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與吳亦凡合作單曲《咖啡》刷屏之後,鹿晗與黃子韜合作的單曲《敏感》也快速跟進。今年三人頻繁合體互動,確實令EXO老粉絲興奮不已。
《敏感》這首歌延續了鹿晗清甜聲線,也適時發揮黃子韜的rap功底,算是朋友之間的輕量合作。但作為以數據見長的頂級流量歌手,單曲發出後在各種主流平台的音樂榜單中都表現平平,實屬一般。
而在音樂製作上,鹿晗卻多了一個“製作人”的身份。或受到外界對於流量歌手“無原創能力,全靠團隊包裝”的觀念影響,早在之前,鹿晗作為一個音樂人“不做原創”就遭受詬病。
對於而立之年的鹿晗來説,一面是影視領域大面積滑坡的困境,一面在本職音樂風格並未強化的外界感觀的當下,“製作人”是鹿晗音樂審美和能力達到一定程度之後的進階?抑或是被圍困在當下打出的安全牌呢?
目前國內音樂人主張“原創”的音樂市場中,位於人氣歌手塔頂尖的鹿晗依然以“製作人”身份回應,確實比較另類。
同年齡層次的其他流量歌手努力轉型,自證原創能力,我們從鹿晗身上卻看到不一樣的音樂路徑:手握頂級資源的他,在國際化與本土音樂融合當中,選擇整合團隊,引進音樂。
其實,音樂製作人這個職業也並不容易。
音樂製作人隨着唱片行業興起,工作也極為複雜且繁瑣。它囊括了作曲、作詞、編曲、錄製、混音、母帶、後期製作等一系列創作工作,需要全程參與音樂的創作和製作方面的工種。
這種近乎全能型的要求,對從業者的職業能力要求自然會很高。本身需要具有良好的樂感,對曲式、音樂段落結構的優化組合有良好的駕馭能力。
作為幕後把控者,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要求就是,能敏鋭地捕捉到市場的需求和導向,對歌手風格和作品的風格能拿捏的恰到好處並表現到位。
大眾較為熟知的音樂製作人比如教父李宗盛,90年代他有“百萬製作人”的美譽,經他捧紅的歌手能“武裝”起歌壇的半壁江山;又如內地的張亞東,他曾操刀王菲、朴樹的專輯內容,為他們打開音樂市場籌謀規劃。
事實上,製作人和歌手大部分都是分離的。
可想而知,音樂製作人雖隱藏在台後,卻又無時無刻穿插在整個作品當中。如果説,一個好的作品如一顆一顆閃亮的珍珠,那音樂製作人就是串起珍珠的線,雖不被外界所看到但卻是整個作品的魂。
那鹿晗能勝任“音樂製片人”這個工作嗎?
自從EXO組合解約單飛後,鹿晗除去單曲和合作曲目,較為完整的發佈過三張專輯。第一張《Reloaded》以電子舞曲為主,重鼓點,重電子音色,其演唱聲音清亮有力,具有辨識度。
其近乎六組的音高,音域寬廣,在年輕的流行歌手當中條件也算不錯。其中歌曲《勳章》作為電影《我是證人》的主題曲而出圈。
在之後的《XXVII》和《π-volume》中繼續使用電子元素,曲風上也更專注於R&B。專輯氣質強調氛圍感與節制之美。
可見,從三張專輯的承襲來看,鹿晗在對自己音樂風格規劃上是一直偏愛電子元素。
電子音樂在國內起步較晚,國內多半在00年代的年輕人中流行。
音樂綜藝節目《我是唱作人2》中,GAI曾對劉思鑑的音樂做過評價,這種音樂就是新,除了新就沒有了。這種感觀,實則也是本土音樂對於歐美電子流行音樂產生的矛盾和困惑。
這種“新”,一面是放眼全世界,也屬於新式的音樂表達流派;一面是基於頂級偶像們對音樂的掌控能力不足,往往產生的都是被市場催熟的音樂。
而鹿晗選擇的音樂風格,吸收於歐美流行圈層,而放在中國就是小眾的、前衞的這一款。這是當下流行音樂行業的通病,在國內以詞、曲做根基的音樂市場中,電子音樂的確很難展開。
鹿晗曾説,他做音樂是想提高大眾的審美。“審美”本身就複雜萬象,何況國內人羣和階層分化嚴重,想要達成並非易事。
以目前作品來看,不參與創作的鹿晗只是做“挑選”工作。其個人的思想深度和對音樂的表達方式尚不成熟,影響的範疇還是僅僅在粉絲羣體。
單純用作品不成熟去否定,未免有失偏頗。
在鹿晗搭建的團隊當中,除去在國內尚有一定知名度的朱婧汐,作為鹿晗御用女詞人。其他都隸屬各大電子廠牌的外籍人員,團隊整體偏年輕。
也可以看出團隊整體的搭建思路,國際班底的加持下曲風保持洋化,而歌詞則側重於本土化。
國內著名音樂製作總監譚伊哲曾説,美國樂壇的競爭非常激烈,而國內的音樂市場廣闊,大批很優秀的音樂家很願意來中國。
鹿晗能張羅來頂配團隊配置,一方面是基於鹿晗自身影響力和話語權,但能從中看出全球市場的趨勢和調整。
儘管鹿晗不主張本人原創詞曲,但卻很積極嘗試Remix創作。以鹿晗曾發佈過的全新Remix EP《Re:Play》來説,從兩首歌曲《超級冠軍 Football Gang(Remix) 》、《Skin to skin(Remix)》來看,鹿晗在原版的基礎上加入更為虛幻的人聲,旋律也更為流暢。
這一音樂理念,也貫穿到他近期的作品。與吳亦凡合作的《咖啡》也做了Remix版再創作。
在專輯製作上,也有自己的主張,本人進行混音、編曲、母帶而創作。這與他作為“製作人”的形象是相吻合的。
儘管這樣,還是不能忽視外界宏觀環境方面,國內音樂市場不景氣。縱觀國內近些年的音樂發展,保持高水準的還是那些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手。互聯網媒介把音樂形態割裂的非常嚴重,要麼從社交媒體傳播,要麼只能從各類音樂綜藝節目獲得熱度。
在市場檢驗方面,鹿晗屬於自產自銷。
因為自身就是偶像歌手,他更多的根據自身特點去掌控音樂,而對於市場檢驗,有其大量的粉絲去買單。也就是説,鹿晗作為一個音樂製作人專輯可能賣的好,更多的是基於他是頂級偶像歌手的身份,而不是作為一個音樂製作人。
基於鹿晗在市場中擁有強大的話語權,大可收羅好的音樂人為其服務。粉絲大可在控評時宣傳鹿晗解鎖新身份,但是他是否能擔當起這個職業,至少現在還不夠。
當然,演唱和創作本是兩種不同的能力體驗,歌手並不一定要會創作詞曲,但是一個歌手能原創,絕對是對音樂審美和能力最好的檢驗。
回顧鹿晗的音樂之路,鹿晗以EXO頂級男團的主唱出道,不執着於“原創”,不管是原創能力有限還是更鐘情於“製作”掌控,我們不得而知。但從目前來看,這一聲“鹿製作人”叫的還為時過早。
對於剛過三十歲生日的鹿晗來説,無論是影視還是音樂,從一代頂級流量偶像的光芒下走的更穩些,利用自身的影響力和資源引進更好的音樂也不失為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