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十大千古名相:古代十大名相

由 敖學農 發佈於 八卦

  在所有的官職中,宰相的變化最多,這是由於君主既需要宰相幫助辦理政事,又擔心宰相的權位過重,危及自身的權力。但有許多宰相上忠心為國,下勤政為民,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成為千古傳頌的一代名相,因為他們的所處的地位左右着當時朝政的走向,因此,他們的施政的方針舉措無疑影響着中國歷史進程。當然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宰相有很多,這裏所説得最能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十大名相,無疑是有關媒體優選的名相中的佼佼者:

  1.開創先例,相傑第一——中國第一宰相管仲

  管仲(公元前725年~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又稱管敬仲。周王同族姬姓之後,生於潁上(潁水之濱)。春秋時傑出的政治家、著名的軍事家、軍事改革家,以其卓越的謀略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第一個霸主。管仲的言論見《國語齊語》。另有《管子》一書傳世。

  管仲家貧,自幼刻苦自學,通“詩”、“書”,懂禮儀,知識豐富,武藝高強。他和摯友鮑叔牙分別做公子糾和公子小白的師傅。齊襄公十二年(前686年),齊國動亂,公孫無知殺死齊襄王,自立為君。一年後,公孫無知又被殺,齊國一時無君。逃亡在外的公子糾和小白,都力爭儘快趕回國內奪取君位。管仲為使糾當上國君,埋伏中途欲射殺小白,箭射在小白的銅製衣帶鈎上。小白裝死,在鮑叔牙的協助下搶先回國,登上君位。他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齊桓公。桓公即位,設法殺死了公子糾,也要殺死射了自己一箭的仇敵管仲。鮑叔牙極力勸阻,指出管仲乃天下奇才,要桓公為齊國強盛著想,忘掉舊怨,重用管仲。桓公接受了建議,接管仲回國,不久即拜為相,主持政事。管仲得以施展全部才華。起初,管仲向桓公提出修好近鄰、先內後外、待時而動的治國求霸之策,而桓公未聽其言,於次年輕率攻魯,在長勺之戰中被魯軍擊敗。

  戰後,為使齊國儘快富強起來,達到民足、國富、兵強,管仲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在經濟方面,他強調“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認為國家能否安定,人民能否守法,都與經濟是否發展密切相關。他廢除了齊國仍保留的公田制,實行按土地肥瘠定賦税輕重的土地税收政策,使賦税趨於合理,提高了人民生產的積極性。設鹽官煮鹽,設鐵官制農具,發展漁業,由國家鑄造錢幣調節物價,推動商品流通;鼓勵商民與境外的貿易。齊國的經濟得到很快發展。

  在政治方面,整頓行政區劃和機構。把國都劃分為21個鄉。其中工商鄉6個,鄉民專營本業,不服兵役,農鄉15個,鄉民平時種田,戰時當兵。國都以外劃分為邑、卒、鄉、縣,均設官員管理。10縣為1屬,全國共有5屬,設5位大夫管理。每年初,5位大夫要向國君報告屬內情況。這就形成了對全國的統治。

  在軍事方面,管仲認為兵在精不在多,強調寓兵於農,把行政上的保甲制度同軍隊組織緊密結合起來。在農鄉,5家為1軌,10軌為1裏,4裏為1連,10連為1鄉,5鄉為1軍。每家出1人當兵,1軍為l萬人。全國有3軍,國君自率1軍,二位上卿各率1軍。每年春秋通過狩獵訓練軍隊,提高軍隊的戰鬥力。齊國由於管仲實行改革,很快強盛起來。管仲又向齊桓公提出了實現在中原稱霸的謀略即“尊王攘夷”。所謂“尊王”,就是擁護周王室。那時,西周王室衰微,造成列國互相爭戰。首先舉起尊王的旗幟,就能借周天子之命,名正言順地得到盟主的地位。所謂“攘夷”,是指當時我國北方的狄人和戎人借中原各國爭戰之機內侵,對各國造成嚴重威脅,領頭伐夷就能得到各國的擁戴。

