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非遺+電視劇”,如何讓“傳播”+“傳承”產生“化學反應”

由 夏侯依絲 發佈於 娛樂

  近年來,綜藝、紀錄片市場,湧現了不少非遺類節目。比如《傳承者》《非凡匠心》《百心百匠》《了不起的匠人》……這些節目以深耕專業的非遺一線手工匠人為主角,拉近了非遺與觀眾的距離。與此同時,綜N代《極限挑戰》《奔跑吧》《我們來了》等娛樂屬性較強的節目也將非遺元素融入到某一期中,豐富了節目內容,加深了節目內涵。非遺綜藝邊界在不斷拓寬的同時,完成了從單一化向多元化的進階。

  非遺類節目“大行其道”,電視劇也不甘落後。從古裝到年代,從唐宋到民國,非遺類劇集涵蓋了各朝各代。《甄嬛傳》《琅琊榜》《如懿傳》《延禧攻略》《天盛長歌》《長安十二時辰》《清平樂》《芝麻胡同》《鬢邊不是海棠紅》……等作品中均有不同程度、不同類型的非遺風貌。那麼,這些節目都傳承了哪些非遺經典,觀眾是否買賬?電視劇頻頻“牽手”非遺元素,有哪些優劣勢?兩者如何才能實現1 1>2的效果?

  電視劇牽手非遺,讓更多古老文化“出圈”

  在影視劇中,與非遺有關的劇集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植入”非遺元素,非遺為內容、劇情、服化道而服務,起到“錦上添花”作用,如《清平樂》《延禧攻略》《長安十二時辰》等;第二類是非遺“唱主角”,故事以某項非遺為切入點,圍繞非遺傳承展開敍事,這類型劇集數量較少,案例有《鬢邊不是海棠紅》《芝麻胡同》等。

  《清平樂》雖然劇集評價兩極化,但劇中所展現的非遺元素,卻為觀眾津津樂道。曹皇后的菱形紙鳶、少年趙宗實和高滔滔的大雁風箏,均是出自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汴京宋室風箏”第六代傳承人宋長虹之手。通過風箏的製作與放飛過程,觀眾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宋人風雅的生活。

  《長安十二時辰》高度還原了大唐盛世。劇中設計的非遺元素不勝枚舉。例如,西安鼓樂、長安楮皮紙製作技藝、竹篾燈籠編制技藝、關中木構營造技藝、弓箭製作技藝、澄城水盆羊肉、木輪大車技藝、鳳翔木版年畫……還有“隱藏”在探案線索中的制墨、鎧甲製作技藝、蹴鞠、馬球技藝、針灸等非遺項目。這部劇將非遺元素滲透在每個細節中,從劇情到台詞、從服裝到道具,非遺賦予了劇集濃厚的歷史底藴與文化內涵,讓劇集實現了藝術加工與文化還原的融合。

  兩年前播出的《延禧攻略》是當之無愧的暑期檔爆款,不僅收穫了超高人氣與熱度,而且該劇通過長篇幅、多細節展示了崑曲、刺繡、絨花、緙絲、打樹花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元素,與劇情形成自然互動、相得益彰,讓觀眾領略到了中華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之美。

  在電視劇中注入“非遺”元素,《延禧攻略》並不是首次“吃螃蟹”。在此之前,《如懿傳》中的“點翠”;《琅琊榜》中的“漆藝”;《甄嬛傳》《女醫明妃傳》中的“桃花姬阿膠糕”;《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的“建盞”;《天盛長歌》則再現了蜀錦織造法。這些非遺元素的存在對整部劇起到了推動作用,對於人物的身份和性格打造,營造戲劇衝突,起到“畫龍點睛”作用。

  除了非遺元素“點綴”劇集,非遺題材劇的發展則“激活”了非遺大IP。《芝麻胡同》首次聚焦“舌尖上的醬菜”,圍繞“非遺醬菜”講述嚴振聲一家幾十年經營醬菜鋪生意而展開的煙火生活。《鬢邊不是海棠紅》以京劇這一非遺寶藏作為敍事載體,不僅展現了國粹,更在劇中呈現了京繡、蘇繡等非遺項目,在傳承民族傳統文化上做足了文章。

  鍾情於非遺元素和非遺題材的幕後製片方,除了創作了《琅琊榜》《知否》《清平樂》的正午陽光。也有像新麗傳媒這樣的老牌影視機構,創作了《芝麻胡同》《如懿傳》等劇作。還有啓用同一班底創作《延禧攻略》《鬢邊不是海棠紅》的歡娛影視。據瞭解,歡娛影視接下來的《當家主母》也是一部意在傳承非遺文化“織錦”技藝的影視作品。與此同時,“電視劇 非遺”同樣成為了優酷、愛奇藝等平台爭相追逐的“香餑餑”。

  將非遺技藝轉化為生產力,前景廣闊錢景好

  目前,將非遺元素注入電視劇,已經從無意識階段,發展為電視劇的有機組成部分。非遺元素為劇集增添亮點的同時,也通過電視劇這一喜聞樂見的傳播媒介,得到了更好地宣傳、推廣、保護和傳承,非遺與劇情相得益彰,助力服化道精品化,發展前景廣闊。

  具體來看,隨着現代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了越來越大的衝擊。許多依靠口耳相傳和行為傳授的非遺正面臨“失傳”危機。利用影視劇普及非遺知識、傳播非遺技藝無疑是一次很好的嘗試。

