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食記 | 甜甜圈“前世今生”:飽含卡路里的甜蜜誘惑

在人類的食譜上,大約很少能找到比甜甜圈更能將美妙細膩的口感、繽紛斑斕的即視感與輕微罪惡感完美融合在一起的美食了。圓潤誘人的外形,金黃飽滿的色澤,尤其是剛出鍋時還貪戀着油温香氣的麪糰再加一層五彩豔麗的糖霜、椰絲或是巧克力醬……當舌尖觸碰到甜甜圈的那一瞬間,彷彿全世界的詞典都刪除了“卡路里”這一個詞條,留下的只有口腔裏纏綿的感動。

雖然甜甜圈的美味配得上一百種形容詞,但其“內核”只有一個:油炸麪包圈。甜甜圈源於以麪包為主食的歐洲,在幾千年的發展中,歐洲人有大把時間在“如何將麪包變得更好吃”這個命題上動足腦筋——甜甜圈便是這種努力的重要結晶。

從歷史源流來看,甜甜圈似乎應當是一種極具歐洲“貴族風範”的甜點,然而世界上最著名的兩大甜甜圈品牌Dunkin' Donuts和 Krispy Kreme卻都在美國;提起短短圈,浮現在人們腦海中的往往也更多是紐約布魯克林區的小店而非倫敦或是巴黎的百年老字號。那麼問題出來了:這個如此“歐洲”的甜點,又如何遠渡重洋成為了北美的代表性美食呢?

其實甜甜圈的歷史幾乎相當於一整部麪包發展史,而那一圈圈誘惑的背後,也正是大西洋兩岸的人們對美食的共同追求。

從西亞到歐洲的麪包譜系

漢字中的“面”的舊體為“麵”,見字知義,麪包主要是指以麥尤其是小麥為原材料、並以各種烹飪手法加熱製成的麪食。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吃麪包自然要“靠”着小麥。小麥的原產地為西亞的安納托利亞至新月沃地一帶——這也是人類文明最早的發源地,而幾乎就在人類實現了對小麥人工培育的同時,最初的麪包便誕生了:這便是烤餅。

其實這種最為原始的烤餅在各個文明均留下過印跡,從印度的饢到墨西哥的薄餅,從阿拉伯的皮塔餅到中國的煎餅都可以看做是這種烤餅的延伸,從中也可以看出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類在美食世界裏的殊途同歸。

最早的烤餅都是未發酵的,直到人們在偶然中“解鎖”了發酵的秘密。古埃及人發現埋在砂礫中燜烤的麪糰受到神奇力量的影響,烤出的麪包不僅比原始的烤餅膨大了數倍,而且口感也更為鬆軟酥脆。由此開始,發酵便成為麪包烹飪工藝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在往後幾千年的歲月中熨帖着人類的腸胃。

古希臘、古羅馬時期,歐洲已經出現了職業麪包師,培養酵母的工藝也漸漸普及——當然,最簡單的酵母便是一塊已經發酵的麪糰。不過歐洲人逐漸發現了酒與酵母的聯繫,在古羅馬作家老普林尼的《自然史》中便曾提到高盧人和伊比利亞人用啤酒沫和麪;而在一些盛產葡萄的地區,人們也會藉助葡萄汁或葡萄酒製造酵母。隨着這些烹飪手藝的傳播與羅馬文明的擴散,麪包也進一步走入千家萬户,成為從中東、北非到整個歐洲的盤中主食。

歐洲人對面包的鐘愛還不僅僅在於吃,在中世紀,因放置時間過久而脱水變硬的麪包甚至還可以作為“餐盤”,用以盛放其它食物。在《聖經·馬太福音》中的主禱文中,“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一句的英文正是“Give us this day our daily bread”,由此可以看出“bread”早已成為歐洲人食物的代名詞,與中國的饅頭意義相同了。

有鑑於此,麪包能夠在歐洲人的餐桌上施展出百般變化也便不足為奇了。且不提麪包王國法國,意大利的夏巴塔、德國的紐結餅、荷蘭的老虎麪包都可謂歐洲麪包名品,甚至在“美食荒漠”英國都能列出一個長長的麪包名單,比如班諾克、阿倫德爾夫人、司康……

