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麗江新聲音 做有價值的內容
隨着雨季的到來,
空氣變得濕潤,
很多野生菌子也冒出了頭,
成為了消費者們喜愛的佳餚,
但野生菌子通常分為有毒和無毒,
也就是吃貨眼中的能吃和不能吃。
今天,讓我們一起領略
玉龍雪山食用野生菌的視覺盛宴吧!
木耳
有黑木耳、白木耳、紅木耳等,味道鮮美,可素可葷。
膠耳
又叫金耳、腦耳、金黃木耳,是一種珍貴稀有的藥食兼用菌。
一窩羊菌
又稱“北風菌”、“凍菌”,常與松屬植物形成外生菌根關係,出菌的時候一出就是一大窩,菌子一小朵一小朵的緊緊挨擠在一起,很像縮小版的雞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人體必需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菌柔韌味鮮,可煎、煮、爆炒等,味道可與雞樅媲美。
猴頭菇
又稱猴頭菌、猴頭、猴菇、猴蘑,菌傘表面長有毛茸狀肉刺,遠遠望去似金絲猴頭,故稱“猴頭菇”,又像刺蝟,故又有“刺蝟菌”之稱,是我國傳統的名貴山珍菜餚,肉嫩、味香、鮮美可口,是四大名菜之一,有“素中葷”“山珍猴頭、海味燕窩”、“山中鮑魚”等美稱。
鹿仙草
又名不上蓮、通天蠟燭、石上蓮、山菠蘿。
野生靈芝
靈芝又稱還魂草、仙草、赤芝、紅芝、丹芝、瑞草、木靈芝、靈芝菌、萬年蕈、靈芝草等。我國傳統醫學長期以來一直把它視為滋補強壯、固本扶正的珍貴中藥。
松茸
學名松口蘑,別名松蕈、合菌、台菌,是世界上珍稀名貴的天然藥食兼用菌,為我國二級瀕危保護物種,被譽為“菌中之王”,含有18種氨基酸、14種人體必需微量元素、49種活性營養物質、5種不飽和脂肪酸,富含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抗癌物質--松茸醇,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天然藥用菌類,食之有特別的濃香,口感如鮑魚。
小紅菌
它恐怕是雪山上數量最多的一種菌了,雨水下透後,漫山遍野都是這種菌子,鮮紅無比,一些有微毒、微苦,所以一般人都不吃,但如果用漲水撈一下,也是可以吃的!
大紅菌
大紅菌以朵大腳粗,顏色深紅者為佳,可煮、炒、燜等,其味較之其他菌類鮮甜可口嫩滑。
竹菌
別名肉球菌、竹生、竹球菌、竹荷包、竹包、竹寶、竹寄生、竹生肉球,生於海拔2000-3500m的高山針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下的多種竹竿上,背部隆起,基部凹陷處常有竹的殘留枝竿,表面黃色至淺褐色,光滑或稍不平整。
辣菌
因會流出苦辣味的漿汁而得名,辣菌多為白色,也叫白辣菌。如不想吃苦味,可把生辣菌捏碎漂洗後用,可炒、煮吃,也可碳火燒熟後舂吃,還可淹成酸菜吃,不過由於吃味不好,人們一般不採食。
茅草菌
因其多生長在茅草或灌木叢中,與雞樅外形極相似,所以又稱茅草雞樅,這種菌從六月份就開始生長,到11月份立冬過後還可以採到,可煮可炒,營養豐富,味道可與雞樅媲美。
雞樅菌
因其內部纖維結構、色澤狀似雞肉、加之食用時又有雞肉的特殊香味,故名雞樅,又名三八菇、三把菇、傘把菇、白蟻傘、箭頭菇等,富含人體所必須的氨基酸、蛋白質、脂肪、各種維生素和鈣、磷、核黃酸等物質,無論炒、炸、醃、煎、拌、燴、烤、燜,清蒸或做湯,其滋味都很鮮,為菌中之冠。
馬鞍菌
因菌蓋形似馬鞍得名,它在每年夏天多生長在林中的地上,成羣生長,呈黑、白、黃等色,肉質細嫩、營養豐富,口感鮮嫩滋味誘人,但這種野生菌的孢子有毒,在食用以前必須把它清洗乾淨。
青頭菌
菌蓋呈淺綠至灰綠色,因其本身具有與周圍環境相近的保護色,不易被人發現。這種菌味道平淡嫩滑,營養豐富,可煮、燒、炒、油炸等。
牛肝菌
分白、黃、紅、黑四種牛肝菌,是珍稀菌類,味道鮮美,香味獨特,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鈣、磷、鐵等礦物質,營養豐富,可炒、可煮,可油炸等,是不可多得的佳餚。
乾巴菌
也叫乾巴革菌、對花菌、馬牙菌等,是雲南珍稀野生食用菌,用乾巴菌炒青椒或炒雞蛋,其味妙不可言。
奶漿菌
