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命大臣:公元1861年,也就是咸豐十一年(辛酉年),8月22日子時三刻,咸豐皇帝從昏厥中醒來,看上去還有些精神,但他清楚,這是迴光返照,生命已經進入倒計時。咸豐皇帝招來老婆孩子,以及隨侍重臣,安排後事。他為6歲的兒子載淳,安排了八名大臣輔佐,“着派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盡心輔弼,贊襄一切政務。”這便是咸豐八大顧命大臣。當晚咸豐駕崩於承德行宮煙波致爽殿。
11月2日,也就是咸豐駕崩兩個多月後,顧命大臣之一,户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署領侍衞內大臣肅順,護送着咸豐的靈柩從承德迴歸北京,這天靈柩來到了密雲。此前,慈禧以皇帝尚幼,不能長久護靈為由,先期間道回京,一同回去的還有其他七名顧命大臣。連日來,秋雨不停,道路泥濘不堪,護靈隊伍上下疲憊不堪,肅順來到地方官員安排好的驛館,稍微擦洗一下,拖着疲憊的身軀躺倒炕上,由兩名小妾服侍着。肅順閉上眼睛,考慮着咸豐帝大行之後,北京那詭譎多變的政局。
温柔鄉中,肅順很快就睡着了,到了半夜,一陣喧鬧把肅順驚醒,還沒來得及穿戴,一夥全副武裝的侍衞衝入了他的睡房,醇郡王奕譞奉上諭捉拿肅順。此時這位剛剛獲得咸豐顧命,權傾一時的肅順,還沒搞清楚怎麼回事就在罵罵咧咧中束手就擒。他不知道的是,另外七名顧命大臣,此時已在北京被捕。
大清朝最後一個,也是中國帝制時代最後一個顧命大臣團隊,在被任命兩個多月之後,全軍覆沒於一場宮廷政變中,為首三人,肅順被斬首,載垣、瑞華被賜自盡,其他人削職流放。從此,在中國綿延幾千年的顧命大臣制度,徹底成為了歷史。
伊霍開了壞頭,小皇帝都要留神,在中國古代政治中,顧命大臣從來就是一種高危職業,在綿延幾千年歷史中,小皇帝與他爹安排的顧命大臣之間,你死我活的戰爭從沒中斷過。“顧命”一詞出自尚書《顧命》篇,講的是,周成王將死,恐怕太子釗不能勝任,命令大臣召公和畢公輔佐太子。在中國古代的君權政治中,存在這樣一個悖論,小皇帝年幼,無法統治帝國,最常見的就是這種“顧命大臣”體制,幫助小皇帝完成過渡。
但這時候,問題就來了,顧命大臣要麼是皇帝宗室,要麼就是朝廷重臣,在先帝時便掌握大量政治資源。盡心輔佐者有之,飛揚跋扈者有之,直接廢小皇帝的亦有之。不管是哪種顧命大臣,他們必然與君權存在矛盾。
古代政治話語中,有這樣一句,“行伊霍之事”。這是小皇帝最不願意聽到的,一旦有人嘮叨這個,小皇帝便如末日來臨。伊是商朝的伊尹,霍是西漢的霍光。此二人都是顧命大臣中的佼佼者,他們忠心用事,身前雖然權傾朝野,但都沒有成為篡逆者。所以先帝們都希望自己的臣子,能以他們為榜樣,盡心輔佐兒子。
但是伊霍二人卻有着令小皇帝驚悚的手段。伊尹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顧命大臣,這位先生不簡單,以一個廚子出身,做到商湯的宰相。根據史學家錢穆的論證,宰相最早是指帝王家中祭祀之時,行使宰牲權力的重要大臣。由此看來,這個職銜就是由伊尹開始的。在商湯死後,伊尹接受了顧命之責,成為商湯長孫太甲的師保(太師、太保)。他在顧命任內做了一件大事,他稱因為太甲不守爺爺的祖訓,治理國家亂七八糟,便將其發配到爺爺的墓地桐官守墓,面壁思過。直到太甲知錯悔過,方才放回國都,將王權奉還。最後君臣相得,成就一番盛世。
但《竹書紀年》講了另外一個更為驚悚的版本,伊尹廢太甲自立,將其囚禁,7年後太甲出逃殺伊尹,才得以恢復商朝社稷。無論哪個故事,都告訴世人,伊尹手中握有廢立君王的大權,而且幼君根本無法抵抗。