  除此之外,專業人才的加持,保證了劇集的“原汁原味”,也為非遺傳統手藝人織就了一條“致富路”,提供了更大的展示平台,充分挖掘非遺匠人“再就業”的新藍海。《延禧攻略》邀請到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京繡傳承人張紅葉、蘇州緙絲織造技藝傳承人顧建東、南京絨花唯一傳承人趙樹憲等傳統手工匠人,參與到了劇中的刺繡、緙絲和絨花的製作中。《芝麻胡同》邀請到了被列入非遺名錄六必居醬菜製作技藝的老師傅,坐鎮現場,指導拍攝。

  非遺牽手電視劇不僅前景廣闊,而且“錢景”可期。比如,《延禧攻略》的大火,使得南京絨花一時聲名大噪,訂單暴增。《芝麻胡同》開播後,“六必居”醬菜的銷量成倍增長。《鬢邊不是海棠紅》大量開發了衍生彩妝、復古珠釵、耳環等。雖有珠玉在前,但並不是所有非遺都適合衍生開發,製作方在開發之前要充分做好市場調研。

  儘管非遺元素、非遺題材劇備受好評。但如何讓非遺元素與電視劇內容、劇情、人物相輔相成並非易事,這極其考驗編劇的功底。其次,隔行如隔山,如何利用鏡頭專業、精準地將非遺“影視化”,需要多方面、多領域齊心協力完成。第三,與同類型劇作相比,非遺項目劇投資壓力大,《延禧攻略》投資近三億,兩億多砸在服化道上。如此“燒錢”的非遺題材,難怪也只有頭部製作公司才敢“小試牛刀”。

  此外,影視作品很難完全地還原歷史,非遺元素在劇中雖然精緻考究,但出現過一些“小錯誤”,這很容易“誤導”觀眾。比如,道具不匹配,《延禧攻略》提到了孔雀羽線,卻配了一個從顏色到質感都是錯的道具;紡、織、繡概念不清,這是《天盛長歌》《甄嬛傳》都犯過的錯誤。這些小錯誤難以逃出觀眾的“法眼”未必是壞事,對於“電視劇 非遺”創作者來説,只有不斷面對觀眾的考驗,才能促進創作者更上一層樓。

  電視劇如何“活化”非遺,內容形式兩手都要抓

  講好故事是電視劇的命脈所在。但電視劇作為一種視覺藝術,視覺符號的呈現直接影響到觀眾的觀看體驗。作為電視劇精品化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非遺憑藉自身的藝術價值、文化內涵,為電視劇鮮明的風格錦上添花,而非遺選擇電視劇,也是順應時代潮流的一眾表現。

  另一層面,“非遺 電視劇”要順應時代潮流,務必要讓更多年輕人瞭解非遺文化現狀,感受到非遺的魅力,重新看待非遺與生活的關係,從而參與到非遺文化傳播中去。唯有如此,才能達到“非遺”活化、電視劇傳播傳統文化的雙重功能。

  那麼,如何才能通過電視劇“活化”非遺呢?首先是創作上,對於劇方來説,在非遺劇創作初期,就應該仔細調研非遺產業的歷史與現狀,熟知非遺的特性,有意識、針對性地將非遺元素剛在恰當的位置,如何輔助人物性格?如何與劇情無縫銜接?如何推動整個劇情的發展?在這部劇中是唱主角還是做配角?……一旦將這些問題理順後,非遺就能與劇情、人物形成良性互動,避免“不合時宜”甚至錯誤化的處理。

  如今,將非遺元素、題材運用到創作中的製片方比例並不小,但是對於創作者來説,如何能捕獲到非遺的精髓,卻需要深紮下去費一些功夫。例如,於正在創作《延禧攻略》時,對於崑曲、刺繡、打鐵花、緙絲技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劇中的展現,參考了大量的史實資料,斥巨資請到了多為非遺傳承人助力。非遺系列劇也成就了於正的“大翻身”。

  其次,是形式的創新。非遺文化並不是人們刻板印象中的“曲高和寡”,而是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在“非遺 電視劇”的表達上,不應該侷限於內容本身,傳播形式也應該多維度“探新”。比如,《鬢邊不是海棠紅》熱播,為了讓年輕觀眾更好地瞭解國粹,製作方準備了“《鬢邊》百科”相應物料普及京劇知識。京劇對於年輕觀眾最難聽懂的是唱詞,製作方準備了屏幕右側的“題詞器”,打開彈幕觀劇,讓觀眾體驗“台上台下”互動的新體驗。

  第三,國家政策的支持,也將為非遺題材的創作帶來新風口。近些年來,各級管理部門和民間組織在保護傳承非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政策、資金上給予大力扶持。這對於非遺題材創作者來説,無疑是一個利好的信息,“非遺 電視劇”,讓“傳播”與“傳承”產生“化學反應”。

  無論是前些年的“國學熱”、“漢服熱”還是“讀經熱”,它們都承載着傳統文化的復興和漢民族的復興。而它們持續升温,也與電視劇的推波助瀾妥不了干係。相信在越來越多的非遺與影視劇“牽手”的熱潮下,兩者能相互成全,結出文化傳播與非遺傳承的豐滿“果實”,真正實現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