瞭解到歐洲人在麪包的烹飪上傾瀉了多少想像力,便同時能感受到甜甜圈的誕生實在是情理之中。如果説甜甜圈在色香味形上都更討食客喜歡,那也一定是因為它站在了太多面包“前輩”的肩膀上。

無酵餅與甜甜圈的文化分野

發酵技術是人類烹飪史上的一大進步,發酵麪包源於無酵麪包,但兩種食物本身並無高下之分:比如英國司康便可謂是無酵麪包中的代表之一,而甜甜圈是則發酵麪包陣營中的一員。英文中的“bread”可以分為無酵、老面發酵和酵母發酵三類,要論起味道,也只能評價一句“各有千秋”了。

不過對於歐洲人來説——準確地説是對於基督教徒來説,發酵還有着更進一步的文化審視。《聖經》中屢次提到“酵”,大多數情況下“酵”都與罪惡相聯繫,而“除酵”則是除去“苦毒、惱恨、憤怒、嚷鬧、毀謗”。《哥林多前書》中提到:

5:6 你們這自誇是不好的。豈不知一點面酵能使全團發起來麼。

5:7 你們既是無酵的面、應當把舊酵除淨、好使你們成為新團。因為我們逾越節的羔羊基督、已經被殺獻祭了。

5:8 所以我們守這節不可用舊酵、也不可用惡毒邪惡的酵、只用誠實真正的無酵餅。

“舊酵”、“邪惡的酵”分別對應着老面發酵和酵母發酵,而無酵餅則對應着“誠實真正”的品質。猶太人的逾越節又稱為“無酵節”,在節日期間不能吃任何帶酵的食物;基督教的聖餅同樣是無酵餅,僅用麪粉與水調和後直接烘烤,並沒有什麼味道——在以“暴食”為七宗罪之一的時代裏,或許只有這種淡而無味的點心才能代表耶穌的身體吧。

如果説發酵便是罪惡,那卡路里“爆棚”的甜甜圈簡直可謂罪惡的“極大成者”了。現今最早的甜甜圈配方見於1803年美國的一本烹飪書《節儉的家庭主婦》,不過很難據此確認甜甜圈是美國人的發明,因為從這本烹飪書的扉頁上可以看出作者蘇珊娜·卡特正來自英國倫敦,所以甜甜圈很可能是隨着五月花號上那些英國清教徒們的到來而在北美大陸上傳播的。當然還有一種説法是甜甜圈源於荷蘭的“olykoeks”,畢竟紐約之前的名字是新阿姆斯特丹,那時它的殖民者可是荷蘭人。

“olykoeks”又名“小油球”,或許是因為這個名字太俗氣,再加上美國人喜歡在這個小點心上加堅果,於是漸漸便有了“唐納滋”這一稱呼。除了這一“圈路歷程”,甜甜圈還有一個美國特色極濃的起源傳説:1940年一位名叫漢森·格雷的船長因為嫌普通的炸麪包總是炸不熟的中心部分,於是便將炸麪包的中央部分挖除,由此發明了甜甜圈;中間這個小麪糰也並沒有被浪費,油鍋裏炸一炸便成了“甜甜圈洞”。故事的真實性有待商榷,但因為麪糰中心炸不熟而將其挖除的作法倒與老北京炸油餅相似,看來美食還真是超越文化的存在。

時光荏苒,即便是在北美甜甜圈的中心紐約,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青睞於形狀相似但做法不同的百吉圈了。同樣是麪食,甜甜圈要用油炸,但百吉圈卻是烤出來的美食,在追求體形勻稱的年代裏,終究還是相對樸素的食物容易被人接受吧。

不過,美食之所以被稱為“美”食,想來也不是為了健康而存在的。當人們想在一個靜謐的午後享受一杯紅茶再來點甜點時,有誰能拒絕甜甜圈的絕對誘惑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16 字。

轉載請註明: 隱食記 | 甜甜圈“前世今生”:飽含卡路里的甜蜜誘惑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