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47年後,李小龍依然改變着世界

離開47年後,李小龍依然改變着世界
李小龍的墓誌銘。

“你的啓迪會繼續指引我們走向個人的解放。”

這句寫在李小龍墳前的英文墓誌銘,不但描繪了他一閃即逝的一生,更在李小龍離開整整47年後的今天,仍舊延續着講述。

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的人生走向終點。

一週後,他的電影《龍爭虎鬥》首映,這部製作費用幾十萬美元的功夫電影,最終票房超過了2億美元,也讓Bruce Lee 和他的中國功夫真正進軍國際大銀幕,雖然那時他已不在人世。

事實上,如今他享有的聲譽與崇敬,有很大一部分也是在他離開後的歲月裏逐步累積起來。

作為武術家的李小龍,被美國人稱為“功夫之王”、日本人稱他為“武之聖者”、UFC總裁達納·懷特更是視其為綜合格鬥之父。

離開47年後,李小龍依然改變着世界
李小龍出席了1967年長堤國際空手道大賽,並進行了表演。

英語中“kung fu”一詞,正是由李小龍提出,並在後來寫入英文字典的。某種意義上,他就是中國功夫的代名詞,也是最響亮的名片。

早年在美國時期,他曾與美國空手道之父埃德-帕克切磋,正是在後者的介紹下,李小龍得以在長堤空手道錦標賽受邀作為嘉賓,並一鳴驚人。

此外,李小龍與美國柔術大師威利-傑伊、泛美柔道冠軍海沃德-西崗、美國跆拳道之父李峻九都有過交流,兼收幷蓄的同時,也讓中國武術被人所熟知。

有一種説法:“國外以為在中國人人都會功夫,那是因為在國外人人都認識李小龍。”

如此,他對中國武術在世界範圍內的推廣所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而為了做到這些,他選擇了拳拳到肉,身體力行的方式。

離開47年後,李小龍依然改變着世界
李小龍介紹截拳道。

但實際上,他所創立的截拳道在他的有生之年並未完全成型,而是經其武道哲學的引導下,在後世逐漸衍生發展。

他的影視作品,也是在後來,才被更多人廣泛追捧。

這或許與他32歲便英年早逝有關,但李小龍帶來的改變卻一直在發生着,因時代永遠召喚着英雄。而他作為英雄的存在,遠不止在武術招法與電影票房。

在李小龍離世後的第47年,種族平權的浪潮再度席捲美國甚至蔓延至世界範圍,一如他所經歷的那些歲月。

於是,人們隨之把追隨的目光越過了熒幕上翻騰的角色,跨過演武場地中凌厲的身影,投向了流星升騰背後的軌跡,便發現那一記熟悉的尖利怒吼顯得更加響亮。

李小龍短暫的人生,就是一段對抗種族偏見的歷程。

離開47年後,李小龍依然改變着世界
李小龍試鏡畫面。

1959年—1970年期間,美國平權運動進行得如火如荼。1963年肯尼迪遇刺、1968年馬丁·路德·金被殺,種族平權運動被推向了頂峯。

這段時間,恰是李小龍在美國求學、辦武館、拍電影的時間。

在武學理念上崇尚摒棄門户之見,兼收幷蓄的李小龍,不僅博覽各家之長,還在傳播武學的過程中廣收門徒,打破了封閉的傳承模式。

也因此,大量不分種族,不分性別的人羣都聚集在李小龍門下,他們領略到了中國武術的魅力,更領會了他海納百川的武術哲學和自由思想。

而他闖蕩好萊塢的軌跡則更具英雄色彩。

早在1966年,李小龍出演了好萊塢電視劇《青蜂俠》中加藤一角,並憑藉劇中的表現展露頭角。

離開47年後,李小龍依然改變着世界
李小龍在電視劇《青蜂俠》中。

當年,野心勃勃的李小龍曾寫下這樣的話:“從1970年開始,我會揚名世界。從那以後,直到1980年底,我會賺到1000萬美金以上的財富。然後,我將隨心所欲地生活,獲得內心的和諧與幸福。”

但事情遠沒有像他預想的那般進展,他所遇到的挑戰,遠比電影中的反派來的強大。

“對許多美國人來説,亞洲男性是敵人的代言人,”導演阮包這樣描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好萊塢。他所執導的李小龍紀錄片6月在ESPN上映,其聚焦的,正是李小龍成名前作為亞裔美國人對於彼時種族偏見的抗爭。

