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源 紅餐網(ID:hongcan18),創業邦經授權發佈。
央視3·15晚會曝光了湖南插旗菜業有限公司的食品安全問題,引發巨大關注。
據報道,插旗菜業公司官網聲稱其擁有高標準室內醃製池300個,產出的酸菜都是自己醃製的,但記者調查後卻發現,他們給食品企業代加工的酸菜竟然都是對外收購的“土坑酸菜”。
這些“土坑酸菜”完全沒有經過衞生檢測,負責醃製“土坑酸菜”的工人們有的穿着拖鞋,有的光着腳,踩在酸菜上,就連稱量酸菜的磅秤也是直接放到酸菜上。
△圖片來源:央視315晚會曝光截圖
問題曝光後,“酸菜”一夜之間成為了讓人聞風喪膽的存在,不少人想起曾經吃過的“老壇酸菜”都感到後背發涼。
由於插旗菜業被曝為多家知名餐飲企業代加工酸菜製品,一時間,相關涉事企業也紛紛被推上風口浪尖。
產品裏有“土坑酸菜”?五穀漁粉致歉,肯德基回應“土坑酸菜”事件發酵後,首當其衝的便是被曝出與插旗菜業有合作的各大品牌。
在插旗菜業的官網裏,合作伙伴的一頁裏出現了眾多為人熟知的品牌logo,其中就包括五穀漁粉和肯德基。
3月15日曝光當天,肯德基就迅速對此作出了回應。肯德基在聲明中表示,自己從來沒有和插旗菜業有過任何合作關係,插旗菜業一直都不是肯德基的供應商。
針對插旗菜業未經同意擅自將其列入合作伙伴一事,肯德基也表示,正在聯繫插旗菜業並勒令其馬上撤下不實信息。
肯德基發佈聲明後,3月16日,五穀魚漁粉也發佈了聲明,不過,和肯德基的強勢澄清不同,五穀漁粉發佈的是一篇“致歉聲明”。
△圖片來源:五穀漁粉官博
聲明中,五穀漁粉承認與插旗菜業有合作關係,插旗菜業確實是其酸菜原料供應商之一,並就此致歉,同時表示,目前已經與插旗菜業終止了相關合作,相關的酸菜原料也進行了下架、全面停止使用並封存,等待相關部門的進一步檢查。
超強求生欲?各大酸菜魚品牌紛紛自證清白或許是嗅到了危險來臨的氣息,除了被曝出與插旗菜業存在合作關係的品牌回應之外,餐飲業各大酸菜魚品牌也紛紛主動發佈酸菜安全質檢報告,力證清白。
一直以來都主張“酸菜比魚更好吃”的太二酸菜魚率先表態。
3月16日,廣州太二餐飲連鎖有限公司通過太二酸菜魚官方微博發佈聲明,表示與央視3·15報道中涉及的酸菜生產企業沒有合作關係,太二使用的酸菜為密封罈子醃製,供應商為四川民福記食品有限公司和吉香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兩家企業均具備醬醃菜生產許可資質,並通過ISO22000/ISO9001及HACCP體系認證。
△圖片來源:太二酸菜魚官微
隨後,姚姚酸菜魚、魚你在一起、江漁兒、首秀、渝是乎、有家酸菜魚等各大酸菜魚品牌開始了一波接一波的安全報告發布浪潮,在各自的官微或官博將食材供應鏈以及質量檢測報告清楚展示。
姚姚酸菜魚表示,與傳統的老壇酸菜不同,他們選用的是正宗水東芥菜,且所有酸菜採用自然抑菌,植物酵素自然發酵,嚴格遵守24天黃金髮酵期。
△圖片來源:姚姚酸菜魚官微
魚你在一起表示與涉事的插旗菜業並無合作關係,並且已連夜成立工作小組,第一時間前往生產企業進行全面監督。
△圖片來源:魚你在一起官博
首秀與江漁兒則表示,自己的酸菜均由密封罈子醃製,並且採用了獨特的益生菌發酵技術,能有效地防止醃製過程中的細菌污染,醃製全過程也都在自有工廠進行,保證衞生與乾淨。
△圖片來源:首秀與江漁兒官微
近千億酸菜魚市場,莫讓食安問題毀了大好前程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各大酸菜魚品牌如此積極主動的聲明,也得到了許多顧客的認同和支持,不少網友調侃企業們都有“超強求生欲”。但其實,這對於酸菜魚賽道中的選手們來説,是保住品牌信譽和未來的必要事項。
作為一個現象級的超級大賽道,酸菜魚市場經歷了數次爆發式增長,也經歷過大洗牌,如今已經成長為近千億的大市場。
根據Frost&Sullivan的數據,酸菜魚行業規模從2014年的40億元快速增長至2018年的123億元,複合增速高達32%,預計2024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705億元。
而這個近千億的市場,也已經誕生出一批極具實力的頭部品牌,市場格局初現。
在“2021中國酸菜魚十大品牌”榜單中,太二酸菜魚、魚你在一起、渝是乎、江漁兒、姚姚酸菜魚、有家酸菜魚、嚴廚老壇酸菜魚、溪雨觀酸菜魚、百歲我家酸菜魚、山城外老壇酸菜魚紛紛上榜。
△圖片來源:2021中國餐飲品類十大品牌年度盛典
在整個市場日益朝連鎖化、品牌化、品質化發展的時候,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
一直以來,食品安全問題都是餐飲業的底線,一旦觸碰,丟掉了消費者的信任,再大的市場、再大的品牌也會毀於一旦。
另一方面,國家層面對食品安全的監管也越來越嚴。
早前,北京市昌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就對部分餐飲服務企業存在的食品安全問題進行通報並下令整改,其中包括巴黎貝甜、中國蘭州拉麪、黃燜雞米飯等25家餐飲單位。
因此,一個市場要健康地發展,需要全體參與者共同堅守底線。一個品牌要持續長久地發展,餐飲人也必須要有守住這份底線的責任心與擔當,否則,當大眾對品牌的信任逐漸丟失,再大的品牌也會失去它的市場。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