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個竹筍還有毒,這到底是奪筍?
“嫩籜香苞初出林,於陵論價重如金。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凌雲一寸心。”一千多年前,唐代詩人李商隱看着餐盤裏鮮嫩的筍,不禁心有所感:原本可以長成鳳尾龍吟的竹子,卻為滿足人們的口腹之慾早早地被掘出來下鍋了。 當然,感慨歸感慨,估計李商隱還是會把這盤“凌雲一寸心”葬入腹內,畢竟很少有人能抵禦筍的誘惑:無論是脆嫩兼具的口感,還是遊離氨基酸賦予筍肉的鮮美味道,自古以來都能征服一干老饕。
很少有人能抵禦筍的誘惑 | 旋轉露露屋 / 豆果美食 以筍入饌,豐儉由人,愛此味者不計其數。楊萬里為了讚美新筍滋味,不惜拉踩豬肝:“錦紋猶帶落花泥,不論燒煮兩皆奇,豬肝累人真可怍(zuò)”。清代朱彝(yí)尊則將同為素食的筍和蘑菇做出比較:“每憶園林燒筍時,不戀樹雞及榆肉”,後兩者指的都是生長在樹林裏的菌類。
日本柴田是真畫作 | Wikimedia Commons 潘達君肯定不會放過品嚐時鮮的最好機會,這不僅是為了一膏饞吻,還有助於繁衍後代。由於大熊貓的主要食物竹子營養含量較低,使它們的一天基本被進食填滿;相比竹葉和竹竿,筍的營養價值更高。野外大熊貓幼崽的出生時段集中在每年的9-11月,研究表明,這與竹筍生長旺季有着重要的相關性,高蛋白的筍將為成年大熊貓在2-5月開展的求偶競爭、交配和懷孕補充足夠的能量,促成數月後的熊貓寶寶誕生。
“奪筍先鋒”大熊貓 | David Stanley / Flickr 儘管在人們看來,筍似乎只有炒和燉的做法區別,或是上市季節、體積大小的區別,但實際上能夠食用的竹筍種類相當可觀。全世界竹子約75個屬、超過1500種,在中國有約200種竹子出產的筍可供食用,其中大約近30種是人們常吃的,如毛竹筍、苦竹筍、綠竹筍、麻竹筍等等。
苦澀的筍帶來臉上的淚珠…… 吃筍“踩雷”的情況也不少見,最多的差評來自於一些筍“麻嘴”的苦澀滋味。人們還發現了一些奇特的現象,比如在盛產毛竹筍的地區,公認最好的毛竹筍叫“黃泥拱”,也即未曾拱出泥土時最為鮮甜可口,見光之後味道口感都大打折扣。天然採挖的麻竹筍味道也相當澀,後來經過實驗得知,在麻竹筍出土之前,對它進行人工遮光處理,口味就變得好多了。而買筍又如同開盲盒,很難辨別是否味道不佳,有點考驗手氣。
日本市場上的竹筍 | Christian Kadluba / Wikimedia Commons 其實,讓竹筍“麻嘴”的原因並不神秘,光照會加速筍中單寧物質的合成,它的含量越高,竹筍的味道就越差。當咀嚼竹筍時,單寧化合物與蛋白質發生反應,在人的口腔裏出現“澀味”。竹筍裏含有的草酸也會增加澀味。相關研究論文顯示,實驗測定毛竹筍的單寧含量約為7.64毫克/克,是麻竹筍的4倍。好在單寧、草酸都溶於水,焯水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這些物質的含量,也是古人在身經百戰後總結出的人生經驗。
