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電影名都開始“抄襲”,國產爛片還有救嗎?

説起國產爛片,大家都會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雖然這幾年國產電影發展得很快,也在一些空白的領域有了進步,比如説《流浪地球》讓國產科幻電影有了希望,而《哪吒之魔童降世》又成為國漫之光,《無名之輩》等小成本電影的誕生,又讓大家開始對國產電影產生了希望。不過國產爛片依然存在,像一顆毒瘤,讓影迷們想要除之而後快。

連電影名都開始“抄襲”,國產爛片還有救嗎?

諸多的國產爛片,也被網友們所分類,好讓大家曾經避雷。比如説打着中西方文化結合的魔幻大片,那妥妥就是爛片。不僅魔幻得讓人尷尬,不倫不類的風格也讓人接受無能。不要説西方觀眾不買賬,國內觀眾也不知道到底在説啥,像成龍的《龍牌之謎》,張藝謀的《長城》都屬於這一類型,。本來以為大牌明星加上好萊塢巨星,足夠有票房影響力,可惜卻事與願違。

連電影名都開始“抄襲”,國產爛片還有救嗎?

其次就是“小鮮肉”加老戲骨組合,如今的不少電影人喜歡用流量明星的人氣來提高電影的知名度,再配上幾位我們喜歡的老戲骨,以為可以促進電影的票房。沒想到“小鮮肉”們的演技太生硬,老戲骨們也救不了,再加上一些“粉絲”的矛盾和“摳圖”的效果,更是得不償失。比如説梁朝偉的《歐洲攻略》,舒淇的《上海堡壘》,可謂口碑和票房雙失利。

連電影名都開始“抄襲”,國產爛片還有救嗎?

還有就是隨着社會的進步,不少人都能進入電影圈做導演做演員,尤其是網絡平台的盛行,這就使得大批濫竽充數的電影出現,這些電影博人眼球,蹭情懷,蹭熱度,哪個IP走紅他們就拍什麼。甄子丹的《葉問》火了,就來了一個《少年葉問之驚天危機》,從導演到演員都不出名,不難看出片方的動機,這種國產爛片,曾經有一個通用的詞語,叫做“網大”。不過現在很多網絡電影也有了進步,雖然演員和成本還是依舊,但是質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比如才上映的2020版《奇門遁甲》,有網友説比袁和平和徐克合作的2017版還好看。

連電影名都開始“抄襲”,國產爛片還有救嗎?

但是有一種爛片真是讓人不能忍受,不僅電影爛,連電影名都照抄別人的,像美國1977年上映的經典恐怖電影《陰風陣陣》,構建了一個神秘的危險世界,成為了經典的恐怖電影。2018年的時候,盧卡·瓜達格尼諾又翻拍了這部經典,將舞蹈和恐怖相結合,營造了一種全新的恐怖風格,帶給觀眾強烈的視覺衝擊。因為種種原因,該類型的電影在國內不能上映,於是有一部國產版《陰風陣陣》出現,蹭了電影名,但是劇情完全不同,直衝國產爛片排行榜。

連電影名都開始“抄襲”,國產爛片還有救嗎?

不少觀眾以為是引進或者翻拍,結果大失所望,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55 字。

轉載請註明: 連電影名都開始“抄襲”,國產爛片還有救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