霍光則是霍去病的同父異母弟,在漢武帝晚年深得信任,武帝臨終前,將其招來,以幼子劉弗陵託付之,“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霍光遂以大將軍職為顧命。只是這位爺同樣手段非常,在漢昭帝劉弗陵駕崩後,因其無嗣,便引武帝孫昌邑王劉賀即位,但二十七日之後就以其淫亂無道,報請上官太后廢除了他。另立武帝廢太子留在民間的兒子劉病已繼位,是為漢宣帝。
伊霍二人雖然都沒有篡位,都在身後將大政歸於皇帝。但他們運用手中權力廢立皇帝,開了一個極壞的頭。日後“伊霍之事”便成為所有小皇帝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據説明萬曆皇帝小時候,因為貪玩飲酒,被自己親孃李太后招去教訓一番,最後扔給萬曆一本《漢書》,讓他好好學習《霍光傳》。這下可了不得,其中潛台詞萬曆如何不知?當時他的顧命大臣便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張居正。此間逸聞,足見顧命大臣對小皇帝的威懾力。
正是這種威懾力,給先帝期待的君臣相得的理想狀態中投下了陰影,成為歷朝歷代顧命大臣與小皇帝之間生死相搏的原罪。那位萬曆皇帝,到張居正去世後,立刻將其打倒,罰沒家產,逼死其子,還差點要開棺戮屍。足見萬曆心中對張居正是怎樣一種刻骨銘心的仇恨。
在中國曆代政治話語中,還有這樣一句話,“主少國疑”。誰都明白,一個年幼的君主在中國政治版圖中可謂九死一生,特別是生逢亂世的小皇帝,被權臣幹掉、取而代之的例子多如牛毛,舉不勝舉。於是,那些對權術精通的皇帝們採取了各種方式預防這種情況發生。其中一種手段是殺大臣,這一招用得最狠的是朱元璋,他將跟隨其開國的文臣武將殺個乾淨,就是為孫子、年幼的朱允炆日後登基掃清隱患,同時又安排孫子一眾叔叔在外領兵。
朱元璋手段不可謂不狠,安排不可謂不周到。但還是不行,大臣中沒有棘手的了,卻被領兵在外、制衡中央的兒子(朱棣)篡了孫子的帝位。誅殺權臣也不是保險的辦法,在某種情況下,君王為了社稷的安全,無法對權臣動手。託孤顧命,有時候也成了剋制臣下野心的一種妙法。最着名的託孤之一,就是劉備在白帝城對諸葛亮的託付:“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顧命之辭一語點破諸葛亮與他那傻兒子劉禪之間的關係。但這種託付重若千斤,讓權臣諸葛亮不僅沒有二心,還只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蜀漢的對手曹魏政權身上,曹操的孫子魏明帝曹睿彌留之際,把司馬懿召到近前,“以後事相托。死乃復可忍,吾忍死待君,得相見,無所復恨矣。”什麼後事,自然是幼子曹芳啊,“君其與爽輔少子。”曹睿不可謂情不深,意不切——為了見你一面,把兒子託付於你,連死都能忍,如今見了老兄,死無恨了。
他以司馬懿和曹氏宗親曹爽(曹操族子大都督曹真之子)為顧命大臣。其中對司馬懿的託付與劉備白帝城託孤頗為相似,也是籠絡權臣,不至其有二心的手段。而且曹睿還以曹家宗室的曹爽為制衡。這樣的方法在他看來可謂萬無一失。但是,他的設計只成功了一半,雖然司馬懿終其一生都沒有對曹芳不利,篡奪其位,但他卻消滅了大將軍曹爽,為兒孫輩篡位掃清了障礙。當時魏蜀吳三國鼎立,鬥得你死我活,無論哪國都不能誅殺司馬懿、諸葛亮這樣的國家柱石,但這些人能力太強,勢力太大,如何能讓小皇帝安然無恙呢,在老皇帝看來,惟有託孤了。事實可見,這兩次顧命都勉強算成功。