  齊桓公三十四年(前652年),周惠王去世。齊桓公會同各諸侯國擁立太子鄭為天子,這就是周襄王。周襄王即位後,派人送祭肉給桓公以示嘉獎。桓公在葵丘(今河南考城附近)召集各諸侯國會盟,舉行受賜典禮,並依據管仲的建議,訂立了盟約。至此,齊桓公在管仲輔佐下,先後主持了三次武裝會盟、六次和平會盟,還輔助王室一次,史稱“九會諸侯,一匡天下”,成為公認的霸主。管仲為創立霸業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因有殊勳於齊,被桓公尊為仲父。


  2.才高齊天,謀深如海——秦朝名相李斯

  (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08年)

  李斯,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主張以小篆為標準書體。小篆又稱秦篆,是大篆的對稱,它給人以剛柔並濟,圓渾挺健的感覺,對漢字的規範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小篆的出現,是漢字發展史上的一大進步,根據《太平廣記》引《蒙恬筆經》記載,是楚國上蔡人李斯所整理。

  李斯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他年輕時,起初在鄉村做管理文書的小官,後來,隨荀卿學習,當任廷尉。在秦始皇統治期間,李斯以傑出的政治遠見和卓越才能,被任命為丞相。

  秦統一前,因各諸侯國長期割據分裂,形成了語言異聲,文字異形的局面。秦始皇一直殷望着有標準的字體來取代以前流行的異體字,於是便打聽到李斯擅長書法,就把這任務交給他。李斯將大篆字體刪繁就簡,整理出一套筆劃簡單,形體整齊的文字,叫做秦篆。秦始皇看了這些新書體後,很滿意,於是就把它定為標準字體,通令全國使用。當時,人們對小篆的結構不太熟悉,很難寫得稱心如意。李斯就和趙高,胡毋等人寫了《倉頡篇》,《爰歷篇》和《博學篇》等範本,供大家臨摹。


  秦始皇逝世的前一年,他不畏錢江險濤,東下會稽(今紹興),祭過大禹陵,登上天柱峯(後來教叫做秦望山),俯瞰東海湧潮後,命丞相李斯手書《會稽銘文》。李斯奉命連夜寫畢後的隔日,他又採嶺石鑴刻,然後立於會稽鵝鼻山山頂(後叫刻石山),這就是歷史上着名的【會稽刻石】。傳為由李斯書寫的刻石有《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嶧山刻石》、《會稽刻石》等。


  3.功冠羣臣,聲施後世——西漢開國名相蕭何

  (公元前257年~公元前193年)

  漢朝初年丞相,諡號“文終侯”,漢初三傑之首。輔助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政權。

  西漢初年政治家。沛(今江蘇沛縣)人。他不論在戰爭期間,還是在漢初恢復時期,都表現出了中國古代傑出政治家的風度和治國才能,幾千年來都被人們所稱頌。

  早年任秦沛縣獄吏。秦末佐劉邦(見漢高祖劉邦)起義。攻克咸陽後,他收取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圖書,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户口並知民間疾苦,對日後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漢戰爭勝利起了重要作用。劉邦為漢王,以蕭何為丞相,蕭何推薦韓信為大將軍。


  楚漢戰爭時,他留守關中,侍太子,為法令約束,使關中成為漢軍的鞏固後方,不斷地輸送士卒糧餉支援作戰,對劉邦戰勝項羽,建立漢代起了重要作用。漢代建立後,以他功最高封為侯。採摭秦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為《九章律》。又協助高祖消滅韓信、英布等異姓諸侯王,被拜為相國。高祖死後,他輔佐惠帝。惠帝二年卒。


  4.奇謀善變,不下三傑——漢初名相陳平

  (?~公元前178年)