焯水可以去除竹筍的異味,當然物種本身也有影響 | yiyi媽媽 / 豆果美食 生竹筍的苦味來自於其中的生氰糖苷類物質(cyanogenic glycosides)。它具有潛在毒性,在豆科、薔薇科、禾本科、菊科等多種植物裏都存在,比如木薯中的亞麻苦苷、杏仁中的苦杏仁苷,都屬於生氰糖苷,這也是這兩類食物毒性的來源。竹筍裏主要含有紫杉氰糖苷(taxiphyllin,分子式C14H17NO7),它經過糖苷酶的作用,可以降解生成令人聞之色變的氫氰酸。 不過,在談及毒性前必須先考慮劑量和烹飪方式問題。我們平時食用竹筍基本是熟制,浸泡、加熱等工序都可以降低鮮竹筍裏的氰化物含量,殘餘的少量氰化物對人體已經影響甚微。大熊貓、竹狐猴等動物能夠自由吃生竹子、生竹筍的主要原因,是它們體內含有能夠分解氰化物的酶,將其轉化為氰酸鹽,隨代謝排出體外。
馬達加斯加的特有物種大竹狐猴(Prolemur simus),幾乎只吃一種學名為Cathariostachys madagascariensis的竹子,每天進食500克,對於同體型的獸類來説,這些竹子裏的氰化物足以致命 | Charles J. Sharp / Sharp Photography 即使像潘達君那樣吃生竹筍,按氰化物含量最高的苦竹筍來計算,每千克苦竹筍最高含3毫克氰化物,達到成年人的致死量(每千克體重0.5-3.5毫克)可能需要吃和自己體重相仿的生竹筍才能見效,那就説不好最後是毒死還是撐死了。 即便如此,筍中的氰化物仍然會在人們掉以輕心的時候放大招。2011年,泰國曾經出現了酸筍加工廠集體中毒的情況,按照傳統工藝,20噸竹筍被放入27立方米左右的地窖中發酵,在這一過程中產生了氰化氫,造成加工廠8人昏迷,其中2人搶救無效死亡。
螺螄粉裏的臭味之源,居然還能殺人?| 吃貨研究所
關於筍的謠言們 説過了真實的危險,也應該聊聊虛假的謠言。關於筍流傳最久的謠言,應該是“小販用一次性筷子做筍乾”,可以和塑料袋做紫菜、海藻酸鈉做假雞蛋並列為食品謠言三甲。 其實,這原本是日本人做的愚人節噱頭節目。果殼作者曾專門做過實驗,煮過三天的一次性筷子仍然堅硬。竹筷裏的纖維素和木質素不可能被如此輕易地處理掉,這是“第二代生物能源”的瓶頸問題。如果煮就能讓竹子從富含纖維素的木質化狀態,逆轉為纖維素尚未大量沉積的幼苗狀態,那還不如相信人跳到鍋裏煮就能返老還童,至少還有神話故事能提供“根據”。
網絡傳言:一次性筷子能做成筍乾 另一個流傳甚廣的段子可以追隨到2007年,一張奇特的“猴臉”圖在網上迅速走紅,還登上了新聞,配以聳人聽聞的文案:“出現‘猴臉’的筷子是回收後用鹽酸洗過造成的,鹽酸對竹筷的纖維造成腐蝕,就出現了大量‘臉’形的孔洞……” 其實這是中國台灣的一位生物科普愛好者,在其博客“阿簡生物筆記”上,發佈的竹筷橫截面放大圖。這些看上去像“臉”的結構,是竹子散生的維管束,這是單子葉植物的特徵。猴子的“眼睛”其實是竹子木質部的導管。而木筷子的橫截面上是沒有這些“猴子臉”的,只有許多“孔洞”和“小格子”,分別是導管和薄壁細胞。
竹子上的奇怪空洞,引發了人們的想象,連作者本人闢謠都無濟於事 作者又好氣又好笑,親自出來闢謠,然而止不住“恐怖故事”的流傳。隨着傳播,猴子臉被解讀成了更為恐怖的“骷髏頭”,裏面殘存有可怕的化學物質……台北的個別官方機構也信以為真。這個謠言不僅流傳到大陸,甚至還出現了英語和泰語版本。 暮春將逝,與其自己嚇唬自己,不如抓緊時間,好好吃幾頓春天尾巴上的鮮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