但以顧命之恩也不一定都有作用。到了北齊,開國皇帝高洋是個殺人不眨眼的魔王,臨終前進行了一次無奈的託孤。他的兒子高殷年幼,只能以弟弟高演為顧命。高洋知道弟弟是什麼德性,幾乎用懇求的語氣對他説:“奪時但奪,慎勿殺也。”侄兒的皇位,你要奪便奪了,但請給他留條活路。結果高演做到了上半句,沒做到下半句,廢了侄兒高殷一年後就把他殺了。
在史學家錢穆看來,中國帝制的歷史,就是一部皇權與相權爭奪的歷史。顧命大臣是相權對皇權的侵奪,甚至某種程度上還會取而代之。如此一來,如何能讓小皇帝與顧命大臣相安無事?再加上一朝天子一朝臣,老皇帝的近臣,肯定是與他性情相近,政見相同的人。但對於小皇帝來説,就未必了,他自然也有與自己性情相近的臣子。從個人感情上也決定了,顧命大臣和小皇帝尿不到一個壺裏。
但為什麼即使如此,老皇帝還是篤信顧命大臣?由始至終幾乎每個朝代但凡幼帝繼位,都會顧命呢?從某種程度上,顧命大臣制度是極其無奈之舉,是由皇權繼承製度,無法克服的內在原因決定的。在古代民主制度中,如古希臘、羅馬共和時期,國家的執政官都由公民選出,一般而言都能選出賢良勇武之輩,絕對不可能選一個沒成年的小孩,因此根本沒有小皇帝無法自立的問題。
但皇帝專制是子承父業,無論多麼英明神武的皇帝,未必一定能生出同樣英明的兒子,而且也不可能每個太子都已成年。怎麼辦?有的時候,會採取“兄終弟及”,這種政治安排多出於國家處於戰爭紛亂之時。最着名的就是北宋初年,太祖趙匡胤與太宗趙光義之間“斧聲燭影”的典故。在南北朝或者五代十國這些華夏大分裂時期,更是十分常見。前面講過的高洋、高演兩兄弟就是這種情況。
但“兄終弟及”始終不符合古代繼承製,也容易造成紛亂殺戮。所以在政局穩定的時代,不會有市場。那麼另一種辦法就是太后垂簾,明朝以前,除了顧命大臣之外,太后垂簾的過渡方式十分常見。漢朝、唐朝、宋朝都以太后垂簾為小皇帝保駕護航。本來自己老媽看護兒子,自然再好不過。但事實上,也會出現問題,那就是外戚干政。
所謂外戚就是皇帝他媽或者老婆的親戚,有時候外戚的問題會演變得非常嚴重。漢高祖劉邦的老婆呂雉,以太后臨朝,造成呂家權勢熏天,竟然打破劉邦“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的誓約,封呂氏數人為王。如果不是周勃、陳平兩位漢初名臣平定呂氏篡位的叛亂,漢室江山或許真得姓呂了。
但即使如此,兩漢400餘年,外戚干政一直是非常嚴重的政治隱患。後世對此也沒徹底吸取教訓,直到唐朝,還出了個女皇帝武則天。真正剋制住外戚干政的,是從宋朝開始,宋朝雖然仍有數次太后垂簾,但強大的文官制度,終於將外戚干政的隱患消除。
這便出現了後黨勢力與文官勢力相制衡的政治格局,回到本文最初,中國最後一次顧命大臣的嘗試,咸豐的政治遺囑,便是典型的例子。咸豐任命八大顧命,又給了自己兩個老婆——慈安一枚“御賞”章,慈禧一枚“同道堂”印。規定上諭詔書,必先由顧命大臣起草,然後兩宮皇太后先後用印,開頭以“御賞”起,末尾以“同道堂”終。只有這樣的詔書才是合法的朝廷敕令。
咸豐的安排就是讓帝后一方與顧命大臣互相制衡,達到皇權的平穩過渡。但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老婆慈禧,那是中國歷史上首屈一指的野心女人,甚至是可以和武則天、呂雉並列的後黨頂尖精英。只兩個多月就幹掉顧命團隊,收回大權。
慈禧兒子載淳原來的年號是“祺祥”,這是顧命大臣起的年號,慈禧奪權後改為“同治”,其意明顯,就是兩宮皇太后與皇帝同治天下。同治,就如讖語一般,正是對幾千年顧命制度最好的墓誌銘,從周代的“共和”始,到清末的“同治”終,歷經2700年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