  陳平,西漢王朝的開國功臣。西漢陽武(今中國中部河南原陽東南)人。少時家貧,好黃老之術,有大志,秦末陳勝、吳廣起義後,他往事魏王咎,不久受讒亡歸項羽,隨從入關破秦。劉邦定三秦時,又歸漢,任護軍中尉。先後參加楚漢戰爭和平定異姓諸侯王叛亂諸役,成為劉邦的重要謀士。曾建議用反間計離間項羽羣臣,使項羽重要謀士范增憂憤病死。高祖六年(前201年)又建議劉邦偽遊雲夢,逮捕韓信。次年,劉邦為匈奴困於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部)七天七夜,後採用陳平計,重賄冒頓單于的閼氏,才得以解圍。漢建立後,曾因功先後受封為户牖侯和曲逆侯。高祖死,因呂氏專權,不治事。呂后死,他與周勃定計,誅殺諸呂,迎立代王為文帝,任丞相,後改任左丞相。陳平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在秦朝末年,英才輩出,有資格被司馬遷列入“世家”的,只有陳勝、蕭何、曹參、張良、陳平、周勃六人。陳平能列其中,可見其功勞是很大的。


  陳平曾在項羽手下做過謀土,但不被重視,後來就投奔了劉邦,陳平的“六出奇計”為劉邦奪取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歷史典籍中給他總結的六種計策是:

  第一重賄對方將領,實施反間計;第二,故意招待不周,離間項羽和范增;第三,派女子出城,解滎陽之圍;第四,腳踢劉邦,封韓信為齊王;第五,假遊雲夢擒韓信。

  劉邦做皇帝后,想清除權臣,陳平學到了黃老之術中藏而不露的真髓,成功地保全了自己。陳平最後是病死的,得以善終。


  5.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蜀漢名相諸葛亮

  (公元181年~234年)

  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今山東省沂南縣南)人。三國蜀漢政治家、軍事家。系漢司錄校尉(郡以上之督察官)諸葛豐後代。東漢末年,北方大亂,諸葛亮姐弟四人隨叔父諸葛玄由山東輾轉至襄陽,因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此時是漢獻帝興平元年(公元194年),諸葛亮年十四。

  四年前,即公元190年,劉表將荊州治所遷至襄陽後,即起立學校,博求儒術。諸葛亮到襄陽後即求學於城南的學業堂。在學堂先後結識了徐元直、石廣元和孟公威等人,為友甚密,經常在一起討論天下大事,立志改革政治。由於諸葛玄和劉表的關係,諸葛亮又先後認識了襄陽名士龐德公、黃承彥和中廬縣的司馬徽、蒯良、蒯越等人,這樣就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為未來事業打下了基礎。

  後劉表上書,薦諸葛玄為豫章太守。約一年,西城民反,殺玄。諸葛亮沒有了依靠,不得不獨立生活,於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與弟等到隆中躬耕隴畝。直至建安十二年,劉備三顧茅廬後,才離開。在隆中,並非苟全性命,未有須臾忘天下事。他勤讀書,廣交遊,自比管仲、樂毅,以便將來幹一番事業。


  由於司馬徽、徐庶的推薦,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向劉備提出了佔據荊州、益州(今四川大部和湖北一部),謀取西南各民族的支持,聯合孫吳,對抗曹魏而後統一天下的建議,這就是有名的隆中對。後來,劉備根據諸葛亮的策略,聯孫攻曹,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佔領了荊、益。曹丕代漢稱帝后,諸葛亮説服了劉備,建立蜀國稱帝,被任為丞相。劉備死後,劉禪即位,諸葛亮受遺詔輔後主,封武鄉侯,領益州牧,主持軍國大事。當政期間,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抑制豪強,任人唯賢,推行屯田政策,改善民族關係,東和孫權,南平孟獲,六出祁山以攻魏,力圖收復中原。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與魏將司馬懿爭戰於渭南,病死於五丈原(今陝西省眉縣西南)軍中,葬於定軍山(今陝西省勉縣東南)。年五十四。諡忠武。

