。但提高發行價首當其衝的就是低線城市,近期這兩部暑期檔新片就肉眼可見地帶來了不同線城市觀眾佔比的變化。
我們選取了《人生大事》《我的姐姐》《送你一朵小紅花》這三部體量相近、定位相似,又分佈在三個不同上映年份的影片,對比了這三部影片日票房最高的一天不同線城市的票房產出情況。在此之中,《我的姐姐》《小紅花》的發行價一致,平均票價則分別為36和37元,均低於《人生大事》的40.1元。
《小紅花》最高日票房這一天,一二線城市的票房產出佔比達到了50.86%,而《我的姐姐》最高日票房中的一二線城市票房佔比為52.59%。《人生大事》目前日票房成績最好的上週六中,一二線城市票房佔比達到了54.68%,其中四線城市票房佔比較另外兩部影片有明顯下降。
這樣的現象在專攻下沉市場的愛情片中更加顯著。
對比今年端午檔的《暗戀·橘生淮南》和今年五一檔的《我是真的討厭異地戀》、20年七夕檔的《我在時間盡頭等你》三部愛情片,可以看到《暗戀》日票房最高日的一二線城市票房佔比多達51.05%,另外兩部影片日票房最高這一天的一二線城市票房產出均未達到45%,下沉趨勢顯著。值得一提的是,《暗戀》發行價、平均票價也是這三部影片中最高的。
作為一部愛情電影,《暗戀》沒能“沉下去”,也就意味着這部影片失去了讓票房曲線繼續延伸的可能。
把選擇權交給市場一些影院經理對此頗有微詞。
影院經理董文欣前段時間就曾在個人微博中探討這一現象。她表示很多影院經理都在吐槽最近國產片的發行價高,二三四線城市發行價相同,導致三四線城市影院被迫提價,影響觀眾購票慾望。
事實上,在疫情發生之前,國產電影發行價格大多會根據城市水平分為一線城市、二三線城市、其他城市三個標準,這樣能夠通過階梯定價來更好地滿足不同經濟水平地區觀眾的觀影訴求。
而近兩年多的大部分國產影片都簡化了標準,將發行價格按照一線城市和其他城市兩個大類來劃定。此舉無形中提高了三四線城市影院的定價門檻和觀眾進場門檻,將壓力轉嫁給了位於下游的影院一方。
特別是疫情發生後,很多普通人都在經濟上遭遇了一定衝擊,消費力不升反降。此時部分片方又將電影票的成本一下子抬高5元,加上影院服務費和票務平台服務費,導致了一部分對價格敏感的低線城市觀眾提前離場。
但我們也要看到,被高價電影票勸退其實並不是市場常態。如果影片質量足夠好,票價稍高自然不會造成太嚴重的後果。
最典型的就是近兩年的《唐探3》《李煥英》《水門橋》等春節檔頭部影片,儘管很多影院票價破百,仍出現了一票難求景象。而今年暑期檔黑馬《人生大事》,來到上映第三週也依舊顯示出了較強市場吸引力。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人生大事》本週一日票房為5933.52萬,超過了上週一的5760.31萬,實現環比逆跌。
觀眾對好內容的需求是一以貫之的,並不會因為票價提高門檻而放棄入場。更何況此次電影票漲價幅度其實並不大,相較於引發羣嘲的雪糕“刺客”們,並不是觀眾無法接受的程度。即便的確有一些低線觀眾因此望而卻步,但整體影響並不會太大。
現在的主要問題是,市場上並沒有足夠多新項目,像《人生大事》這樣的好片子數量更是稀少,觀眾觀影熱情並不在高點。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好內容自然會在高票價的加成下票房一路走高,但品質平庸的影片也會更容易受到高發行價、高票價的負面影響。
歸根結底,在物價普漲的大環境下,電影票價跟漲是必然事件,市場、行業能夠左右的只有這個進程的快慢。
無論是片方、影院還是觀眾,都需要學會面對這樣的新常態。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