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臭文化碰上人際關係:吃螺螄粉的正確姿勢

食臭文化碰上人際關係:吃螺螄粉的正確姿勢
廣西柳州,原本一個並不十分著名的城市,現在卻成了無數人的嚮往之地。

原因很簡單:柳州螺螄粉,是最正宗、最美味的螺螄粉!

食臭文化碰上人際關係:吃螺螄粉的正確姿勢
自2020年疫情期間大火出圈的螺螄粉,憑藉其獨特的風味迅速走紅網絡,從名不見經傳的地方特色小吃變成了中華大地的網紅小吃。

喜歡螺螄粉的人看來,為了吃着一碗有着正宗酸筍香味的螺螄粉,即使是買一張機票專門前往柳州都不算虧。

網上出售的速食螺螄粉,更是一屯一大箱:好歡螺,柳江人家……

食臭文化碰上人際關係:吃螺螄粉的正確姿勢
五花八門的品牌給螺螄粉愛好者提供了無數選擇的同時,以不可抵擋的力量拉動了整個市場。

根據2020天貓京東的聯合數據,螺螄粉的銷量增速已經成為無可置疑的第一,柳州市袋裝螺螄粉預計2020年全年將達到90億元。

食臭文化碰上人際關係:吃螺螄粉的正確姿勢
聞風而動的店家,更是讓螺螄粉的味道從線上到了線下,飄滿了中國的大街小巷。

甚至連國外,都有了“中華街特供螺螄粉”。

然而,螺螄粉獨特的風味,或許對於很多人來説,稱不上什麼美味。

螺螄粉獨有的酸味是因為其配料“酸筍”經由發酵後產生的氣味,其中某些物質過分發酵後的產物接觸空氣後會產生氨類物質。

而氨類物質的味道,其實就是為人詬病的“廁所味”。

因此,在不喜歡螺螄粉的人看來,吃螺螄粉=吃屎。

關於螺螄粉的愛與恨,隨着螺螄粉的日益火爆,幾乎是同期進入人們的視線。

自從螺螄粉一躍成為熱門後,各大社交平台上關於螺螄粉的話題連接不斷。

其中,“我在宿舍吃螺螄粉合適嗎”這類問題不出意外地引起了網友熱烈的討論。

本應該是愛好者和反對者兩極分化的討論,但各路大神給出的答案卻幾乎是大同小異:

無論如何,在宿舍這種公眾場合吃異味濃重的螺螄粉等食物的行為,實在不合適。

這個答案並不意外。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向以顧客為上帝,致力於融入中國文化的肯德基,引進了螺螄粉後也白紙黑字地宣佈:僅提供非即食的盒裝螺螄粉。

食臭文化碰上人際關係:吃螺螄粉的正確姿勢
換而言之,肯爺爺既想要蹭一波螺螄粉的熱度,吸引螺螄粉愛好者;又不想讓螺螄粉“獨特”的味道,勸退不喜歡螺螄粉的客户。

暫且不説肯德基此舉究竟是蹭熱度還是迎合客户,這已經能夠簡單直白地説明一個問題:

與“分享”相對,螺螄粉,是應該獨自享受的美味。

其實與螺螄粉命運相同的還有許多,臭豆腐,大蒜,甚至是熟雞蛋都曾經遭遇過類似的問題。

螺螄粉,不過是恰好趕上了發達的網絡,並且作為臭味文化的代表,引發了這場關於“食臭文化”的潮流。

既然螺螄粉有如此龐大的受眾,自身一定有其他粉面類食物不可比擬的優勢。

作為具有濃烈地方特色的廣西傳統食物,螺螄粉的粉絲採用陳米制成,口感相對來説更具有彈性。

同時賦予螺螄粉靈魂的酸筍,也是為了減少螺螄肉的腥味,最大程度地還原螺螄肉的鮮美;在此之外加入酸豆角花生碎等小料。

一碗誘人的網紅螺螄粉就這樣簡單地出鍋。

食臭文化碰上人際關係:吃螺螄粉的正確姿勢
同時,中國人對粉類食物較高的接受程度,也是螺螄粉不拘泥於廣西省的原因之一。

正如《中國食品》中一篇文章的評價:“它是被市場選擇出來的,而不是被設計出來的。”

然而,“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的古語,在螺螄粉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無論網絡媒體的宣傳多麼賣力,也不管身邊多少親朋好友直呼“真香”,受不了螺螄粉味道的人確實存在,甚至還不在少數。

究竟該怎麼吃螺螄粉?