  諸葛亮一生謹慎,長於巧思,他革新了連弩,能同時發射十箭;製造的木牛流馬,利於山地運輸。著作有《諸葛亮集》。

  諸葛亮死後,晉統一三國。鎮南將軍劉弘作《諸葛武侯宅銘》,在隆中設祠立廟。明代成化年間,已形成了隆中十景。一千多年來不知為多少遊人所向往,王安石、蘇軾、曾鞏、唐寅等都留下了寶貴詩篇。


  6.道破天下事,一策定乾坤——初唐名相房玄齡

  (579年~648年)

  唐朝初年名相。名喬,字玄齡,以字行。齊州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人。父彥謙,隋司隸刺史。玄齡博覽經史,工書善文,十八歲時本州舉進士,授羽騎尉。隋末大亂,李淵率兵入關,玄齡於渭北投李世民,先後擔任秦王府記室、陝東道大行合考功郎中。他屢從秦王出征,參謀劃策,典管書記。每平定一,別人爭着求取珍玩,他卻首先為秦王幕府收羅人才。他與謀臣猛將密相交結,使他們各盡死力。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謀士。秦王弟兄間爭奪皇位,太子建成在高祖前譖毀他和如晦,遂同被斥出秦王府。

  唐武德九年(626年)他參與玄武門之變的策劃,與杜如晦、長孫無忌、尉遲敬德、侯君集五人並功第一。李世民即位(即唐太宗李世民),玄齡為中書令。貞觀三年(629年)二月為尚書左僕射。十一年封梁國公。至十六年七月進位司空,仍綜理朝政。十七年,與長孫無忌等二十四人圖形於凌煙閣。晉王李治為太子時,他任太子太傅。太宗徵高麗時,他留守京師。二十二年病逝。


  貞觀前,他協助李世民經營四方,削平羣雄,奪取皇位。李世民稱讚他有“籌謀帷幄,定社稷之功”。

  貞觀中,他輔佐太宗,總領百司,掌政務達二十年;參與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訂,又曾與魏徵同修唐禮;調整政府機構,省並中央官員;善於用人,不求備取人,也不問貴賤,隨材授任;恪守職責,不自居功。後世以他和杜如晦為良相的典範,合稱“房、社”。


  7.斷案神探,深謀遠慮——盛唐名相狄仁傑

  (630年~700年)

  狄仁傑,字懷英,唐代幷州太原(今山西太原)狄村人。出生於一個官宦之家,祖父狄孝緒,任貞觀朝尚書左丞,父親狄知遜,任夔州長史。唐朝武則天時期著名宰相。他執法剛正廉明,執法不阿,以身護法,甚至敢於犯顏直諫。力勸武則天立唐嗣。他很有知人之明,也常以舉賢為意,凡舉之臣,皆為唐朝中興之臣。

  武則天垂拱二年(686年),狄仁傑出任寧州(今甘肅寧縣、正寧一帶)刺史。當時寧州為各民族雜居之地,狄仁傑注意妥善處理與少數民族的關係,深得人心。

  垂拱四年(688年),張光迅奏狄仁傑出言不遜被貶為復州(今湖北沔陽西南)刺史,入為洛州司馬。

  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傑被任命為地官(户部)侍郎、同鳳閣(中書省)鸞台(門下省)平章事,開始了他短暫的第一次宰相生涯。

  長壽元年(693年)正月,武承嗣勾結酷吏誣告狄仁傑等謀反,將他們逮捕下獄,被釋後貶為彭澤令(今江西彭澤)。

  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十月,契丹攻陷冀州(今河北臨漳)。為了穩定局勢,武則天起用狄仁傑為與冀州相鄰的魏州(今河北大名一帶)刺史。


  神功元年(697年)十月,狄仁傑被武則天招回朝中,官拜鸞台(門下省)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加銀青光祿大夫,兼納言,恢復了宰相職務,成為輔佐武則天掌握國家大權的左右手。

