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isie Hance 17歲時,有一次離開基督城的家,到中國學習、旅遊,當時她是高中生,作為語言文化交換生去中國。那一次,她第一次見識了茶文化,也明白了什麼叫泡茶。
在武漢期間,當地學生帶她去逛夜市。他們來到一個攤位前,這裏賣新西蘭人所謂的“bubble tea”。
那是5年前了,2016年,當時,奶茶文化在新西蘭還沒有像今天這麼流行。
Maisie Hance的朋友問她,她是要“泡茶”還是要“珍珠奶茶”。
Hance不太明白,也沒有喝過這種被塑料薄膜封在杯子裏的飲料,bubble tea看起來和她之前見過的飲料有明顯的不同。
“不知道該要多少糖,也不知道該要多少冰塊……也許30%?”
Maisie Hance覺得,配奶茶好像在搞科學。
從中國回來之後的Maisie Hance成了奶茶愛好者,讓她沒有想到的是,新西蘭的奶茶店越開越多,目前還在興旺之時。
新西蘭人稱bubble tea還有一個説法,叫"boba"。
在基督城,Bobalab就是這樣一家奶茶店,裏面各式玻璃瓶子讓你覺得,配奶茶要做瘋狂的科學實驗。
開出這家店的Hannah Chen説,她原來是教英語的,看到太多孩子來新西蘭後沒有奶茶喝,感覺很遺憾,才讓她決心開店。
Chen原來是教ESOL的老師,學生要麼是來新西蘭的國際生,要麼是新移民的孩子。
“奶茶是很多孩子懷念的家鄉風味——當然還有新西蘭本地人去亞洲旅行之後,回來也會討論奶茶。”
她在2019年9月開出了奶茶店。她説,她1992年從台灣舉家遷移到新西蘭的時候,當時奶茶文化在台灣已經流行開。進入新世紀以後,奶茶的品種更加多元,每次回台北,都有新發現。
“回到台灣,環顧四周,看到到處都是bubble tea。我看到了未來。”
奶茶可以無處不在,可以代替咖啡和酒。
Chen説,在台灣,和啤酒和咖啡相比,來一杯奶茶更方便。“7天24小時都能買到。”她説,這是一種適合所有場合的飲料。
“這就像一個果汁吧... ... 不同種類的飲料,然後你可以加入bubble和不同的口味,我們就稱之為bubble tea。"現在,他們有自家調製的品種,也有更傳統的品種,一些食材需要從台灣進口。
Hannah Chen説,"起初,我以為bubble tea會是少數族裔或移民到新西蘭的人喝。但令我驚訝的是......很多當地的Kiwi人其實都喜歡喝。"
2019年她在基督城開設Bobalab時,只有其他三家店。
僅僅一年時間,又冒出了7家。
而現在貢茶品牌在新西蘭各地的門店數量也擴展到了14家。
很明顯,bubble tea已成新西蘭主流生意,投資腳步沒有放緩。
這兩年,新西蘭各地的奶茶店都像bubble一樣冒了出來。
就在聖誕之前,漢密爾頓又有了一家新的奶茶店Bubble Café,據説這是一個人的退休投資。
在惠靈頓,Catherine Gao也開着一家奶茶店,她説,她開的時間也比較早,早於這一輪奶茶熱潮。
Catherine Gao 起初是來新西蘭讀書,落户惠靈頓,一次到奧克蘭,第一次嘗試奶茶。
“就像一見鍾情。我喝了一口就覺得,'這是什麼飲料?'讓我很興奮。我從來沒有想過要開一家泡泡茶店,但我想為自己做幾杯。”
幾年以後,惠靈頓也開始有人做奶茶了。她也開了自己的生意Noah’s Ark。
“到了2018年吧,奶茶也在惠靈頓‘爆發’了。之前我們有2家店,後來就擴大到有6家店,然後我們還在奧克蘭開了1家——如果不是奶茶在新西蘭流行,我們根本做不到。”
這一切也要歸功於社交媒體。
Noah’s Ark的市場人員Finn Lowndes説,從全球看,美食博主對奶茶的興趣這幾年一直在上升。
他們通過Instagram秀出各種顏色斑斕的奶茶照片,很好地激發了市場的熱情。
“從那時起,我們的客人中開始出現很多要嚐嚐鮮的人。有Pākehā(歐裔)、島裔、有家庭,有學生。年長的商人也開始來這裏,而不是去喝咖啡。”
新西蘭對於多元文化良好的接受程度,也是奶茶在這裏流行的基礎。
“我們小時候,都是標準的Kiwi咖啡館的東西。現在,我們有很多不同的選擇,bubble tea就是其中之一。”
Maisie Hance説:“當我去買bubble tea的時候,那裏什麼人都有,這很酷。”
奶茶就這樣融入了新西蘭的文化,融入了普通Kiwi的生活。它不再是特定社區的消費產品,它落地生根,就像很多年前的Chinese Takeway一樣,併成為咖啡之外的另一個選品。
不久,你也許會在更小的新西蘭小鎮上找到奶茶,更多人喝它,更多人懂它。
///
好吃、好看、好玩、好用
分享新西蘭的精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