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吃餃子,初二吃麪條,那初三吃什麼?如今不少人直言年味不濃,即使是過年也覺得沒意思,如果不是因為能放假,恐怕春節和其他普通節日一樣。但老祖宗們流傳下來對春節的美好寄託,仍能讓我們感受到年味。
在北方,不管大年三十幾點睡覺,年初一早上都要早早起牀,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餃子。餃子外形如同元寶一般,吃餃子就代表着吉祥如意,也是辭舊迎新的象徵。講究一點的家庭,在餃子裏包一枚硬幣,吃到硬幣的人有一年的好運氣。
到了大年初二,吃的就是長麪條。麪條又長又順,寓意着新的一年做事情順順當當,出門也是一帆風順。麪條可以是掛麪,也可以是手工面,因為麪條也有長長久久的寓意,家裏的老人也會吃一碗麪條,期盼長命百歲。
到了大年初三,大家又會吃什麼呢?
實際上,民間有俗語“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什麼是合子?對南方人來説,合子就相當於是炸酥角一樣的食物,或者説像韭菜盒子。
合子是北方人戴的叫法,內餡豐富,可以是肉餡,也可以是素餡。合子的特徵是外皮薄,餡料足,包好的合子如同餃子一般,放在平底鍋上烙到金黃,吃起來外脆裏嫩,香氣撲鼻,滿嘴香氣。
為什麼合子能成為大年初三的代表食物?
因為合子和餃子的寓意相似,和餃子相比,合子是烙出來的,兩頭尖,中間鼓出來,像是金燦燦的接近元寶,比餃子更能代表財富,因此老祖宗們把合子當成財富的象徵,初三吃合子有財源廣進的意思。
烙合子的時候,鍋要不停轉動,有“時來運轉”的意思。同時,轉動的“轉”和賺錢的“賺”同音,種種寓意疊加在一起,吃合子也成了一件吉祥的事情,所以北方很多地方都會在大年初三吃合子。
什麼餡料的合子最受歡迎?
作為中國傳統麪食之一,又是北方京津地區流行的美食,合子的餡料以韭菜雞蛋、茴香豬肉、韭菜豬肉最受歡迎,也最常見。尤其是在春節這個時候,春天的第一茬韭菜最為鮮嫩美味,所以韭菜餡的合子格外引人垂涎。
合子為什麼不能叫“盒子”?
不少南方人會疑問,我們有韭菜盒子,為什麼北方人的合子不能叫“盒子”呢?北方的長輩們會告訴你,因為合子的做法是把兩張麪皮合在一起,因此叫“合子”會更恰當一些。
梁實秋先生在《談吃》裏就曾經提到過老北京的合子,説標準的合子是用餅鐺幹烙出來的,不是用油煎的。油煎出來的合子不算合子,吃的時候容易發膩,幹烙出來的合子吃起來才爽口。
烙好的合子表面平滑,看着就是皮薄大餡的模樣,外皮不能破,還得是金黃色。吃的時候不能着急,先用牙齒咬開一個小口,餡料的熱氣撲哧撲哧往外冒,熱氣放出來了才大口吃,不燙舌頭不燙嘴,這才是正確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