  聖曆元年(698年),狄仁傑以政治家的深謀遠慮,勸説武則天順應民心,還政於廬陵王李顯。武則天聽從了狄仁傑的意見,親自迎接廬陵王李顯回宮,立為皇嗣,唐朝得以維繫。

  聖曆元年(698年)秋,突厥南下騷擾河北。武則天命太子為河北道元帥、狄仁傑為副元帥征討突厥,很快恢復了河北的安定。

  久視元年(700年),狄仁傑病故,朝野悽慟,武則天哭泣着説“朝堂空也”。贈文昌右丞,諡文惠。唐中宗繼位,追贈司空。唐睿宗又封之為梁國公。

  狄仁傑的一生在上承貞觀之治,下啓開元盛世的武則天時代,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一生剛直不阿,政績頗豐,尤其在武則天執政時,以不畏權勢著稱,直言力諫,成為一代名相。狄仁傑死後,武則天追贈其為文昌右相。中宗即位,贈為司空。睿宗時,追封為梁國公,故後世也稱狄仁傑為“狄梁公”。


  8.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北宋抗遼名相寇準

  (961年~1023年)

  寇準字平仲,華州下邽(今臨渭區下吉鎮)人。北宋真宗朝三任宰相,封為萊國公,諡號忠愍,是著名的愛國主義政治家。

  寇準於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中進士。他為人剛直,因多次直諫為太宗重用,擢樞密院直學士,判吏部銓,參決政事。太宗嘗以魏徵相比。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閏九月,遼蕭太后、遼聖宗耶律隆緒率契丹軍大舉南侵攻宋。十一月主力進至澶州(今河南濮陽),直逼宋都開封,宋室朝野驚駭,參知政事王欽若提出南遷金陵。陳堯叟提出西南遷西南遷西川成都之議,時任宰相職的寇準,力主抵抗,排除眾議,促請真宗親征。宋真宗最後採納了他建議,親抵溈州北城督戰。宋煙望皇帝御駕親征,士氣大振,奮勇戰鬥,射殺了遼煙統軍使蕭達覽,獲得全勝,保全了北宋王朝的奠嚴,譜寫了中華民族反侵略史上的光輝篇章。可惜宋真宗畏敵,在軍事勝利的情況下,執意求和,派曹利用與遼邦訂立了每年輸遼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雙方以白溝河為界的和約,史稱“澶淵之盟”。斷送了勝利果實,然而寇準的歷史功績卻載於中華民族史冊。


  1006年王欽若譖言寇準澶淵之役是以帝為“孤注一擲”,昏庸的真宗罷免了寇準雖兩次復相,但仍被丁謂所譖,先貶為道州(今湖南道縣)司馬,後貶為雷州今廣東海康)司户參軍。

  1023年,寇準死於雷州,有《寇忠愍公詩集》傳世。

  寇準為官清正廉潔,在廣大中原人民羣眾中享譽崇高,甚至於連遼邦也深為敬佩。寇準在幾十年的宦海生涯中,官位升到執掌國家大權的宰相,卻沒有為自已建造一所私宅府第。當時處士魏野贈詩説:“有官居鼎鼐,無地起樓台。”即見他不貪不欲,憐惜民財的品質。這道詩傳到契丹,契丹人景仰萬分。寇準晚年被貶廣東雷州。一次北使到宋都汴京,看着一個個執政大臣,問引路人:誰是‘無地起樓台’的宰相。“當時的朝庭官宦們都羞愧得面面相覷,無人回答。寇準廉潔清正的官德,在華夏官吏上樹立了一個楷模,一千多年來受到人們的讚美。


  9.熙寧變法,爭議不休——北宋名相王安石

  (1021年~1086年)