因有乳白漿汁流出而得名。分為粗褶奶漿菌和細褶奶漿菌兩種,食用方法很多,可生吃、煮、燒、炒、油炸等,還可淹成酸菜吃。味道鮮甜可口,香味濃郁,醇香滿口,別具風味。
虎掌菌
屬十大名菌之一,是一種珍稀名貴的出口野生食用菌,還曾經是歷朝歷代宮廷皇室最喜愛的貢品之一。含11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還有17種氨基酸,其中就有7種人體必需氨基酸,是食用菌中的佼佼者,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肉質細嫩,香味獨特,雲南主要分佈在楚雄州和麗江等少數地區,這種菌還不為太多的人們所熟知。
掃把菌
又名珊瑚菌,是雲南名菌之一,有很多的品種,顏色豔麗,素有“野生菌之花”美譽,含有亮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纈氨酸、酪氨酸等15種氨基酸,鮮甜爽囗,略帶酸味。
銅綠菌
是玉龍雪山最為常見的一種可食用野生菌,生長在松樹或針葉林、闊葉林或混交林地,每年夏秋季為生長期,雨後產量多,本身具有與松葉一般的保護色,一般生長在溝窪潮濕地帶。可食用,味道鮮美。
馬勃菌
麗江當地人稱之為“馬屁泡”,屬地下塊菌,分白馬屁、黑馬屁或糯馬屁、飯馬屁等,可爆炒、煮湯或煮後涼拌吃,吃法多與韭菜、醃菜同炒吃,如火碳燒後舂吃,特殊香味濃郁,味道生脆鮮美奇異。
松樹菌
只在松樹林裏生長,顏色分青墨和淡黃色兩種,其味同雞縱一樣鮮甜,有自己特殊香味,營養豐富,吃法同雞縱。
樹荷包
又名遮孔隱孔菌、荷包菌、木魚菌、松橄菌、松橄欖、樹疙瘩、香木菌等,成羣生長於雪山松林樹樹幹上,也間或生在衰老的冷杉、雲杉的樹幹或枯立木上。
青槓菌
是一種野生保健真菌,呈蜜黃色或黃色至鏽褐色,是一種味道較好的食用菌,多與雞肉等煮湯食用。
米湯菌
顏色淡紫,味道平淡嫩滑,營養豐富,可煮、燒、炒、油炸等,。
香菌
又名花菇、香蕈、香信、香菇、冬菇、香菰,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國特產之一,有“山珍”、“真菌皇后”、"山珍之王"之美譽,富含維生素、鐵、鉀等,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食品。
牛舌菌
又稱肝色牛排菌,可食用,此菌因形狀和顏色似牛舌而得名,顏色暗紅至紅褐色,夏秋季生板栗樹樁或闊葉腐木上。
綠菇
又稱變綠紅菇、青蓋子、青菌、青面梨菇、青蛙菌、綠豆菌、青臉菌等。食味鮮美。
雞油菌
屬世界著名的四大名菌之一,因在烹製時菇體很吸油,吃的時候一口咬下去,油水被擠壓流出來,如雞油一般, 故得此名,多為炒吃、煮吃。
蛋黃菌
又名黃落傘、雞蛋菌,表面光滑,顏色豔麗,濕時稍粘,肉厚味美,是鵝蛋屬中的著名食用菌,是西歐各國享有盛名的名貴菜餚,顏色和味道象雞蛋黃一樣可口。
雞屁股菌
因菌蓋形似雞屁股而得名,味道鮮美可口,有特殊鮮香,營養豐富。吃法多煮吃、炒吃。
喇叭菌
因形似喇叭而得名。橘紅或土黃色,含有6種人體必須氨基酸,其色澤鮮明,微酸,可炒、煎、炸、煮等。
老人頭
又名仙人頭,菌肉細膩糯滑,富有彈性且滋味鮮美,有“植物鮑魚”美譽。
當然,
在玉龍雪山上還有很多不知名的野生食用菌,
查了許多菌類檔案資料都沒有查到相關記載。
老鷹菌
因菌蓋上花紋似雄鷹羽毛,當地人故形象呼此名,多用於烹飪煮湯,口感細膩香醇。
麻母雞
因形色如麻灰色雞毛而得名,當地人喜歡把其採回家洗淨晾曬儲存,待冬季放入老臘肉或雞肉湯中烹飪,據説味道十分鮮美,口感可與雞縱媲美。
氈子菌
因菌蓋下方形似氈子而得名,這種菌相對稀少,質地脆嫩,主要適合爆炒,其味道勝過其他菌類。
腦花菌
因外形神似腦花故名,當地人主要用來煲湯喝。
上面的野生菌都是
人們尋常所見的一些食用菌,
也只是雪山上野生菌的冰山一角,
還有許許多多漂亮的野生菌,
邁開腳步快來吧!
雪山野生菌等您,我和雪山與您同行……
圖文:楊向紅
“看見麗江”特提醒您
出門一定不要扎堆!
出門一定戴好口罩!
美圖、美景將會由
“看見麗江”帶您線上領略,
也請相信:
大好春光一定會等我們,
未來可期!
主編:楊江芹 編輯:李麗明
初審:李麗明 二審:章麗清 終審:楊江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