如何吃螺螄粉才能夠維持身邊的人際關係?

以及類似於螺螄粉的異味食物該如何對待?

這些問題都應當得到重視,經過探討和磋商,才會得到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

在很多人看來,因為螺螄粉的氣味,螺螄粉的愛好者就不該在公眾場合大快朵頤。

站在客觀的角度,這樣的觀點並不過分。

至於為什麼螺螄粉愛好者能夠在眾多反對聲中依舊保持着熟視無睹,理直氣壯的態度,其中隱藏着許多複雜的心理因素。

心理學上有一種理論叫做投射性認同,主體會將內在的價值觀影射至客體上,渴望客體採取與主體所想相一致的行為。

食臭文化碰上人際關係:吃螺螄粉的正確姿勢
相信在不喜歡螺螄粉的人那裏,一定在喜歡螺螄粉的人那裏聽過這句話:

“你太敏感了,這有什麼臭的,我一點也感覺不到臭味。”

喜歡螺螄粉的人認為人具有共通性,既然螺螄粉這麼火爆,絕大多數的人都不討厭,那一小部分的人也不該討厭。

如果那一小部分的人討厭螺螄粉,一定是他們出了問題,而不是食物本身的問題。

因此“你嘗一嘗”、“別害怕”這類詞會頻繁地出現於反對者的世界中。

可惜人類的悲喜有時候並不相通。

往往就是因為喜歡螺螄粉的人認為:在公眾場合吃螺螄粉無傷大雅,覺得反對者過於矯情,才讓雙方一次又一次陷入互相傷害的局面。

人一生中總有畏懼之物,不喜歡螺螄粉的人好比是不喜歡香菜,不喜歡蛇的人。

恐懼是無法感同身受的,最深刻的感同身受也難達最低標準的身臨其境。

《奇葩説》中有一道辯題是關於真愛和狗狗的選擇,真愛怕狗要不要把陪伴了自己八年的狗送走?

食臭文化碰上人際關係:吃螺螄粉的正確姿勢
馬東提到了這麼一句話:你可以選擇接受治療,克服恐懼,但除你之外,任何人沒有權利要求你接受恐狗治療。

討厭螺螄粉的人,並不違反公序良俗,他們有選擇生活的權利。

他們已經退了一步,並不抵制螺螄粉的存在,只是希望螺螄粉愛好者們不要將螺螄粉端到他們的面前。

如果螺螄粉愛好者多一點理解,那麼愛與恨就不再是對立,就可以轉換為愛恨交織的形態。

事實上脱離公共場合,在互聯網的幫助下,螺螄粉的抵抗者和愛好者們藉助社交平台,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實現了互融。

譬如號稱法律界段子手的羅翔老師,在b站上傳了自己第一次吃螺螄粉的視頻。

食臭文化碰上人際關係:吃螺螄粉的正確姿勢
對立雙方放下了干戈,統一站在前線,將視頻的播放量推向了全站第一。

彈幕中從頭至尾沒有紛擾,沒有謾罵,只有飄不完的段子和數不盡的“哈哈哈”。

類似食臭文化的視頻還有很多,像大祥哥、郭傑瑞的鯡魚罐頭。

前者愛吃,後者不愛吃。卻又無一例外的被觀眾喜愛,登上b站熱門榜。

食臭文化碰上人際關係:吃螺螄粉的正確姿勢
放下偏見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保持我們底線的同時,去釋放我們的熱愛。

就像在這個時候,屏幕後的網友對螺螄粉孰恨孰愛都已不重要,因為本身衝突的焦點就不是螺螄粉,而是公共場合。

當螺螄粉不再以情緒宣泄的方式去吃,那螺螄粉愛好者們吃的將不只是美食,吃的還是文化。

切記,公共場所不是由所有人的私人空間組成,之所以言其公共場所,需要我們互相體會,互相成全。

食臭文化碰上人際關係:吃螺螄粉的正確姿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67 字。

轉載請註明: 食臭文化碰上人際關係:吃螺螄粉的正確姿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