  宋代改革家、思想家和文學家。字介甫,號半山。江西臨川(今江西撫州)人,世稱臨川先生。慶曆二年(1042年)進士第四名及第。任地方官多年。王安石認為宋代社會貧困化的根源在於兼併。因此,在嘉佑三年(1058年)上宋仁宗趙禎的萬言書中,要求對宋初以來的法度進行全盤改革,扭轉積貧積弱的局勢,立即實現對法度的變革。封建士大夫也把致國太平的厚望寄託於王安石,期待他能早日登台執政。由於深得神宗賞識,熙寧二年(1069年),王安石出任參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開始大力推行改革,進行變法。王安石明確提出理財是宰相要抓的頭等大事,闡釋了政事和理財的關係,並認為,只有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才能解決好國家財政問題。執政以後,王安石繼續發揮了他的這一見解。在改革中,他把發展生產作為當務之急而擺在頭等重要的位置上。王安石雖然強調了國家政權在改革中的領導作用,但他並不贊成國家過多地干預社會生產和經濟生活,反對搞過多的專利徵榷,提出和堅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張和做法。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導下,變法派制訂和實施了一系列新法,從農業到手工業、商業,從鄉村到城市,展開了廣泛的社會改革。與此同時,王安石為首的變法派改革軍事制度,以提高軍隊的素質和戰鬥力,強化對廣大農村的控制;為培養更多的社會需要的人才,對科舉、學校教育制度也進行了改革。變法觸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兩宮太后、皇親國戚和保守派士大夫結合起來,共同反對變法。因此,王安石在熙寧七年第一次罷相。次年復拜相。王安石復相後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繼續推行下去,於熙寧九年第二次辭去宰相職務,從此閒居江寧府。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由於司馬光等保守派得勢,此前的新法都被廢除。王安石不久便鬱然病逝。


  王安石在哲學思想方面,繼承和發揚了老子的一些思想,是傳統的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洪範傳》、《老子注》是他在這方面的主要著作,後者已經散佚。他的文章以論説見長,列於唐宋八大家。在詩歌方面,早年寫了不少反映社會現實的詩篇。有集本傳世,一是《臨川先生文集》本,一是《王文公文集》本,兩本都摻有他人的著作。王安石曾封於舒、荊,死後又諡為文,故也稱為王荊公或王文公。


  10.帝王之師,救時宰相——明朝名相張居正

  (1525年~1582年)

  明朝名相,字叔大,號太嶽,諡號“文忠”,生於江陵草市,死後遺體隆重葬在江陵城東門外,世人稱他為“張江陵”。他在為官期間,大膽地在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面進行改革,使國家安定,經濟發展,一時出現清明富強的景象。

  張居正5歲入學,七歲能通六經大義,12歲考中了秀才,13歲時就參加了鄉試,寫了一篇非常漂亮的文章,只因湖廣巡撫顧轔有意讓張居正多磨練幾年,才未中舉。16歲中了舉人,23歲經會試、殿試取中進士,並選為庶吉士,25歲升為翰林院編修,43歲進入內閣,當了大學士,48歲當了宰相。那時,封建統治階級昏庸腐化,軍政敗壞,財政破產,農民起義,此伏彼起,階級矛盾尖鋭,危機嚴重。他為了鞏固明王朝的統治,一方面,以“得盜即斬”的手段加強鎮壓,一方面採取了一系列富國強兵、使民“足食足衣”革新政治的措施。

  (一)精簡機構,裁汰冗員。當時行政機構雍腫,人浮於事。張居正把能合併的都合併了。如天下錢穀在户部原分屬13個司掌管,他把它作了必要的歸併,實行了統收統支;對不盡職或只拿錢又無事可幹的官吏,盡行淘汰。據説,僅萬曆九年,即裁中央冗官419人;地方冗官902人。在精簡機構時,還進一步劃清了政府各部門的權限職責,嚴格官吏考核制度,加強了人事管理。這樣一來,既減輕了朝廷支出,又鞭策着官吏們更好地工作,提高了行政效率。

