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夕的三林塘老街,雖沒有往年熙熙攘攘的街景,但街邊的幾家三林本幫菜館,卻是人氣十足。歷經百年,本幫菜依然是新老上海人熱衷的口味。記者隨着三林人曹琪能,品評本幫菜的味道與記憶。
本幫菜雖名“本幫”,卻含着海派的融合之意。上海地處江南水鄉,東臨大海,北靠長江,南依杭州灣,西與蘇浙接壤。1843年上海開埠,一躍成為中國乃至遠東地區最大的都會。“十里洋場”雲集中外客商,大量人口的湧入,也讓各地飲食業者看到了創業的機會。到了清末民初,上海飲食業已經有了滬、蘇、錫、寧、徽、粵、京、川、閩等多個幫派的菜餚,而本幫菜也在此時成為了“集大成”者。
“那個時候,浦東尤其是三林地區,有很多人在上海城裏開設本幫菜館。”曹琪能舉了個例子,三林有個臨江村,該村村民大多學習廚藝。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臨江人李林根、“德興館”創始人之一。那時,三林人紛紛跨黃浦江開飯店,每逢節慶回鄉祭祖,“得把黃浦江上的舢板全部包下來。”逢年過節、紅白喜事,能請到臨江大廚燒菜的,那可是“頂呱呱”的事情。
一道蒸三鮮,帶着熱氣與香氣,被擺在了餐桌正中。這個大砂鍋一放上,整場本幫菜筵席便有了“靈魂”。這道菜,背後還有着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明朝末年,三林塘王家渡有個私塾先生叫王體仁。他的得意門生徐光啓官至禮部尚書。王先生六十大壽時邀請徐光啓赴宴,誰知,徐光啓當天並沒有來。就在王先生失望之時,徐光啓緊趕慢趕,第二天終於趕到了。王先生看到徐光啓頓時手足無措:酒席早已擺完了,拿什麼招待學生?王體仁急中生智,立刻用昨天切配剩下的雞肉、豬肚、燻魚,豬爪等邊角料放在一個大砂鍋裏,再加上油炸的豬皮,倒入高湯大火蒸熟。徐光啓久居京城,品嚐到這樣一道江南風味的菜餚,連連稱讚。王體仁懸着的心也放下了。“傳統的蒸三鮮,豬腳、肉皮、燻魚、雞肉是必放的。”曹琪能説,“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大家又進行了改良,放入了大蝦、鮮筍……”
“濃油赤醬,這是媽媽的味道!”食客倪女士又夾了一塊肉。走油肉是本幫菜的一道“硬菜”,吃口卻“入口即化”。曹琪能笑着説了另外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對婆媳,關係不太好,兩人經常吵架。一天,婆婆外出,吩咐小媳婦煮個紅燒肉。媳婦欺負婆婆牙口不好,特意把肉放在油裏炸,想把肉做得硬一些,這樣自己可以獨享美味。沒想到婆婆突然回來了,媳婦慌了,趕緊把肉撈出來,放上醬油裝作煮紅燒肉。沒想到,燒出來的肉又酥又香特別好吃。兩人之間的關係也因此改善了許多。
本幫菜的基因裏一直流淌着傳承與創新的精神。一道“醬瓜餛飩”成為了“久久圓”飯店的“網紅”必點菜。醬瓜也是三林塘的傳統美食,醬瓜和餛飩的結合,味道如何?清香酸甜的醬瓜搗爛,和肉糜攪拌均勻,包成的餛飩鮮美中更帶着一絲爽口,讓食客食指大動,吃了一個又一個。“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三林為他準備了醬瓜餛飩。可惜,他最終沒來三林,錯過了這道美食!”曹琪能笑着説,這個“秘方”,是他從一本當時文人的手抄本《寸草堂詩鈔》中覓得的,“復原之後,味道令人叫絕。”
時近中午,飯店裏人頭攢動,推杯換盞之間,春節氣氛變得濃郁起來。這座千年老街旁的本幫菜館,變的是不斷改良融合的菜色與環境,不變的是那份持久的味覺記憶與家常情感……
除了上述充滿記憶的菜品,三林本幫菜還有哪些特色?記者請曹老師介紹了幾道老三林人的“必點菜”:
01 八寶辣醬
02 響油鱔絲
03 浦東三黃雞
04 油爆魚
05 烤麩
06 涼拌海蜇皮
07 扣蛋卷
08 鯧魚年糕
09 油煎塌餅
……
來源 浦東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