離開47年後,李小龍依然改變着世界
賈巴爾回憶與李小龍相交。

“在我們相處的歲月中,他曾激動地談起過他自己對於亞洲人在電影和電視劇中的刻板形象感到沮喪,亞裔演員能得到的角色,只有壞人和僕人。”

與李小龍亦師亦友的NBA巨星賈巴爾在2019年發表的一篇親筆文章中這樣回憶道,“男人彷彿沒有性別,而女人只會屈從。曾經黑人演員也只有這樣的待遇。”

因此,哪怕《青蜂俠》讓李小龍得以在影視劇中施展拳腳,可好萊塢對亞洲演員的排斥,仍讓他深受束縛。他拒絕接受那些帶着強烈種族偏見色彩的角色。

“當中國人出現的時候,總是那種千篇一律的出場音。真見鬼!”李小龍曾經在接受採訪時親口表達了不滿。

離開47年後,李小龍依然改變着世界
資料圖:李小龍。

而他所做的不只是抱怨,他要改變這一切。

“人與人之問千差萬別的原因並不在於我們的生命中發生了什麼,而在於當我們面對人生中能考驗生命勇氣的重要境遇時,選擇用什麼樣的方式作出回應。”

如同這句話説的那樣,他用自己的方式做出了回應,將中國功夫搬上大銀幕,是他選擇的回擊方式。

70年代,離開美國回港發展的李小龍,先後拍攝了五部電影和一部電視劇。從《唐山大兄》到《龍爭虎鬥》,幾乎每部電影都獲得了空前的成功。

離開47年後,李小龍依然改變着世界
李小龍在電影《唐山大兄》中。

隨着電影的成功,他所塑造的“中國英雄”形象,逐漸被世界所認知。在那之前,從未有亞洲面孔在“美國神話”中扮演過英雄的角色。

而李小龍用一記迴旋踢,擊碎了這一切,這記關鍵的“飛腿”,正是《龍爭虎鬥》。

也是在這時,32歲的李小龍猝然長辭。儘管如此,他如流星般的劃過被世界種族歧視籠罩的夜空中,映射出如同白晝般的光芒。

離開47年後,李小龍依然改變着世界
李小龍在電影《猛龍過江》中。

他所鼓舞的,不僅僅是華人,而是輻射到各種感受到歧視的“少數族裔”。也因此美國和世界上的有色人種普遍把李小龍視為他們的英雄。

而當47年後,弗洛伊德之死在2020年5月引爆了一直埋藏在美國社會中的定時炸彈後,紀錄李小龍那段抗爭歲月的紀錄片剛好在6月上映。熒幕上,李小龍正試圖以一己之力“扭轉乾坤”,而此時的屏幕外,奮戰者不再是他孤身一人。

“當我從越南來到美國時,他是第一個給我希望的人。因為他是一個亞洲面孔明星,他讓我知道了我有資格去做夢。”作為第一個被NFL選中的越南裔美國人,阮達説,是李小龍讓他有了夢想的勇氣。賈巴爾則將李小龍稱為“全球文化的標誌”:“對某些人來説,他幾乎超越了種族。”

離開47年後,李小龍依然改變着世界
美國警察暴力執法致死非裔男子弗洛伊德。

被問及如果李小龍活着,他會怎麼看待喬治·弗洛伊德之死時,李小龍之女李香凝回答説,父親會替他們抱不平:“我的父親對種族主義、偏見、‘我們VS他們’的心態、排外和霸凌這些東西深惡痛絕。他喜歡真誠、勤奮工作的人,尊重人們之間的差異。他相信統一性,人和人之間的平等,地球上所有的人都屬於一個家庭。”

如果他還活着,將會如何影響這個世界?

這個問題,在李小龍離世後的47年裏被反覆追問着。

沒人知道答案,但可以確定的是,哪怕他已經離開47年了,這個世界依舊在被他改變着。

離開47年後,李小龍依然改變着世界
離開47年後,李小龍依然改變着世界
【編輯:田博羣】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72 字。

轉載請註明: 離開47年後,李小龍依然改變着世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