  (二)嚴肅法紀、信賞必罰。張居正認為“賞罰功罪,須至公至平,人心乃服,人心服,而後可責其用命。”因此,在他執政期間,凡是違法犯紀的人,不管是皇親國戚,還是地方豪強,一概繩之以法。徐階曾任過首輔,也是推薦他入閣的人,但當徐階的親屬對清丈全國大地主隱瞞的莊田進行破壞時,他也決不寬恕。黔國公沐朝弼累次犯法,因是功臣世家,別人感到難辦,但他仍然將沐朝弼逮捕治罪。他一面大刀闊斧地整肅吏治,一面帶頭不搞行賄受禮。比如被他推薦用的遼東總兵李成梁,後來被封為寧遠伯。李為了報答他的推薦之恩,曾派人給他送去錢財。他嚴肅地對來人説:“而主以百戰得功勳,我受其金,是得罪高皇帝也。”堅決不受。因此,他主持頒佈的一切政令,“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三)蠲免積負,減輕人民負擔。他對神宗説:“今尚有一事為民害者,帶徵税糧也。夫百姓財力有限,一歲之入,僅足供一歲,不幸歲歉,目前尚不能辦,豈復有餘力更完累歲積逋乎?有司避責,往往將今年所徵,抵完舊逋,即今歲所欠,又為將來帶徵矣。”要求神宗責令户部“核萬曆七年以前積負,悉行蠲免”。神宗採納了他的意見,免去了農民在萬曆七年以前積欠國家的錢糧田賦。

  (四)重視人才,知人善任。他曾上書神宗説:“今後用人,但問功能,不可拘資格。他曾引用李成梁鎮遼東,戚繼光鎮薊門,使得“荒外讋服,邊境坐拓。”他又用潘季馴黃河,使得“堤工早完、轉漕無患”。所以史書稱他“善知人”。在他執政的10年期間,“邊境義安”、“太倉粟可支十年”、“太僕寺積金四百餘”,“一時政績炳然”。正當張居大力整頓吏治,實行政治革新的時候,御史劉台在神面前告了他一狀,説他“專擅威福、罔上行私,橫黷無厭”。張居正知道了,對神宗説;“臣之所處者,危地也;言者以為擅作威福,而臣之所行,正威福也。將巽順以悦下耶?則負國;竭公以事上耶?則無以逃專擅之譏。”對那些攻擊他的人以迎頭痛擊。萬曆五年,他的父親去世。按照封建禮教,他應該回家“守制”。但他考慮到國事紛繁、主上年幼,仍然“吉服視事”,沒有回家守制。這又引起了一些人的攻擊,説他“忘親貪位”。吏部尚書張翰甚至捶胸長嘆道:“三綱淪矣!”但在他的堅決抵制和皇帝的支持下,這些攻擊他的人,都一個個受到了撤職的處分。

  1582年,張居正去世了,過去因攻擊他而受到處分的人,一個個官復原職。中官張誠在神宗面前説他與馮保“交結恣橫”。並説他家“寶藏逾天府”。御史羊可立指責他構陷遼王。遼妃又上書為遼王辯冤,並説遼府金寶以萬計,全部入居正家。神宗被這些讒言迷惑了,遂公佈他的罪狀,下令削去了他的官秩,剝奪了他的諡號,查抄了他的家產,幾乎劈棺戮屍,他的長子張敬修被捕人獄,其他親屬都被送到“煙瘴地面充軍”。抄家的結果,才知他的家產不及嚴嵩的二十分之一。到1621年熹宗朱由校即位,恢復了張居正的官秩,重新予以葬祭。直到崇禎三年(1630年)禮部侍郎羅喻義等為他鳴冤,他的冤案才逐步得到了糾正。他的子孫也官復原職。張居正不僅熱心於革新政治,還留下了一些內容豐富的政治論文和感情真摯的詩篇。有《張文忠公全集》傳世。