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不會做菜,沒開過店,他卻讓這個小鎮飯館火了20年

由 公松臣 發佈於 美食

俗話説:酒香不怕巷子深。在松江小崑山鎮平原街上,就有這樣一家“傳奇”的小飯館,老闆既沒學過做菜,也沒有開店經驗,卻毅然辭職投入創業,又當廚子又當服務員,憑着一腔熱血和用心付出,讓小飯店名聲大振,紅火了近20年。

美味延續

小崑山鎮平原街31號的“年年有魚”,是一家以新鮮雞魚製作的菜餚為招牌的風味小館。從一開始的4張小方桌,到現在樓上樓下大大小小20來桌,臨街屹立20幾個年頭,前後經歷兩任老闆,攬盡了平原街的煙火人氣及熱鬧喧譁,不僅深受周邊居民喜愛,也成為了工業區不少企業員工的“第二食堂”。

老闆劉山恆2008年來到小崑山,那一年恰逢小崑山鎮在全市率先被列為全國小城鎮發展改革試點,20歲的他看着身邊的一切都充滿了希望。工作之餘劉山恆總是會和同事朋友結伴來這家老店聚餐。2014年,得知前任老闆即將回鄉,不再經營老店時,劉山恆十分惋惜。再三思量後,他決定與妻子一起辭掉工作,接手老店,將美味延續。

剛開店時,店裏除了夫妻二人外,再無其他幫手。店鋪雖然較老,但夫妻兩人將小小的店面裏裏外外都打理地井井有條,整潔有序。飯店後面就是小崑山鎮農貿市場,大部分食材都是每天從市場新鮮採購的,透明的廚房讓一切美味新鮮看得見。

“乾淨、味道好,老闆和老闆娘人也好”成為了大部分食客對小店的統一評價。

店內最熱門的當屬酸菜魚、青花椒魚等鮮魚類菜餚了,幾乎桌桌必點,在傳承了老店的經典口味的同時,也作了些許改良。魚肉薄厚適中,毫無腥氣,鮮嫩爽滑,湯頭鮮亮不厚重,鹹酸恰好。108元一條的價格,用料也毫不含糊。

“吃了十幾年了,沒事就和朋友來,味道好量又大,一般兩個人點一個魚,再點個蔬菜就吃不下別的了。”一旁正埋頭吃魚的食客説,原先自己住在附近時隔三岔五就來,如今雖然搬去了新城,最想念的還是這一口,一有空就會喊上朋友一起來解饞。

近幾年,大街小巷主打酸菜魚的飯館隨處可見,談及自家魚的特色,劉山恆信心滿滿:“首先必須是新鮮,我們每天都從後面的農貿市場現買現殺的。現在很多飯店做酸菜魚這樣的菜用的都是料包和速凍魚,口味上是沒有辦法比的。其次,我們堅持手工片魚,絕不用機器,這樣做出來的魚肉口感會更Q彈。”

雖然手工片魚比起機器片魚要多耗費更多時間,但小店的廚師們依舊堅持匠心製作,這些來自五湖四海廚師這些年也給小店帶來了更多的口味和創新的思維。

從14年接手到現在,小店菜單上的菜餚品種也翻了3倍。沒有專業學過做菜的劉山恆不好意思地説道:“一開始,顛勺都不會,所有菜都是慢慢摸索研究的,有些還是客人教我做的呢。”令小松意外的是,眼前的這盤四季豆竟然是超越酸菜魚的存在。這盤看似平平無奇的炒時蔬原本並不在菜單上,是一位老顧客偶然間提出想要吃並教劉山恆做的,沒想到後來竟一躍成為小店熱門菜TOP3,不少食客一次性都要點2份才過癮。

除了魚,小店的雞湯也是招牌熱門菜。“每天早上備菜花最多時間的就是雞了。”劉山恆説道,“處理雞有一個很重要環節——拔毛,之前使用過幾天自動去毛器,分分鐘一隻雞就處理完了,效率非常高,但是雞肉口感卻大打折扣。大部分客人來我們店都覺得吃到了家鄉的味道,有家的感覺,我不想讓顧客失望,所以後來還是決定堅持手工拔毛,每一個環節都儘量做到完美。”

天氣漸涼,沒有什麼比喝上一鍋暖胃熱乎、鮮香醇正的雞湯更幸福的啦。

近期,店內廚師自創的涼拌牛百葉也俘獲了不少食客的心。雖然很多菜餚都是一些平時常見的,但就是這種簡單踏實的老口味、家鄉味,讓人們記在了心中。還沒打卡過的,先來看看圖片充充飢↓

涼拌牛百葉

蒜泥白肉

鮮椒牛蛙

掌中寶

梭子蟹

今年是劉山恆來到小崑山的第13年,也是小崑山鎮小城鎮發展改革試點的第13年,原先租住的社區在舊街坊改造後已煥然一新,家門口的狹窄的水泥路也拓寬成了平整的瀝青大馬路。小崑山這些年的改革發展也讓劉山恆更加堅定了初心,將美味繼續延續。

地址

文字、圖片、編輯:周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